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数学模型发展及建模教学

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数学模型发展及建模教学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对各种类型的数量关系的建模尤为重要。从生活中的限速标志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速度。

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数学模型发展及建模教学

对于一个复杂的实际问题,要能从中发现其本质,建立其数量关系,转化成数学问题,没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是不可能的。因此,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建模教学,首先要抓好数学应用题中的基本分类模型,抓好常见的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学会建立稍复杂的算术模型,再逐步学会建立代数模型、函数模型,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分类模型

过去,数学应用题教学中一种异化的做法是,按照问题情景,把应用题类型固化,专对一类情景归纳公式,而且凭强记、快做争取考试成绩,把路走歪了。自课程改革以来,对应用题不再做一些基本的分类和概括,实际上是作茧自缚、矫枉过正的表现。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对各种类型的数量关系的建模尤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对数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面对实际问题时,需要在脑海中搜索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模型。如果仅仅凭借生活经验,舍弃各种类型的数量关系的建模,不能达到教学的初衷和要求。无论如何,无论中外,以下7种类型是必须正面提出、让学生认真学习的: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价格问题,总价格=单价×数量;利息问题,利息=本金×利率利润问题,利润=成本×利润率;折扣问题,金额=价格×折扣率;百分数问题,数量=重量×百分比。我们的小学应用题,必须讲解这些类型。这些是典型的将生活问题抽象,建立出来的数学模型。这些概念是生活需要的常识,又是语文、社会等其他学科不会详细涉及的,将这些教学任务落在数学课上,责无旁贷。较复杂问题的模型往往由这些基本模型组合而成,所以让学生切实掌握这些不同类型的基本模型,是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关键是我们在让学生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对它们进行基本的分类,需要对问题类型的内在结构有深入的了解,而不被表面言辞所左右。

例如,著名特级教师许卫兵的行程问题基本数量关系的教学案例:

师(出示交通标志):这个交通标志表示什么意思?

生1:限速80千米。

师:限谁的速?

生2:汽车的速度。

(教师板书)

师:你知道什么是汽车的速度吗?

生1:按照汽车一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来算。

师:怎么知道汽车的速度?

生3:方向盘前面有表。

师:仪表盘上一个地方讲单位的名称。km/h,km是kilometer的简写,是千米的意思,h是hour的简写,是小时的意思,千米/小时,记作千米每小时,意思是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师:老师3个小时行驶了240千米。我超速了吗?

生4:老师的速度是240÷3=80(千米),不超速。

生5:有可能你第一个小时超过了80千米,第二个小时不足80千米。

师:也就是说,80千米是我的平均速度。

师:红红2个小时行驶16千米,她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呢?

生6:16÷2=8(千米/小时)。

师:直升机6分钟飞行48千米,平均速度是多少?

生7:48÷6=8(千米/分)。

师:宇宙飞船5秒飞行40千米,平均速度是多少?

生1:40÷5=8(千米/秒)。

师:看看这三道题,你有什么话要说?

生2:都是用路程÷时间=速度。

师:谁最快?

生3:宇宙飞船的速度最快。因为它是每秒8千米,直升机是每分钟8千米,红红则是每小时8千米。

师:看得见的东西在动,有快有慢。看不见的东西也在动,有哪些看不见的东西产生了速度?

生4:风。

教师出示电闪(光速)雷鸣(音速)。

师:先看到了什么?

生5:电闪,光速比音速要快。

师:对,光速是300000千米/秒,音速只有340米/秒。短跑比赛的时候,发令员在发令的同时打枪,为什么发令的同时还要打枪呢?

生6:因为音速慢,光速快,发令的同时打枪,计时员看到冒出的烟就开始计时,这样计时更准确。

师:老师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了4个小时,老师行驶了多少千米?

生7:80×4=320(千米)。

生8:速度×时间=路程。

师:老师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160千米,需要多少时间?

生1:160÷80=2(小时)。

生2:路程÷速度=时间。

师:从海安到北京要多长时间?需要知道什么?

