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有儿女:家长与孩子的深层沟通

家有儿女:家长与孩子的深层沟通

更新时间:2025-01-11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我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那时很多家庭都有好几个孩子,父母上班,兄弟姐妹相互照应,除了书本教育以外,不知道家庭教育是什么,只知道小孩儿必须听大人的话,犯了错会被打骂。一次主持课,我给学生们出了一个话题:谈谈你与家长是如何沟通的,围绕生活和学习两方面各抒己见。首先家长们表示很惊讶,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听过孩子们的真实想法。通过这次访谈课,学生与家长相互之间有了更深层的了解,知道了彼此的心声。

我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那时很多家庭都有好几个孩子,父母上班,兄弟姐妹相互照应,除了书本教育以外,不知道家庭教育是什么,只知道小孩儿必须听大人的话,犯了错会被打骂。女孩子还好,男孩子多多少少都被“收拾”过,“棍棒之下出孝子”是几代人的思想。那时的小伙伴们都想着有一天能摆脱大人的束缚,盼着快点儿长大,这样就没人管了,什么事就可以自己做主了。

等长大了,社会环境也变了,吃的穿的用的都比以前好了,教育也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看着现在的孩子们对比儿时的自己,我感触很多,有幸福,也有羡慕。幸福的是自己的童年处于“散养”状态,相对自由;羡慕的是现在的教育真是完善。比如现在的家长很重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注重孩子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孩子们不仅享有强大的教育资源,还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

虽然羡慕,但是看着他们每周要学那么多课程,寒暑假还得上辅导班,一年中没有几天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快乐时间。与同龄人聊天,大家都觉得现在的孩子太难养了,什么都得陪着,平时接送都能克服,一到陪孩子写作业就感到头疼,平日里温和的性格,就像炸药一样,一个火星就能瞬间爆发。不仅要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言语上还得跟他们斗智斗勇,相互交流沟通也成了问题。

以上是许多父母的心声。孩子们呢,他们的心声又是怎样的?一次主持课,我给学生们(小学三年级)出了一个话题:谈谈你与家长是如何沟通的,围绕生活和学习两方面各抒己见。有的说跟爸妈无话不谈,有的说家长太强势只能顺从,有的表示还好吧,有的表示不顺利。从学生们的言语中我感觉到,他们与家长平日的交流不怎么顺畅,主要表现为观点不同。(www.xing528.com)

于是我安排了一次访谈课,让学生们各自邀请一位家长参加,话题是:谈谈你对课外班的看法。学生们轮流做主持人,剩余的学生和家长作为访谈嘉宾。学生们都很拘谨,每当自己发言时都得看看自己家长的脸色,意思是我能说真话吗。家长点头示意,学生又看向我,想得到鼓励。在家长允许及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说出了实情。有的说大多数课外班都喜欢,不喜欢的也是自己比较弱的学科,必须补课;有的说主课都喜欢,兴趣课有的不喜欢,但是家长执意要给自己报名,也没有办法;有的说不喜欢的课就糊弄,家长高兴就行;有的说报的课外班都是与家长商量好的;有的说课外班都是家长自主给报的。

学生们说完,家长也谈了他们对课外班的看法。首先家长们表示很惊讶,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听过孩子们的真实想法。接下来家长们说了自己的观点,从大环境到现实,从意义到期望,表达很充分,阐述很具体。通过这次访谈课,学生与家长相互之间有了更深层的了解,知道了彼此的心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