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幼儿游戏占据大部分时间,与之配套的教学设施也比其他教育机构更加丰富和复杂。目前,玩具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依据游戏类别分为运动、角色、建构、益智、美艺、表演六大类。由于玩具花样多,儿童及幼儿没有分辨能力,近年相继发生“牙签弩”“电人玩具”“水晶泥”等玩具安全事件,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六条规定,幼儿园应当配备适合幼儿特点的桌椅、玩具架、盥洗卫生用具,以及必要的玩教具、图书和乐器等。玩教具应当具有教育意义并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一)玩教具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1.小零件易脱落,存在吞食、窒息危险
一些不合格玩具中易脱落的扣子、弹珠等小饰物、小配件,容易被幼小的儿童吞食或者塞入鼻孔,造成吞食异物和窒息的风险。如果是带有磁性材料的小零件,一旦被误食,还会带来进一步的伤害。比如磁力珠,就有家在威海文登区的2岁女童乐乐误吞14枚“巴克磁力球”,需进行开腹手术才能取出,情况十分危险。
2.锐利尖端或边缘,存在刺穿危险
一些劣质玩具的表面有锋利的边缘、突出的尖点、粗糙的毛边等突出物,或玩具结构易碎,形成尖利的小零件,非常容易刺伤儿童。比如指尖陀螺、弹跳青蛙玩具,有可触及的尖利边缘、锐利尖端或薄铁皮,容易划伤手指。
3.使用劣质材料存在,化学污染危险
存在化学污染的危险玩具,常见的有使用未经消毒的废旧材料做填充物的毛绒玩具、色彩鲜艳的彩泥、劣质塑料制作的玩偶等,其卫生状况和化学有害物质迁移,都对儿童健康有潜在危险。比如被曝光的“水晶泥”事件,许多学校周边的小商店都有售,色彩鲜艳、价格低廉,很受小学生喜爱。其中有的含有超过限量的硼砂,可经过孩子的口腔、皮肤进入人体,可能会发生慢性中毒。另外,非玩具产品误做玩具使用,导致伤害发生。小孩子天然爱动,会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当玩具使用,隐藏了极大的危险。
(二)加强幼儿园玩教具安全管理的措施
毋庸置疑,保障幼儿在幼儿园期间的健康与安全,是幼儿园管理环节最重要的工作,全社会都重点关注。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欠缺,幼儿园有义务保护其安全。更为重要的是,幼儿园是众多孩子集体生活的重要场所,其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家庭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因此,为促进幼儿健康和快乐成长,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指导和监督幼儿园落实产品质量管理,做好幼儿在幼儿园期间的产品质量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幼儿园的安全隐患。
1.从源头加强幼儿园玩教具质量把控
幼儿园在购买玩具时,要从正规的生产商进货,不得从非正规渠道进货,还要注意查看玩教具是否标注了生产厂家、电话、材质、适用年龄等信息,是否有产品合格证。《幼儿园管理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幼儿园应当建立安全防护制度,严禁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制作教具、玩具。因此,幼儿园在制作、购买玩具时应该强化安全意识,从以下几个方面把关:
①3岁以下的幼儿使用的玩具不应该包含小零件,3岁以上幼儿使用的玩具允许有小零件,但应该在玩具的外包装上或者显著位置标有明显警示标志。玩具上不应该有尖角或锐边,以免其划破割伤幼儿皮肤。
②玩具的绳索不能过长,否则有可能缠绕住幼儿的脖子而对其造成伤害。
③玩具上的油漆、涂料、油墨等多含铅等有毒重金属,一旦进入幼儿体内,则容易造成摄入性金属中毒。幼儿园在购买玩具时,要注意查看相关金属含量是否超标,是否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某幼儿园9月份开园,为了节省资金,园长从网店购买了一些当下非常流行的木制玩具,发放给所有幼儿班级使用。可是不久,幼儿园的一些孩子就集体出现身上起红疙瘩,又痒又痛的现象。经医生诊断,孩子们身上的疙瘩是由对油漆过敏引起的。原来幼儿园购买的木制玩具表面涂的劣质油漆是导致孩子们过敏的罪魁祸首。
2.定期检修排除安全隐患
在幼儿园,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设施设备,除了园舍、围墙等建筑设施,还包括幼儿园的一些大型玩具,如滑梯、攀登架、蹦蹦床等。这些设施长期放在室外,经受风吹雨打、日晒雨淋,势必造成油漆脱落或零件老化,需要定期检查,以消除安全隐患。
