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1万年前左右,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这一时代的特征是磨制石器生产工具的使用,在末期,人们还发明了在磨制石器上钻孔的技术。此外,人类还发明了制陶技术,原始农业和养畜业也随着采集和狩猎技术的进步而产生了。我们都知道,世界各地文明的发展是不均衡的,所以新石器时代的界限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基本上在1万年前,人类基本上都已经过渡到了新石器时代。
在距今约8000年的西亚、东亚和美洲,出现了最早的农业。当时的人们在长期的采集的过程中,熟悉了一些适合食用的植物的生长规律,开始进行人种栽培。他们放火烧荒,然后在烧过的土地上播种,使用的工具从木棒发展到用骨头、石器制造的复合工具。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几乎同时,长期的狩猎经验使原始的人类熟悉了动物的习性,开始进行人工驯化养殖,到了新石器时代,原始的畜牧业变得很普遍。在公元前7000年,伊朗高原就已经开始饲养山羊,亚洲、欧洲的部分地区也开始驯养牛。到了公元前2000多年,亚洲已经把鸡、鸭、鸽等驯养为家禽。
农业和畜牧养殖业产生和发展,使人们从此有了定居的条件,再无需迫于生计四处迁徙,从而给大村落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这一时期,原始的手工业如制陶、制革、编织等已经出现,它们是从属于农业的。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之后,生产力和交换的发展对手工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手工业开始从农业中分离,金属铸造、制陶、纺织、榨油、酿酒、造船、建筑等手工业日益专门化和复杂化。
原始的绘画大约在距今5万~4万年前产生,这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这些绘画一般都是绘制在洞穴墙壁上阳光照不到的地方,绘画者一般是站在同伴肩上或者仰卧着作画。据今人推知,这可能是一种宗教行为——做画人正在施行巫术,目的可能是希望获取更多的猎物。后来,绘制在陶器上的各种纹饰开始丰富起来,比如中国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彩陶上出现了以各种富有装饰性的鱼纹、人面为主要内容,并杂有鹿纹、蛙纹、鸟纹等动物的纹饰。其中部分器物的纹饰处理上还呈现出鱼和鸟相结合的形象与鱼、鸟、人面复合的图像,如鸟衔鱼纹等,图像较写实,组合巧妙,显示出了新石器时代的人类丰富的想象力。
骨制品 原始人在表达感情或者举行宗教仪式时,多用歌唱和舞蹈,这样原始的乐器也应运而生,1万年前的原始人就用打击木板、石块的方法助兴。鼓是人类最原始的乐器,在世界各地的原始人类遗址中多有使用鼓的痕迹。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了16支骨笛,距今有80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也是后世竖笛或洞箫类乐器的鼻祖。当时的人们利用此笛吹奏出有节奏的音符,以此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神灵的尊敬。
原始的宗教萌芽于距今20万年~3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最早,人们把工具和兽骨葬在死者身边,供其灵魂使用。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图腾崇拜(“图腾”一词源于印第安语,意思是“他的族类”)观念,认为一个氏族的成员来自一定的动植物,因此对其加以崇拜。此外还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生殖崇拜等形式。当时的人们以集体的力量和简陋的工具与自然界作斗争时,一方面逐步认识到人们的生产活动与某些自然现象的联系,另一方面又受着自然界的沉重压迫,对自然界的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得不到正确的理解,于是,恐惧与希望交织在一起,对许多自然现象作出歪曲的颠倒的反映,把自然现象神化,由此产生了原始的宗教。
