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哪里来?我为什么会存在在这个世界上?也许世界和人类产生的过程会告诉你问题的答案……
我是从哪里来?
我为什么会存在在这个世界上?
朋友们,你的脑子中是不是经常浮现出这样的疑问?对于这些问题,可以用哲学的理论来为你解答,但如果要我来说,我会告诉你,这一切都是偶然的。
宇宙中的星系我们居住的地球曾经是一个巨大的火球,它的外面附着一层薄薄的岩石圈,大概有385千米~395千米厚,地球表面的地质运动基本上就是在这个范围之内。在岩石圈的下面,有一个软流圈,其中的物质可以变形做水平方向的流动。在软流圈的下面,是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的地核,半径大概有3480千米。
在浩渺的宇宙中,地球就像沙漠里的一颗沙粒一样渺小,但它却是万亿个星球里面最幸运的一个。它和其他的恒星离得不近不远,使得它可以由一个炙热的火球慢慢冷却,从而形成表面的地壳;而燃烧的内部经常突破地壳喷出大量的气体,从而形成了原始的大气,其中的水蒸气则凝结成水,变成了海洋;由于合适的距离,地球表面的水不会被太阳蒸干;地球本身的大小又有足够的引力吸引住大气层。在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下,地球表面形成了臭氧层、电离层等保护层,就像是沙漠中天然营造出的一个温室一样。在早期浩瀚的海洋中,忽然有一天一道闪电划过,抑或是其他的原因,在地球上形成了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大分子,它们可以看作是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
就这样,在一个幸运的星球上和一个偶然的条件下,原始的生命诞生了。
这些生命在海洋里飘荡了几百万年,有的在适宜的地方扎下了根,后来就变成了植物;有的则为了躲避恶劣的环境而不断游走,最终形成了动物。总之,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它们不断地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
在距今6亿年~2.5亿年的古生代,海洋中出现了很多无脊椎动物,随后鱼类出现并大量繁殖。有一种可以用鳍爬行的鱼,可以爬上陆地生存,成为最早的两栖动物,它们就是陆上脊椎动物的祖先。同时,植物也蔓延到陆地,出现了几十米高的蕨类植物,组成了茂密的森林,亿万年以后形成了我们今天大片的煤田。
到了距今2.5亿年~0.7亿年的中生代,有些两栖动物开始在陆地上定居,这就是爬行动物。他们和昆虫一起称霸陆地,为了在松软的土壤上奔跑,它们变得四肢粗壮,体型巨大,这些爬行动物就是我们今天称之为“恐龙”的生物。
到了中生代的侏罗纪,整个世界都被这种庞然大物和比蕨类植物更适应环境的裸子植物占领,它们的尸体,在经历了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之后,形成了今日大片的油田和煤矿。
后来,一部分爬行动物迫于生存开始爬到上百米高的树顶生活,渐渐学会了在树林中跳跃,经过长时间的进化,它们的身体上肢和下肢脚趾间形成了一种薄膜可以帮助它们滑行,并覆盖着羽毛;它们的尾巴可以用来控制方向,这就是最初的鸟类。
到了白垩纪晚期,发生了一起神秘的事件,使这些统治地球千百万年的爬行动物遭到了毁灭性的灾难,大型动物种群悉数消失,只有一中生代些体型较小的爬行动物存活下来。这是一起什么样的事件导致恐龙灭绝的呢?我们今天仍无从知晓,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当时的地球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环境的恶劣更加推进了物种的进化。这时候,哺乳动物出现了,这些褪去了坚硬的鳞甲、周身长满毛发的动物比其他的动物更能保证自己种族的延续。它们的受精卵藏在体内,直到它们孵化;在子女还无法应付自然界的各种天敌的时候,它们把孩子留在身边,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子女的生存机会,同时,在这一阶段,幼年的哺乳动物还可以跟母亲学到很多生存的本领。
在距今7000万年左右的新生代,地壳活跃,火山爆发频繁,落基山、安第斯山和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等山脉就是在这时候崛起的,当时的海洋、大陆轮廓也基本有了今天的样子。被子植物大发展,很快取代了裸子植物,同时,爬行动物大部分都已经灭绝,取而代之的是哺乳动物的繁盛,所以我们又把新生代叫做“哺乳动物时代”或者“被子植物时代”。这一时期的生物种群面貌已经基本和现代一致。
哺乳动物的“社会”比较爬行动物的“社会”是一种进步,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具有良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哺乳动物的社会是个有“感情”的社会。它们从一出生就和父母在一起,母亲为它哺乳,对它进行生存能力的培养,这样有了“学习”的存在;另外它们还有彼此间的警告、鸣叫等配合行为,有了“联系”的存在,这些是很重要的。通过彼此间的配合与学习,哺乳动物的脑容量不断增加,形成了真正的社会性动物。这种集体性靠它们内部的感应力来维持,这也预示着一种高智商动物的社会即将到来。
新生代哺乳动物为了适应生活已经分化出了各种门类,我们熟知的剑齿虎、猛犸象以及驯鹿等动物都已经在这一时期出现。大约在距今4000万年前,最初的猿和狐猿已经出现了,后来又分化出两个种类——猴和猿。它们脑部很不发达,为了适应恶劣的环境,不得不群居在一起,相互的沟通和交流使他们的脑容量迅速扩大。到了新生代中期,一种一半像猴、一半像猿的灵长类出现了,这种灵长类就是人类的先祖,我们叫它们“古代类人猿”。它们彼此间的配合、相互照顾,逐渐使它们成为地球上最好的猎手,并且能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生存。它们用脑子来掌握自己种族的命运,把自己的命运和集体联系在一起,成群结队地活动。最初为了互相联系,他们从口中发出一种奇怪的呼噜声,后来经过几百万年的发展,它们学会了用喉音传达感情,舌头也变得很灵活,能发出多种声音。不仅如此,它们还学会了用前肢捕捉猎物,逐渐进化出了类似手掌的前爪。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他们学会了用两条后腿站立,并能保持身体的平衡,这样就可以把两个前肢解放出来去做更多的事情。人类的历史即将到来。
