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建模教学的优化要注意事项

小学建模教学的优化要注意事项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合教学实际和小学生活跃的特点,小学教师在开展建模教学活动时,应该注意以下五个问题。在数学建模教学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具有广泛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动机、强烈的求知欲、坚定的学习信念等正能量。

小学建模教学的优化要注意事项

新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作为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现行数学教材的内容也是按照这一模式编写的。尽管小学教师有在课堂上开展建模教学活动,但对建模教学的了解不够透彻,只是单纯地建立模型后将数学模型引入课堂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的数学建模思想不够明确。结合教学实际和小学生活跃的特点,小学教师在开展建模教学活动时,应该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一)实现将具体问题转化至数学问题

将具体问题转化至数学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数学化过程,对具体问题数学化是数学建模的核心,学生需要通过对文字语言的理解将其转化为符号语言或者图示语言,进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个别学生认为只在文科学习中才会谈到阅读理解能力,这恰恰是学习数学的一个误区,其实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将影响到问题的数学化过程。

(二)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只有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操作,才能更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应该时常鼓励学生多读书、多听讲、多练习、多表达,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探究、主动参与的好习惯。当学生只学习到知识层面的知识时,会牢记大量的数学概念和数学公式,此类学生虽然习惯运用数学观点和数学知识思考问题,但在遇到相对复杂的问题时却不擅长灵活运用数学理论,只是生硬地套用数学公式。

(三)遵循设计与内容的适应性原则(www.xing528.com)

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和建模能力是可取的,但是必须注意,在进行有关数学建模的设计时,应该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不能随意拓展知识的难度和广度,以免给学生带来过重的心理负担。

(四)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低年级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初期,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建模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不应该操之过急。高年级学生处于思维的发展期,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增设能够培养学生建模能力的练习,并且逐渐渗透建模思想。

(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非智力因素是指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具体是指除了五个智力因素(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外的所有心理因素,包括性格、情感、兴趣、需要、意志、态度、动机等。在数学建模教学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具有广泛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动机、强烈的求知欲、坚定的学习信念等正能量。学生会从进取的学习品质中体会数学的实用性,感受数学独有的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