新石器时代的人们是以氏族为单位聚集在一起的,这是一种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基础、以血缘纽带和血统世系联结的社会组织形式。氏族内成员地位平等,无阶级无剥削;族长是管理首领,一般由氏族成员选举或撤换;氏族禁止内部通婚;死后遗产留在氏族内,由同族成员继承;同氏族人有相互援助、保护及执行血亲复仇的义务;氏族有自己的名称、共同的宗教节日和墓地。这种社会形式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是人类从原始到文明发展的必经阶段。(www.xing528.com)
氏族公社最早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当时一般是男的狩猎、女的采集,出现了男女分工。由于生产力发展,血缘家族成员不断增加,属于同一母系血缘的集团逐渐分离了出来,组成了母系氏族公社。在母系氏族公社里,世系按母亲计算,实行母系继承制;孩子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居于支配地位,除了管理氏族内部,还从事采集和原始农业,使生活的供给比较稳定;男子主要从事狩猎。
到了距今7000年左右的原始社会末期,以父亲为核心的氏族公社开始出现。在当时的社会中,妇女被排除在社会生产之外,身强力壮的男子转入农牧业和手工业等生产性经济领域,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力量,从而取得了支配生活资料的权力,并将个人的生活资料首先转化为私有财产,进而产生了将财产传给子女的需要和实践。男子是家族的中心,支配着家庭的成员,支配着生产、生活和公共事务;氏族首领由成年男子担任,世系按父系计算,财产由子女继承;妻子从夫居住,建立了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形式。人口的不断增加,分化出了若干个父系家庭公社,仍实行生产资料的共有制,但范围大大缩小。最后,当一夫一妻制个体家庭开始独立生产生活时,家庭便成为社会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氏族制度也就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我们可以看出,氏族制度的结束,根本原因是在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生产工具。在原始社会末期,金属器具和工具开始出现,这些工具比石器更加坚固,使用更加方便,逐渐取代了石器成为人们主要的生产工具,也结束了人类历史上长达几百万年的石器时代。
人类种族的形成
在石器时代,世界陆地的轮廓基本上和现在差不多了,也许气候要更湿润一些,中亚的高原应该还是一块适合人类居住的平原,连接美洲和亚洲的白令海峡或许还没有断开。在这之前的时代,世界上的人类从起源开始经历了大范围的迁徙杂交,也许有许多的种族经历了强盛和衰灭。到底人类发展到今天为什么种族之间差别这么大?要追根溯源的话,恐怕并没有很有力的证据来证明,我们只知道,到了这个时期,世界主要人种的分支基本上可以分辨出来了。
对于人种的分支,英国作家韦尔斯的观点是:“那些居住在温暖的海岸线附近的日石文化的棕色民族,他们是居住在地中海一带的柏柏尔人、埃及人以及许多南方和东方亚洲移民的祖先,后来这一庞大的人种又分出了许多支系,包括大西洋和地中海沿岸的伊比利亚人、地中海人、暗白人、柏柏尔人和埃及的哈姆族、达罗毗荼人、皮肤黑一点的印度人、大量的加勒比海民族、众多的波利尼西亚人和毛利人。这种棕色人种在西方的分支比在东方的分支肤色要白一些。在中欧和北欧的森林里,有一种蓝眼睛的面目清秀的人种就是从这种棕色人种的主干人种中分化出来的,称作北欧民族;在亚洲东北部的平原上,有着另外一个棕色人种的主干分支——蒙古族,他们的眼角上吊、颧骨高、皮肤发黄、头发黑直。在南部非洲、大洋洲以及亚洲南部的许多岛屿上,残存着古代黑人的后裔,而非洲中部则成了种族混居的地区,现在几乎所有的非洲有色人种都是北方棕色人种和古代黑色人种的混血后代。”(引自《你应该知道的世界史》第65页【英】威尔斯著,焦向阳译,九州出版社)
这个时期人类生产能力的进步,基本可以保证他们过上比较安定的生活,因此,现代人种族的大轮廓基本上也在这个时期稳定了下来。在这个时期,蒙古人种首次经过白令海峡到达北美,然后南下,他们就是美洲的爱斯基摩人。
农耕的普及使人类开始定居下来,在地球的版图上形成了星星点点的村落,最终发展成为城市,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各自的文明。在神秘的尼罗河畔,在迷人的地中海沿岸,在肥沃的两河流域,在遥远的印度半岛,在广阔的亚洲的东部,都有风格独具的人类文明出现,是这些文明造就了今天丰富多彩的世界和摄人心脾的文化,绚丽多彩,如诗如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