生3:要知道速度。

生4:还要知道路程。

师:从海安到北京的路程大约是1200千米。自行车8千米/小时,飞机8千米/分钟,宇宙飞船8千米/秒,各需要多少时间?

生5:1200÷8=150(小时),骑自行车从海安去北京需要150小时,约6天。

生6:1200÷8=150(分),坐飞机从海安去北京需要150分,约2个半小时。(www.xing528.com)

生7:1200÷8=150(秒),坐飞船从海安去北京需要150秒,约2分半钟。

师:小红、小刚、小宇三人从家去学校,小红每分钟走60米,8分钟到校;小刚10分钟到校,每分钟走48米;小宇每分钟走60米,5分钟到校。三个人家到学校的路程各是多少米?

生8:小红家到学校是60×8=480(米)。

生1:小刚家到学校是48×10=480(米)。

生2:小宇家到学校是60×5=300(米)。

师:为什么速度÷时间=路程?(出示图)一个盘子3个苹果,4个盘子,可以怎样列式?

生3:3×4=12,12÷3=4,12÷4=3。

师:这里的每份数、份数、总数和前面的速度、时间、路程有什么关系吗?

生4:速度相当于每份数,时间相当于份数,路程相当于总数。

师:还有什么也有这种关系呢?

生5:单价×数量=总价。

生6:总价÷数量=单价。

生7:总价÷单价=数量。

生8:单价相当于每份数,数量相当于份数,总价相当于总数。

师:乘法其实就是一个框,好的东西就在里面装。

许卫兵老师的基本数量关系的这节课,很有特点。一是注重建模用模的问题情境的巧妙设计。从生活中的限速标志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速度。三个求速度的问题依次是求红红、直升机、宇宙飞船的速度,三个速度正好依次是8千米/小时、8千米/分、8千米/秒,形象直观,便于学生进行速度快慢的比较,使学生对不同交通工具的速度快慢理解得更为深刻。求海安到北京的时间也依次是自行车、飞机、飞船,既激发了学生建模的兴趣,又使学生形象地理解了路程相同的情况下速度越快,用的时间越少,将函数思想悄然渗透其中。同时发令员发令的同时打枪这一生活问题情境也设计得很好,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模型去思考生活中的问题。二是注重在联系中让学生真正理解模型的本质。先沟通行程问题的三个关系,形成同一个模型。在此基础上,注重沟通速度、时间、路程和每份数、份数、总数、单价、数量、总价的联系,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建立的行程问题的模型的本质,而不是将模型固化。讲死了,思维就变机械了。

因此,小学阶段应首先注重分类模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种类型的基本数量关系,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在脑海中搜索到解决该问题的基本的必要模型。在教学时,模型的题材呈现要独到、巧妙;模型的建立要抓住问题的本质,注重沟通同一类型模型的联系,加强不同类型模型的对比,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各类型模型的本质;模型的应用要注重情境的变换,使学生在多种情境的解决中能够透过情境的表面抓住问题的本质,理解不同的问题情境可能本质是一样的,建立的是同一个模型。在学生掌握了多种基本模型后,也可通过同一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抽象归纳,建立不同的模型,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模型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算术模型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学习首先建立的是算术模型。有种设想是,完全抛弃算术解法解应用题,一开始就向小学生介绍方程解法。事实证明,这样学习的代数将成无源之水。正如双脚走路是基础,驾驶汽车不能取代走路。在学生掌握了常见的不同类型应用题的基本模型的基础上,遇到稍复杂一些的应用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应用题的特征建立相应的算术模型。数学应用题是生活实际与数学糅合而成的产物,一半是数学问题,一半是生活实际,数学问题是应用题的内核。建立数学模型,就是要从应用题所描述的实际情况中,去伪存真,剥去穿在数学问题上的“外衣”,把数学信息抽出来,用它们来表示应用题的问题。因此,建立数学模型的第一步,就是要去掉应用题中与数学无关的内容,使数学信息与生活信息分离开。常见的模型形式有数学文字型模型、图式模型等。

1.数学文字型模型

这种模型是将数学应用题里无关紧要的生活情节去掉,抽象成只有数学文字表达的模型。例如:

甲、乙、丙三个组共有图书90本,如果乙组向甲组借3本后,又送给丙组5本,那么三个组所有图书的本数刚好相等。甲、乙、丙三个组原来各有图书多少本?

