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历史发展与外来人口的突破:探析与优化

社会历史发展与外来人口的突破:探析与优化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行政措施的推行与社会经济的进步,西双版纳各项事业也蓬勃发展起来。[21]随着自治州的建立,和平协商土地改革的完成,交通医疗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建立和完善,社会历史向前迈进,外来人口也突破了过去进入西双版纳的种种壁垒。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成立,是外地人口自由迁入西双版纳的政治保障。其次,土地改革的完成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外来移民的生存定居有了经济和物质基础。

社会历史发展与外来人口的突破:探析与优化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1950年2月,南下的解放大军和“滇桂黔边纵队”配合,渡过澜沧江,进驻西双版纳,但依然保留各土司的司署和基层行政组织。1951年春,中央访问团到达西双版纳,2月在佛海(勐海)县城召开西双版纳地区各族人民代表会议。1953年1月23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宣告成立,1955年6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自治区改名为自治州。1955年1月,中共中央正式批准云南省委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和平协商土地改革”,西双版纳自治机关制定了具体条例,开始自上而下开展土地改革。1956年,和平协商土地改革完成,接着又进行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至此,西双版纳顺利、和平地废除了土司制度。自治州的建立与土地改革的完成,实现了国家对这一地区的直接管理和统治,西双版纳进入了一个与以往任何时代不同的时期。

土地改革的完成,既保持了西双版纳的社会稳定,也为傣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封建领主制的“小王国”中,村寨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对领主负担徭役,为领主生产粮食及其他生活用品,村寨的生产范围仅限于自给自足,村寨中的人几乎不需要与外界发生任何联系,私有财产很难积累,交换不发达,因而村民缺乏生产积极性。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改变了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解放了生产力,使得交换和商业成为可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随着行政措施的推行与社会经济的进步,西双版纳各项事业也蓬勃发展起来。在交通方面,1950年2月,思普人民行政委员会将一度中断的思茅(今普洱)至景洪大道修复;1952年昆洛公路正式修建,1953年修抵景洪,1954年修至勐海,1956年,“勐海—勐混”段公路竣工;1960年,完成了勐洛段公路55千米的便道、便桥涵,确保了临战运输的需要;1961年底,全程868千米的昆洛公路全线通车;1954年,允(景洪)大(勐龙)公路指挥部成立,于1956年修通了西双版纳第一条简易公路允(景洪)大(勐龙)公路……自1953年昆洛公路通车至1993年止,西双版纳已形成以景洪为中心,辐射全州3县40个乡镇250个行政村的公路网络。国道213、214线和省道0538线与思茅、澜沧、江城相连,经磨憨、曼庆、勐满、曼费、打洛口岸通道,境外可通向老挝、缅甸。[20]

现代医疗卫生事业逐渐建立起来:1950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十三军三十八师与滇桂黔边纵队九支队四十二团在佛海县组建临时医院。1951—1952年,先后建立车里、佛海、南峤、镇越4个县卫生科(股)。1951年,佛海县卫生院建立,随后车里、南峤、镇越三县卫生院也相继成立。1953年后,州、县两级逐步建立卫生院防疫站、妇幼保健站、皮肤病防治站、药品检验所及州卫生学校、州民族医药研究院,并设立区(乡)卫生院(所)。1957年省疟疾防治所在勐海建立,一面广泛开展防治工作,一面大力培养专业人员。防治所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疟疾流行及分布情况,掌握了传播媒介按蚊的活动规律,经过连年的疟疾普查普治和灭蚊的群众运动,使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并实现了基本上消灭疟疾。[21]

随着自治州的建立,和平协商土地改革的完成,交通医疗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建立和完善,社会历史向前迈进,外来人口也突破了过去进入西双版纳的种种壁垒。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成立,是外地人口自由迁入西双版纳的政治保障。在土司制度下,作为西双版纳最高统治者的召片领,掌有对域内一切人的生杀大权;而当地世居民族大多只知“汉”“傣”之分,而没有国家的概念。这就使进入这一地区的汉人只有成为土司的属员、得到土司的庇护或“变其发,从其俗”,才能在当地从事生计。土司制度废除后,西双版纳域内无论民族、籍贯的共和国公民,享有同等的权利与义务,政治地位上平等,这为移民的进入扫清了障碍;国家政权的力量使得大批移民集中迁入西双版纳成为可能。其次,土地改革的完成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外来移民的生存定居有了经济和物质基础。再者,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内地人口不再将西双版纳视为畏途;医疗卫生的进步使人们不再“谈疟色变”,只有人们的生命得到延续,才谈得上生存与发展,外地人口的规模迁入才成其为现实,移入西双版纳的人口因而日益增多。

20世纪50年代后,西双版纳的人口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这一是由于高出生率导致的高自然增长;二是源于社会经济发展引起的人口迁入,特别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发生边民大量外流的情况下,机械增长对人口总量的影响就更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只有汉族5000余人的西双版纳[23],到1982年,据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已大体形成傣族、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各占三分之一的格局。这一格局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量内地人口的移入,源自1950—1966年十七年间的边疆移民。表2-1将根据文献记载,利用有关数据,整理和分析西双版纳十七年人口迁移的基本情况。

表2-1 1950—1966年西双版纳人口迁移状况简表[24]

续 表

续 表(www.xing528.com)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总体来说,1950 — 1966年迁入西双版纳的人口,包括部队驻军,军垦农场成批复员转业的军人,历年复员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军人,“青年志愿垦荒队”成员,“支边”人员,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的下放干部和城镇精简人口,早期知识青年,部分党政干部,教育、卫生、科技、商业、交通等行业的工作者等,这些形形色色的迁移人口,多属于政府有计划、有目的的移民,几乎涉及上篇第二节中所提及的各种迁移事件,其中包括省际的直接移民、省内移民,以及历史上历次迁入云南各地的移民经过转化后,再次向西南边域迁移。他们移入后都在某一单位从事具体的工作,而自发流入村寨从事生产性劳动的人口相对较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