11月21日上午10时许,璜山镇中心幼儿园某中班的幼儿李丽(化名)正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大型玩具时,突然从木制滑梯上跌落下来,面朝下摔在草坪上,致使其下巴、嘴唇和手肘处均被碰伤。幼儿园老师马上将其送入医院治疗,并垫付医药费57元。经医治,李丽小朋友的伤痛消除了,但下巴处明显留下了淤青和疤痕。后来据看护老师的回忆及幼儿园调查,李丽小朋友掉下来的原因是木制滑梯年久失修,绳子老化断落。在滑梯攀爬的一侧,是用粗麻绳将一个一个木墩串联在一起做成阶梯状供幼儿玩耍的,而李丽小朋友正是在攀爬过程中由于其中一根串联木墩的绳子崩断而跌落下来。事后,幼儿园马上暂停了大型玩具这块区域的开放,并请专人来修缮,向出事幼儿的家长说明情况,安抚家长情绪以及承担了全部医药费。(www.xing528.com)
案例中的小朋友受伤是由设备老化导致。安装在室外的大型玩具容易腐蚀和损坏,如果不注意日常保养、管理和维护,必然会造成较多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幼儿安全。因此对于幼儿园的玩教具和器械,幼儿园应该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对室内外的各种器械进行检查。当发现幼儿园大型设施等存在损坏、变形等情况时,要及时安排人员进行维护、修缮或者更换;在安全隐患没有排除之前,应该在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设立警示标志,并采取充分的防护措施防止幼儿接触或使用。对室内使用的产品每年至少保养1次,室外使用的产品每半年至少保养1次。保养结束应该重新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3.树立安全意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幼儿园的玩教具和器材是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要对拟投入使用的幼儿用品和配套设施进行质量监督抽查,发现问题产品立即停止使用,责令供应商整改直至取消供应资格。在使用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幼儿园一方面要设立相关的排查制度,定期进行检查,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对教职工的安全教育。只有每位老师树立安全意识,注意自己的安全责任,保证幼儿接触到物品都是安全的,才能确保幼儿的生命安全。
4.完善幼儿安全保障机制
我国虽已制定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幼儿园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教育行政法规,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但有关安全问题的条文分散,规定大多比较笼统,尚无幼儿园安全制度专项法规。制定幼儿园用品和配套设施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健全幼儿园安全管理,便于科学管理。
知识拓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
第八条 幼儿园设施设备应适应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满足保育、教育和幼儿自主活动的需求。
一、室外设施设备
幼儿园室外活动场地应设置活动器械以及玩水池、玩沙池等场地所需设施。沙池深为0.3—0.5m,蓄水深度不超过0.3m,面积大小与办园规模相适应,池中沙不得使用工业用沙。活动器械包括具有攀、爬、滑、钻、荡、平衡、投掷等功能的运动器械。禁止使用全封闭的滑梯和通道。运动器械上的装饰物,不能遮挡教师和儿童的视线。室外活动场地应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二、室内设施设备
(一)活动室有适合幼儿身高的桌子、椅子、黑板、电子琴或手风琴等;有足够供幼儿开展各类游戏活动的操作材料及玩具,玩具应当安全、卫生、无毒;有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图书数量不少于生均3册,种类丰富。
(二)寝室宜分班使用,配有符合幼儿身高要求的床,每生一床,若需使用双层床,应配备固定式双层床,总高度不应高于120cm,四周设不低于30cm的护栏。应安装窗帘,有防暑保暖设备。紫外线杀菌灯管按照每立方米1.5瓦计算需要量安装。
(三)卫生间包括盥洗室和厕所。盥洗室应设水龙头6个以上,有流动水洗手;有毛巾架,做到毛巾专用。厕所设立蹲位6个以上,厕位之间设隔板及幼儿扶手,提倡男女分厕。严禁在盥洗室安装煤气、燃气热水器。
(四)幼儿园办公室应具备与教师数量相当的办公桌椅、文件资料柜及办公用品。配备各类保教理论书籍和教师用书、教学图片、教学卡片、光碟、录音带等,订阅专业期刊不少于6种。有条件的幼儿园可配置办公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
(五)保健室应配备相应的卫生保健设备,卫生保健设备包括必要的体检、简易外伤处理器械、常见外用药品和卫生消毒设备等。
(六)厨房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及防蝇、防鼠、防尘、防腐、消毒设施等。
第九条 室内设备设施配备参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幼儿园设备设施基本配备目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