甲、乙、丙三组之间借来借去,条件真复杂。根据题意将数学信息抽取出来,用数学文字模型表达,问题就变得简单了。三人之间借来借去,没有借给别人,也没借别人的,所以三人相等,就是90÷3=30(本)。乙向甲借了3本,甲就少了3本,也就是甲的本数-3=30,乙向甲借了3本,就多了3本,又送给丙5本,就又少了5本,也就是乙的本数+3-5=30,乙送给丙5本,丙就多了5本,也就是丙的本数+5=30。这样通过把“送、借”这些生活化的字眼转化为数学上的“多了、少了”,再简化为“+、-”,就建立起这样的文字型模型:甲的本数-3=30,乙的本数+3-5=30,丙的本数+5=30。在此基础上,相应的算式也就出来了:甲30+3=33(本),乙30+5-3=32(本),丙30-5=25(本)。再将所得结果带到题目中检验:甲33-3=30(本),乙32+3-5=30(本),丙25+5=30(本)。说明模型建立正确,解答过程正确。这里文字型建模的关键在于语言的理解和转换,能否把通俗的语言翻译成数学语言,决定了建模是否成功和合理。

2.图式模型

图式模型是一种重要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它具有半抽象、半具体的特点,它既能舍弃应用题的具体情节,又能形象地揭示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明确显示出已知与未知的内在联系,激活学生的解题思路,就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隐为显。正如华罗庚先生所说的那样:“数无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非。”

例如,在“替换策略”教学方面,包括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和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充分理解替换策略的意义:把两种量替换成一种量,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难点是学生不易理解相差关系的等量代换,以及在解决问题时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来替换。李海峰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图式模型,使复杂问题简单化、隐性条件外显化,既有效地突破了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建模意识和建模能力。

李老师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数学建模思想。出示应用题:

6个小杯和1个大杯一共是630毫升;一个大杯的容量相当于3个小杯的容量。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升?

引导学生用画图感知(学生用○,即圆圈来表示图形),如图8-1、图8-2所示:

图8-1 学生画图1

图8-2 学生画图2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得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把两种杯子换成一种杯子(即替换)。然后李老师引导学生画出示意图,即把直观图形抽象成几何图形,学生把直观图形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其实是把生活中的原型上升为数学模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初步感知了数学中的建模思想。

李老师接着提问:“是不是解决替换这类问题,都可以采用这种画图的模式来解决?”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该画怎样的图式模型才能解决这类问题?”从而使学生逐步抓住替换策略的本质。学生针对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本质关系,做出合理的、简化的图式模型的假设。如图8-3、8-4所示。

图8-3 学生画图3

图8-4 学生画图4

学生通过假设的图式模型,梳理思路,提取原有的知识,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够清楚地抓住事物的本质关系,从而进一步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最初抽象的几何图形,到现在的数学表达式,恰恰体验了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建模意识,更为学生探究另一种数学模型增添了不少兴趣。

学生在以上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运用建立图式模型的方法,逐步理解并掌握了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接下来,李老师把题目中的条件换了一下:一个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140毫升。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用刚才建立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通过交流,学生明白了解决这个问题同样要把两种量替换成一种量,只不过在替换过程中,总量发生了变化。基于以上分析,引导学生建立这样的数学模型,如图8-5、8-6所示。

图8-5 学生画图5

图8-6 学生画图6

在建立图8-5、8-6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了形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学生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对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的理解就较为容易。再让学生深入比较图8-3、8-4和图8-5、8-6两种图式模型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更为理解它们的本质。不仅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了重点,更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解决这类替换问题也就水到渠成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