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罗斯福上任后,针对当时的实际情况,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经济危机的政策措施,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复兴、救济和改革。这些举措不仅大大缓解了失业困难,刺激了经济的早日复苏,同时也恢复了市民对于国家制度的信心,避免了危机中的美国出现更为激烈的社会动荡。
内容提要
1.法的概念、特征、分类、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经济法的概念、特征、调整对象、基本原则。
3.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要素,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
4.自然人制度、法人制度、代理制度、物权制度、诉讼时效制度。(www.xing528.com)
5.经济纠纷解决: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导读案例
罗斯福新政
在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史上,1929年至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星期四”。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全面崩溃,从而导致了连续四年的经济大萧条。从此,美国经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淖,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很多人濒临破产。罗斯福上任后,针对当时的实际情况,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经济危机的政策措施,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复兴、救济和改革。新政增加政府对经济直接或间接干预,缓解了大萧条带来的经济危机与社会矛盾,主要的措施及通过的法案:在金融领域,通过了《紧急银行法》;在农业、工业的复兴方面,通过了《农业调整法》和《国家工业复兴法》;在社会保障方面,通过了《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以及《公用事业法案》等。罗斯福实施的新政几乎涉及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主要内容是针对美国如何摆脱经济危机,最大限度减轻危机后果的具体措施,还有一些则是从资本主义长远发展目标出发的远景规划。这些举措不仅大大缓解了失业困难,刺激了经济的早日复苏,同时也恢复了市民对于国家制度的信心,避免了危机中的美国出现更为激烈的社会动荡。[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