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仍存的藏书楼陈列

中国仍存的藏书楼陈列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现存藏书楼陈列》罗列了中国明清时期、民国初期以及当代新建的纪念性藏书楼,体现出中华文化原远流长、绵延不绝的文化性格和文化精神。宋代藏书楼已难寻觅。迄今所存明代藏书楼数量不多,然极具代表性。位于浙江宁波市城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私人藏书楼。后国家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现藏书三十万卷,其中珍桀善本八万余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为特色。后藏书分藏家族各支。

中国仍存的藏书楼陈列

藏书楼是我国古代官方机构、民间团体和私人收藏图书文献建筑物,同口寸也是书的主人和学者、读书人研读、摘录、考订、校雠图书的场所。典藏保管图书文献是藏书楼的基本功能。根据文献典籍记载,我国古代藏书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当时的各类典籍就很丰富,私人藏书也具规模了。从那个时期起,中国的藏书事业和各类藏书楼经历了数不尽的岁月沧桑、兵燹动乱、荣哀起伏、朝代媲替。但它却像长青之藤般枝蔓虬劲、脉络丛生,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卓立达几千年之久。

古代藏书楼不仅收集、保存了丰富的文献典籍,同时也整理和传播了博大精深的祖国文化,成为中华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功不可没,泽及后人。虽然藏书楼的地位和作用已被近代以来的图书馆所代替,留存至今的藏书楼也屈指可数,但作为中华古代文明载体的鲜明证明,是每一个热爱祖国文化、热爱知识、热爱书籍的人所应当了解的。《中国现存藏书楼陈列》罗列了中国明清时期、民国初期以及当代新建的纪念性藏书楼,体现出中华文化原远流长、绵延不绝的文化性格和文化精神。

宋代藏书楼已难寻觅。明王朝统治近三百年,战争减少,社会相对稳定,民生百业兴盛,经济曰趋繁荣,为明代藏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官府、私人、寺庙和书院藏书的规模大大超过前代,特别是私人藏书家的队伍空前壮大,藏书楼如林耸立。迄今所存明代藏书楼数量不多,然极具代表性。

孔庙是由孔子的子子孙孙的旧宅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孔庙占地近21.8公顷,前后有八进庭院,殿、堂、廊、庑,共六百二十余间。在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群,由奎文阁、大成门、大成殿、寝殿、圣迹殿和大成殿两侧的东庑和西虎组成。奎文阁是一座两层楼的大阁,是孔庙的藏书楼,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所建。现位于山东曲阜孔庙内。

山东曲阜孔庙奎文阁

位于北京东城区南池子大街南口,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距今已有四百七十余年的历史,是我国至今保存最好的明代皇家藏书楼。皇史康收藏明朝历代皇帝的《宝训》、《实录》、《玉牒》和《永乐大典》副本。

位于浙江宁波市城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私人藏书楼。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年),兵部右侍郎范钦所建。为六开间二层楼房建筑。阁前凿有水池。其名取自古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说。原有藏书七万余卷,但大多散失。解放时,只剩一万三千余卷。后国家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现藏书三十万卷,其中珍桀善本八万余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为特色。

位于常熟虞山镇南赵弄,是明代著名藏书家赵用贤、赵琦美父子的故居和藏书室。藏书达5000余种、2万多册。现北京图书馆收藏的赵氏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242种,为赵琦美亲手校、抄的元、明两代的剧本,是研究戏曲史的一大宝库

分别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西铺村,是明末户部尚书毕自严的藏书处,现楼系复建。蒲松龄曾在此坐馆达三十三年,其时万卷楼藏书总数达5万余册,远近闻名。毕自严谢世后,其遗物以及万卷楼的藏书移置振衣阁。后藏书分藏家族各支。到1966年,因破“四旧”,被一起焚毁。仅有“文革”前流出的少量书籍今存山东省图书馆和淄博市图书馆。

