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普通话是人们日常交流的通用语言,可以说,我们说的语言是文字的有声版本,大脑思维把不同语言文字组合起来通过发声器官表达出来,用以阐述观点、传递信息。人们说话是为了传递信息,不同话语传递的信息不同,有的是传递需求信息,例如:该吃饭了;有的是阐述对某一事物的看法,例如:对与错;有的是表达人生观、世界观,例如:我是自由主义者;有的是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例如:生活要学会断舍离。
自媒体的诞生,让人们有了更多展现自我的方式,人们把对生活的感触,对事物的认知和看法通过文字、声音、视频的形式,发表到自己的社交账号上与其他人分享。“心灵鸡汤”,就是人们把生活中对某种事物的感触通过文字形式表达出来与大家分享,有人会感同身受,把作者的观点和理念套用在自己身上。“原生态家庭”这一社会学概念,又让一些人片面地把自己不好的性格习惯归咎于父母身上。“断舍离”的生活态度,又让一些人觉得生活就应该追求极简,所以又盲目跟风、纷纷效仿。
其实,生活由不同碎片组成。以上这些都是由个人或团体针对某事物产生的感触和学术研究,属于生活中极小的一个碎片。同时,我们不要把有“共性”的事物都联系到自身生活中,就像风水、星座,有人信其有,有人则信其无。
有位女士深处生活琐事而不能自拔,当看到“断舍离”三个字的时候,她认为自己找到了希望钥匙:一断掉生命,二舍掉一切,三逃离苦海。这种“断章”似的理解和联想让她产生了恐怖的想法,幸亏幡然醒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www.xing528.com)
为了避免堕入生活概念化的窠臼,本书只是表达语言在人们日常交往中的积极作用,通过一句话或一件小事引起人们思考,从而更好地运用语言。
不做话语的终结者:说话不能断章取义,生活也一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