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原则是反映幼儿园管理活动的本质和运动规律,要求全员必须遵守的管理行为准则。它既受管理的一般原理和原则所制约,又反映出幼儿园管理实践的特殊性质,是现代幼儿园管理的科学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13]幼儿园班级管理原则主要包括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和伦理性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幼儿园班级管理活动中,尊重教师作为管理者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充分保障和尊重幼儿的权利和利益。其一,幼儿园教师享有班级管理的自主权。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幼儿园需要赋予幼儿园教师切实的管理权力,使其能够在管理中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主动性,而不能够物化幼儿园教师,使其成为工业流程中的产品,执行既定的程序和操作。其二,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班级管理活动。家长是幼儿园班级管理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支持者,这是由家长在幼儿发展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所决定的。因此,家长的参与不仅可以让幼儿获得如家般的归属感,也能够让家长在了解幼儿园班级管理活动之后,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从而使家庭和幼儿园形成合力。其三,以幼儿为本。幼儿园班级管理活动的终极诉求在于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的权利和利益需要获得优先关照。管理计划的制定、管理活动的开展和管理绩效的评定需要以幼儿是否获得发展为第一因素。
(二)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体现在两个维度,分别是幼儿园班级管理应该面向全体幼儿和需要统筹幼儿园班级内的全部要素。由此,才能够保证幼儿园班级管理促进全班幼儿共同发展,且能够综合全面利用班级内的各个要素。首先,幼儿园班级管理需要面向全体幼儿。一方面,幼儿园班级管理需要将班级幼儿作为整体,统筹规划班级管理的整体活动,例如幼儿园班级的一日计划、空间安排和布置、班级常规等均是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统筹安排。另一方面,幼儿园班级管理中需要综合考虑每一个幼儿的需要。教师在管理幼儿园班级中极易出现“重两头,轻中间”的现象。发展较快的幼儿或者班级中个别“调皮捣蛋”的幼儿容易受到教师的关注,而在班级中发展既不突出也不为班级管理制造“麻烦”的幼儿成为被教师忽视的对象。实质上,这些幼儿也需要得到教师的关心。因此,在幼儿园班级管理活动中需要根据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兴趣和特点综合设计适合不同幼儿的多元化的管理活动。以使每一个幼儿在班级管理中都能够获得自我潜能的发挥、自我需要的满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14]
其次,幼儿园班级管理需要统筹幼儿园内的各个要素。幼儿园班级管理涉及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多种要素的统筹安排。在统筹安排各种要素的过程中需要遵循效用原则和伦理原则。效用原则是指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需要优化组合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各个要素,综合发挥各个要素的最大价值。价值是效用和耗费的比值,也就是效用越大,耗费越小,价值越大。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目标是以最低的耗费,促进班级幼儿的最优发展。[15](www.xing528.com)
(三)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班级管理活动都应有利于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现。19世纪,赫尔巴特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其认为“远非”一切教学都是教育性的,教育性教学是一种“使人高尚而不变坏”的教学。依此推理,一切幼儿园班级管理活动都具有教育性,幼儿园班级管理活动应该是利于教育目标实现的活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存在一些管理活动和行为非但不具有教育性,反而阻碍幼儿园班级管理活动的顺利实施。教育性原则又细分为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保教管合一的原则。幼儿园作为对幼儿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单位,保育活动、教育活动和管理活动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如在幼儿园空间管理中,区域教学和集体教学的合理布局需要综合体现管理学中的效率性,又需要体现教育学中的教育性,同时需要关注安全性、健康性等保育问题。第二,价值性原则。幼儿园班级管理活动不同于工商业等其他管理活动,不仅需要坚持管理的科学化和高效化,也需要满足和体现国家、社会以及个体的价值诉求。如培养幼儿的公民意识、道德素质、主体意识等价值理念需要综合反映在幼儿园班级管理活动的过程之中,由此,才能够使幼儿园班级管理活动超越工业模式的限制。第三,生命性原则。幼儿园班级管理活动需要让幼儿园班级内教师和幼儿的生命本性得以显现、生命潜力得以发挥、生命能力得以释放。
(四)伦理性原则
伦理性原则是幼儿园班级管理获得合法性与合理性的保证。所谓伦理性原则是指在幼儿园班级管理活动中所体现的人际关系需要符合伦理要求。幼儿园班级管理中涉及多层面、多维度的关系体系,其中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是这一关系体系中的重要的两个维度。其一,师幼关系。教师和幼儿的关系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发展成熟个体与尚处于发展中的个体的关系。教师和幼儿这一本质特征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师幼关系的不平衡性。因此,公平、平等的伦理原则在师幼关系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诺丁斯提出的“关怀理论”应该成为师幼关系的应然伦理逻辑。教师需要接受幼儿、倾听幼儿、关怀幼儿,与此同时,幼儿也需要对教师的关怀予以回应。其二,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是平行、平等的,不同于个体与家长或与年长个体间交往的垂直关系。[16]同伴关系的平行性决定了公平和平等是在处理同伴关系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幼儿园班级管理中不能因幼儿的家庭背景、发展水平、能力不同等因素而区别对待幼儿。但是,所谓公平并非是对所有幼儿采取同样的教育措施和管理方式,而是应该能够根据幼儿的特点使每一个幼儿的生命都得到尊重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