明徐渭的藏书室和读书处。徐渭“不善治生,死之日无以为葬,独余书数千卷”。陶望龄《山人徐渭传》谓:“有书数千卷,后斥卖殆尽。“徐渭藏书未能流传下来。青藤书屋曾数易其主,饱经沧桑。1980年修复后对外开放。现位于浙江绍兴市前观巷,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政府为了使知识分子从思想上归顺朝廷,制定了许多迎合他们的措施,如开科取土、宣扬文治,提出“稽古古文”的口号,提倡程朱理学,组织大批文人为朝廷编书,大兴出版事业等。这些措施的实现,为清代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知识分子勤于著述,官私刻坊兴盛发达,珍本秘籍广征博集,使藏书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达到了我国古代藏书事业的顶峰。藏书楼数量多,分布广,收藏丰,质量高。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内忧外患,使封建王朝岌岌可危,官私藏书楼损毁严重。同时,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藏书事业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藏书楼开始走向图书馆。

1.朱氏曝书亭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著名学者朱竹坨(彝尊)建。原有藏书八万多卷,后渐次散失。新中国成立后,亭池周围布置竹树花草,已辟作公园。现位于浙江嘉兴王店镇。

嘉兴朱氏曝书亭

2.嵩阳书院藏书楼

建于清康熙年间。为面阔五间、硬山、卷棚式两层木结构建筑物。原藏书千余部,经史基本典籍外,还有《理学旨要》、《理学正宗》、《曰讲四书》、《性理精义》等。现大部分已遗失,仅存清代版本的一些书籍,藏于河南登封市北三公里的嵩山南麓嵩阳书院内。

1.四库七阁存四阁

乾隆时,诏修编纂《四库全书》,共抄7部,分置7处,即:(1)文渊阁。乾隆四十年(1775年)建,在北京紫禁城内。第一部《四库全书》写成后就藏在这里。民国后此书归故宫博物院收藏,现在台湾。(2)文源图。乾隆四十年(1775年)建,在北京西郊圆明园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书与阁俱被焚毁。(3)文津阁。乾隆四十年(1775年)建,在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藏书于1956年运至北京,现藏北京图书馆。(4)文溯阁。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建,在今辽宁省沈阳市故宫之西。书于1966年10月移藏在甘肃省图书馆。以上四阁称内廷四阁,也称北四阁。(5)文宗阁。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建,原在江苏省镇江市金山寺太平天国战争中毁于火。(6)文汇阁。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建,原在江苏扬州市大观堂。亦于太平天国战争中毁于火。(7)文澜阁。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就杭州孤山圣因寺藏书堂改建。咸丰十年(i860年)倒毁,书流散。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书由丁申、丁丙等搜集抄补大半,以后又陆续据文津阁本抄补得全,现藏浙江省图书馆。以上三阁称江南三阁。四库七阁都是仿明代范氏天一阁的形式建筑的。

2.沈氏教忠堂

位于苏州市带河桥路阔家巷26号,是清代名土沈德潜的故居。教忠堂为乾隆十四年(1749年)沈德潜退休后所建,沈氏藏书、读书其中。

3.沈氏书隐楼

位于上海市巡道街天灯巷77号,为清乾隆年间沈初所建。沈初,清平湖人,四库馆开,任副总裁,富藏书,室名兰韵堂、书隐楼。今楼内尚存一部《古今图书集成》。

4.马氏丛书楼

位于扬州市个园内,为马氏兄弟马日琯、马日璐的藏书楼。马氏兄弟为著名的儒商,勤敏好学,擅长诗词,广交朋友,爱好园林,时称“扬州二马”。丛书楼藏书曾达十万卷。清修《四库全书》时,进呈图书达七百多种。又以刻书出名,称“马版”。

5.瞿氏铁琴铜剑楼

位于常熟古里镇。古里程氏藏书,始自清乾隆时的瞿绍基。他一生不吝重值,收集遗书,筑“恬裕斋”以藏。其子铺(1794—1875),字子雍,道光贡生,继承先志,搜罗不懈,积10万余卷。改名“铁琴铜剑楼”。“铁琴铜剑楼”藏书历五代之久,新中国成立后,瞿氏后人把藏书献给国家,宋元明善本书籍均归入北京图书馆。有一部分书籍归于常熟市图书馆,得到国家的妥善保护,至今仍为读者利用。