地球地质年代的分期
根据生物的发展和地层形成的顺序,按地壳的发展历史划分的若干自然阶段,叫做地质年代。“宙”、“代”、“纪”、“世”分指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级是宙,分为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www.xing528.com)
太古宙——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个宙,约开始于40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这一时期,形成了最古的陆地基础,晚期有菌类和低等藻类存在。
元古宙——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二个宙,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5.7亿年前,这一时期,藻类和菌类开始繁盛,晚期无脊椎动物出现。
显生宙——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三个宙,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古生代——显生宙的第一个代,约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这一时期生物界开始繁盛,动物以无脊椎动物为主,脊椎动物有鱼和两栖动物出现;植物有蕨类和石松等,松柏也在这个时期出现。
寒武纪——古生代的第一个纪,约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5.1亿年前。这一时期陆地下沉,北半球大部被海水淹没,生物群以无脊椎动物尤其是低等腕足类为主,红藻、绿藻等开始繁盛。
奥陶纪——古生代的第二个纪,约开始于5.1亿年前,结束于4.38亿年前。这一时期出现了三叶虫、笔石等动物,也有珊瑚,藻类繁盛。
志留纪——古生代的第三个纪,约开始于4.38亿年前,结束于4.1亿年前。这一时期有强烈的造山运动,生物群中腕足类和珊瑚繁荣,无颌类发育,晚期出现了原始鱼类,末期出现了原始陆生植物裸蕨。
泥盆纪——古生代的第四个纪,约开始于4.1亿年前,结束于3.55亿年前。昆虫和原始两栖类孕育,鱼类发展,蕨类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现。
石炭纪——古生代的第五个纪,约开始于3.55亿年前,结束于2.9亿年前。这一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植物茂盛,埋藏在地下经炭化和变质而形成煤层,故名。动物中出现了两栖类,植物中出现了羊齿植物和松柏。
二叠纪——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约开始于2.9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这一时期,地壳构造运动强烈,动物中的菊石类、原始爬虫动物和植物中的松柏、苏铁等发展起来。
中生代——显生宙的第二个代,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6500万年前,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这一时期的主要动物是爬行动物,恐龙繁盛,哺乳类和鸟类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主要是菊石类和箭石类,植物主要是银杏、苏铁和松柏。
三叠纪——中生代的第一个纪,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2.05亿年前。这一时期动物多为头足类、甲壳类、鱼类、两栖类、爬行动物,植物主要是苏铁、松柏、银杏、木贼和蕨类。
侏罗纪——中生代的第二个纪,约开始于2.05亿年前,结束于1.35亿年前。这一时期爬行动物非常繁盛,出现了巨大的恐龙、空中飞龙和始祖鸟,植物中苏铁、银杏最繁盛。
白垩纪——中生代的第三个纪,约开始于1.35亿年前,结束于6500万年前。这一时期,造山运动非常剧烈,我国许多山脉都在这时形成。动物中以恐龙最盛,但在末期逐渐灭绝;鱼类和鸟类发达,哺乳动物开始出现。植物中被子植物出现,鲜花植物繁盛,也出现了热带植物和阔叶树。
新生代——显生宙的第三个代,约从6500万年前至今,分为古近纪(老第三纪)、新近纪(新第三纪)和第四纪。这一时期地壳有强烈的造山运动,中生代的爬行动物绝迹,哺乳动物繁盛,生物高度发展,后期有人类出现。
古近纪——新生代的第一个纪,约开始于6500万年前,结束于2300万年前。这一时期,哺乳动物除陆地生活的以外,空中有蝙蝠、水里有鲸类等,被子植物繁盛。
新近纪——新生代的第二个纪,约开始于2300万年前,结束于160万年前。这一时期,哺乳动物继续发展,形体变大,一些古老类型灭绝,高等植物同现代类似,低等植物硅藻多见。
第四纪——新生代的第三个纪,即新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地质年代分期的最后一个纪,约开始于160万年前,直到今天。在这个时期里,有多次冰川作用,地壳与动植物等已经具有现代轮廓。初期开始出现人类的祖先(如北京猿人、尼安德特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