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三角地区COVID-19疫情风险分析

长三角地区COVID-19疫情风险分析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上海市COVID-19输入性病例风险依然存在,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开放,风险因素也不断加大。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地理信息系统、5G技术等手段定期对收集到的综合监测信息进行研判,及时掌握本地区COVID-19等传染病的流行态势、毒株变异情况以及疫情暴发风险。全球疫情仍然未得到缓解,各国COVID-19疫情输入进我国的风险巨大。

长三角地区COVID-19疫情风险分析

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具有全亚洲最大的经济自由贸易区,是长三角区域核心城市,人流和物流均处于高密度运转状态,一旦出现输入性COVID-19疫情,而又未能做到常态化防控的话,很可能造成我国前期某地区一样的局部暴发疫情,直接危害百姓健康,并给百姓生产生活带来沉重的负担,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损失。

目前,上海市COVID-19输入性病例风险依然存在,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开放,风险因素也不断加大。因此,筑牢公共卫生防线,完善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等地联合示范应用机制,建立长三角区域输入性COVID-19等传染病联防联控共同体,把疾病传播风险关口前移,保障长三角区域乃至华东地区百姓的健康,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复苏,打造长三角区域全球重要现代服务业中心、早日实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目标,并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计划的有效实施提供健康保障。

为此,对当前长三角的COVID-19防控建议如下:

(1)筑牢公共卫生防线,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应对计划。制订完善城市应对COVID-19疫情输入、暴发和流行的计划,由政府主导,加强部门间合作,细化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在疫情应对中的工作职责,从政策规划层面明确对城市公共卫生体系和相关应急响应部门持续稳定的投入,继续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作业中心(EOC)和应急作业网络(EOCNet)建设,稳步推进卫生应急学科和卫生应急队伍建设

(2)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强化拓展疾病监测。强化COVID-19疫情的监测网络,整合不同渠道、不同部门间的疾病监测信息,发展基于病原学监测、症状监测、事件监测的传染病综合监测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地理信息系统、5G技术等手段定期对收集到的综合监测信息进行研判,及时掌握本地区COVID-19等传染病的流行态势、毒株变异情况以及疫情暴发风险。(www.xing528.com)

(3)根据国外疫情的新变化,针对性调整防控策略。根据国外疫情的新变化,不断调整航空港口和陆地口岸检验的措施和策略,及时发现传染源,确定输入性传染源不再引发本地相关感染病例。无差别地认真对待输入上海的来自各个国家的人群,不能过于强调按输入国的疫情轻重区别对待,不能对来自疫情较轻的国家人员掉以轻心,对所有境外进入到上海的人员采用更为严格的医学隔离措施,对于从事人流密集型服务行业的入境者(如餐饮从业人员、农贸市场及大型超市等从业人员等)建议适当延长入境者的医学观察期限,并增加核酸检测的频次,从而筛检出尽可能多的无症状感染者。

(4)科学开展应急物资储备,加强疫苗特效药研发。全球疫情仍然未得到缓解,各国COVID-19疫情输入进我国的风险巨大。一方面,需要科学开展药物、诊断试剂医疗防护用品、生活物资的储备,谨防疫情反弹和第二波暴发流行;另一方面,继续加强COVID-19疫苗和特效药研发,给予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政策和财政上的持续支持。

(5)加强COVID-19风险宣传,提升全社会健康素养。科学引导舆论继续做好COVID-19防控的宣传教育工作,继续保持社交距离和在人流密集之处正确佩戴好口罩,避免因为人群懈怠引发输入性病例的关联病例,甚至引发第二波疫情。强化健康意识,把健康政策和习惯融入全体百姓心中,切实提升全社会健康素养,进一步巩固我国疫情防控成果,着力改善百姓健康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