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影响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内部因素优化措施

影响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内部因素优化措施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智力因素智力是影响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基础因素。在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最为关键,因此要恰当地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数学建模学习,极大地激发学习潜能,不断提高建模能力。如果我们以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后是否进行思路总结,作为学生模式识别能力的一个指标,对学生的数学建模成绩与学生的模式识别能力做相关性分析时发现,二者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影响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内部因素优化措施

(一)智力因素

智力是影响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基础因素。实际问题中因素间有潜在联系,不易被发现,当认识问题中的内在规律,了解要素与要素之间、量与量之间的本质联系,才能建立数学模型。这就考验学生的观察力,能够发现问题的数学本质,然后处理获得的信息,通过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将问题数学化并解决它,整个过程的完成需要学生有较高的智力水平。

(二)非智力因素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一项具创造性的活动,不同于一般数学问题的解决,在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非智力因素会发挥动力和强化等的作用,帮助克服这些困难并解决实际问题。在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最为关键,因此要恰当地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数学建模学习,极大地激发学习潜能,不断提高建模能力。

(三)认知特点

对现实问题敏感、容易产生兴趣的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事物也比较仔细,会注重生活体验以及人际关系,在数学建模中思维的较为活跃,并在活动中专心致志,从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更快。

(四)学生的问题表征能力

通常来讲,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能力比较薄弱。而问题表征体现在数学建模过程中,是指将现实问题情景信息转换成文字语言或者符号语言,进而形成数学问题。事实上,学生在进行数学建模过程的关键一个步骤就是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在数学建模时,学生面临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题目阅读量较大,数据较多,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并有可能存在一些隐蔽条件,学生对题目进行阅读理解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阅读题目文字,同时提取问题中的有用信息,进行信息加工处理,建立这些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然后用合理的方式表达信息。学生能否将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体现的是学生问题表征的能力,而学生问题表征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www.xing528.com)

(五)学生对数学解题模式的概括能力

模式,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经验经过加工,得出的具有长久保存价值或基本重要性的典型结构与重要类型,将其有意识地记忆下来,并作有目的地简单编码。模式识别,是指当解题者遇到一个新的问题时,能够辨认它属于哪一类基本模式,从而提取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表示,他们在解决数学问题后,会进行思路总结,下次遇到类似题目的时候能够马上识别。如果我们以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后是否进行思路总结,作为学生模式识别能力的一个指标,对学生的数学建模成绩与学生的模式识别能力做相关性分析时发现,二者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其原因之一可能是学生以前接触过较少的数学建模方面的任务;还可能是学生在进行思路总结的时候概括性程度不高。奥苏泊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学生能够将原有知识经验应用于其他活动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否概括出两种学习的共同原理。学生的概括水平越高,越容易使知识进行迁移。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大多数学生虽然在解题后会对解题思路进行整理,但是他们的概括能力比较低是影响其模式识别的一个因素,会影响到学生的数学建模。

(六)学生的数学建模自我监控能力

自我监控是元认知的核心概念,是指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而自觉的监测、控制和调节的过程。数学建模自我监控,是指建模者为了保证数学建模的高效和成功,而在整个数学建模过程中,将数学建模活动过程作为意识对象,对其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验、调节与管理,从而实现建模目标的活动。通过对学生自我监控能力与建模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与建模成绩之间存在中等强度的相关性。

通过分析得知,学生的数学建模自我监控影响着整个数学建模过程。自我监控能力比较好的学生,思维监控着整个数学建模活动的过程,建模时能够时时进行反馈调节,从而不断促进问题解决方法的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