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数学方程的相关分析和优化

小学数学方程的相关分析和优化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方程方程是表示两个数学式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等式,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通常在两者之间有一等号“=”。也就是说,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将方程概念当作程序性知识进行讲解,并没有将其蕴含的模型思想融入教学中。综上所述,有关解方程教学的研究很多,但将模型思想运用到解方程教学中的却屈指可数。苏珊杰拉蒙认为,数学建模活动应该成为小学开始时的学校数学课程的一部分。

小学数学方程的相关分析和优化

(一)方程

方程是表示两个数学式(如两个数、函数、量、运算)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等式,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通常在两者之间有一等号“=”。方程不用按逆向思维思考,可直接列出等式并含有未知数。

(二)小学方程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数与代数”的第三模块“式与方程”中指出,小学方程教学的具体目标为:(1)在具体情境中能用字母表示数;(2)结合简单的实际情景,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3)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如3x+2=5,2x-x=3),了解方程的作用;(4)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三)方程教学的研究现状

1.概念教学研究

国内学者对方程概念教学有一定的研究,如沈晓芳和王晓辉提到教师的方程观,他们认为,目前教师对方程具有一种程序性的观念。也就是说,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将方程概念当作程序性知识进行讲解,并没有将其蕴含的模型思想融入教学中。在学者凌丽的文章中,她以方程的概念教学为例提出,教师要通过课标为概念的过程性建设设计思路。她特别强调概念教学的过程性,概念教学不只是知识的复制,而是要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体会方程,这样学生就不会认为方程只是一个冷冰冰的名词,而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的有价值的一个事物。

国外研究者卡洛琳·基兰在方程教学中让学生说出方程中等号的含义,接着请学生列举用到等号的例子,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于等号的理解,继而建立起方程的意义,接下来的教学聚焦等号的应用知识。卡洛琳·基兰的方程概念教学很好地将方程的结构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的理解。(www.xing528.com)

综上所述,通过国内外学者对方程概念教学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从模型思想的角度进行概念教学的价值。但是真正在一线的方程概念教学中,教师却没有做到将模型思想渗入其中。

2.解方程教学研究

国内学者关于解方程教学的研究不胜枚举。新课改之后,要求学生通过对等式的了解来解方程。其中一部分研究就集中于探讨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的合理性,王立权指出,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可以很好地与初中教学有效衔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避免了死记硬背和机械记忆。还有一部分研究集中于探讨解方程的教学方法,通过梳理资料,发现在这些方法中,很少有人谈到模型方法对解方程的重要性,只有董文学在自己的文章中有涉及,但是没有明确提出这种模型化的方法。

综上所述,有关解方程教学的研究很多,但将模型思想运用到解方程教学中的却屈指可数。我们应当深入推展模型思想在解方程教学中的发展,以此优化教学效果。

3.方程应用教学研究

通过查阅有关模型思想在方程应用教学方面的文献发现,从纵向来看,此类研究贯穿高等教育阶段、高中阶段以及义务教育阶段;横看有两种形式,即数学建模课程与在课程中渗透模型思想。但是此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等教育领域,小学阶段的研究相对较少。纪琰玲在其文章中详细地阐述了行程问题的建模与应用、价格问题的建模与应用、利润问题的建模与应用、体积问题的建模与应用以及分配问题的建模与应用,在此基础上,谈了自己建立模型并应用模型的体会。纪琰玲的文章向我们提供了五类问题的解决模型与应用,具有极大的教学参考价值,但仅靠这份研究还远远不足。

国外也有关于“模型思想”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文章,如艾利奥特奥斯特勒(EliiottOstler)认为,数学建模最好的定义是对数科学探究的过程,强调在数学建模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苏珊杰拉蒙(SusanJLamon)认为,数学建模活动应该成为小学开始时的学校数学课程的一部分。池田(Ikeda)则从影响学生进行数学化活动的方面,对“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及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