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的具体做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目标的设置,第二阶段为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第三阶段为测定与评价所取得的成果。具体如下:
(一)目标的设置
这是目标管理最重要的阶段,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高层管理预定目标。这是一个暂时的、可以改变的目标预案。既可以上级提出,再同下级讨论;也可以由下级提出,上级批准。无论哪种方式,必须共同商量决定。领导必须根据幼儿园的使命和长远战略,估计客观环境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对该企业或幼儿园的优劣有清醒的认识,对组织应该和能够完成的目标心中有数。
第二,重新审议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目标管理要求每一个分目标都有确定的责任主体,因此预定目标之后,需要重新审查现有的组织结构,根据新的目标分解要求进行调整,明确目标责任和协调关系。
第三,确立下级的目标。首先下级明确组织的规划和目标,然后商定下级的分目标。在讨论中上级要尊重下级,平等待人,耐心倾听下级意见,帮助下级发展一致性和支持性目标。分目标要具体量化,便于考核;分清轻重缓急,以免顾此失彼;既要有挑战性,又要有实现的可能。每个员工和部门的分目标要和其他的分目标协调一致,支持本单位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第四,上级和下级就实现各项目标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实现目标后的奖惩事宜达成协议。分目标制定后,要授予下级相应的资源配置的权力,实现权责利益的统一。由下级写成书面协议,编制目标记录卡片,整个组织汇总所有资料后,绘制出目标图。
(二)实现目标的管理
目标管理重视结果,强调自主、自治和自觉,并不等于领导可以放手不管。相反,由于形成了目标体系,一环失误,就会牵动全局。因此领导在目标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是不可缺少的。领导具体需做到:
第一,进行定期检查。这要利用双方经常接触的机会和信息反馈渠道自然地进行。(www.xing528.com)
第二,相互沟通协调。领导要向下级通报进度,便于互相协调。
第三,解决困难。要帮助下级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问题,当出现意外或不可预测事件等,严重影响到组织目标的实现时,也可以通过一定的科学合理手续修改原定目标。
(三)总结评估目标管理的成效
达到预定期限后,首先下级进行自我评估,提交书面报告;然后上下级考核目标完成情况,决定奖惩,同时讨论下一阶段目标,开始新循环。如果目标没有完成,应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切忌相互指责,以保持相互信任的气氛。
知识链接
目标设置理论
美国马里兰大学兼心理学教授洛克和休斯在研究中发现,外来刺激(如奖励、工作反馈、监督的压力)都是通过目标来影响动机的。目标能引导活动指向与目标有关的行为,使人们根据难度的大小来调整努力的程度,并影响行为的持久性。于是,在一系列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他于1976年最先提出“目标设定理论”,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实现目标。
目标设置理论:①目标要有一定难度,但又要在能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②目标要具体明确。③必须全力以赴,努力达成目标。④短期或中期目标可能要比长期目标更有效。⑤要有定期反馈,或者说,需要了解自己向着预定目标前进了多少。⑥应当对目标达成的给予奖励,用它作为将来设定更高目标的基础。⑦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对任何失败的原因都要抱现实的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