常熟古里瞿氏铁琴铜剑楼

6.蒋氏衍芬草堂

位于海宁市陕石镇南大街(今河东路)通津桥堍,始建于清乾隆末叶,为海宁蒋氏的藏书楼。海宁蒋氏于乾隆中叶迁居海宁硖石镇。历经三代的收藏得到各种珍籍10万卷,聚藏于衍芬草堂。新中国成立后,藏书悉数捐献与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现分贮于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浙江图书馆。目前尚存衍芬草堂藏书楼及颐志居、北苑夏山楼、思不群斋、双峰石◊海宁蒋氏衍芬草堂室等五座厅堂。

1.章氏滃云山房

位于浙江绍兴塔山公园内,系乾嘉间著名史学家、校雠学家、目录学家、方志学家、清代浙东学派的殿军章学诚(1738—1801)的藏书楼,为越中著名藏书楼之一。章学诚其父藏书仅三千余卷,至其购藏达二万余卷。

2.汪氏艺云书舍

位于江苏苏州山塘,清道光年间汪士钟建。堂宇轩敞,树石萧森。收藏藏书家黄莞圃、周香严、袁寿阶、顾抱冲四家藏书。

绍兴章氏滃云山房

3.黄氏五桂楼

又名七十二峰草堂,位于余姚市梁弄镇,由黄澄量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70年),素有“浙东第二藏书楼”之称。黄一生淡泊宁静,不置产业,性喜藏书,聚书既多,筑五桂楼藏之。藏书达5万卷,其子黄肇震又增藏万余卷,自其曾孙安澜后,开始散失。至新中国成立时,尚存书1.8万余册。现分藏浙江图书馆等处,五桂楼现仅存古籍9997册。现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翁氏䌽衣堂

位于江苏省常熟市书院街2号,为光绪帝之师翁同龢的藏书处。翁同龢其父翁心存即有藏书,储积甚富,然多毁于太平天国战乱中。翁同龢又竭力购藏,沧海遗珠咸入珊网。其在北京的藏书室有“一经堂”、“韵斋”,在家乡祖居有“宝瓠斋”,自己筑有“瓶庐”。后北京的藏书全部运回常熟,存放在衣堂”老宅内。翁氏所藏多罕秘之本,其所藏明以来七十家书目,也极难得。后书多归于北京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常熟市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

2.杨氏海源阁

在山东聊城境内,清末四大藏书楼之一,清道光年间杨以增建。有书室十二间,楼上收藏宋元精本,楼下收藏明清精本、殿本、手抄名校本。拓片、字画、古玩等则贮存于后院,并有书室五间。藏书总数达二十万八千三百卷。后大多散出,一部分归北京、山东图书馆。1956年,海源阁旧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东聊城杨氏寿源阁

3.徐氏烟山与楼

位于今天宁波市共青路48号,人称“柳泉先生”徐时栋(1814—1873)的藏书楼。先生好读书,家藏遗书数千卷,读之不足,又续有所增。徐时栋藏书处除烟屿楼外,还有城西草堂。烟屿楼藏书六万卷,城西草堂约五六万卷。太平天国时烟屿楼藏书为人窃掠。同治二年(1863年),草堂藏书被焚。同治三年,他在城西草堂旧址重建新宅,书楼名为水北阁。经过几年的努力,藏书几复旧观。徐氏以所藏《宋元四明六志》等地方文献名享浙东。藏书楼旧址现迁移至天一阁南园内。

4.徐家汇藏书楼

位于上海徐家汇,由天主教会于1847年创建。现存双层藏书楼建于光绪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1896— 1897年),称“北楼”。1931年又在藏书楼旁建一四层楼房,以备教土起居饮食,兼作藏书之用,称“南楼”。现归上海图书馆,藏书达107万册。

海盐蒋氏百涧草堂

5.蒋氏西涧草堂

位于浙江海盐澈山。清道光年间蒋寅所建。为二楼三开间,客堂悬有著名学者俞平伯手书'西涧草堂”匾额,额下挂《澈山检书图》,图两旁有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重书袁漱六先生赠蒋联。藏书达十万卷,其中拥有较多的是宋桀之刊及手稿精钞之本。

1.忠王藏书处

位于苏州市拙政园内,为忠王李秀成的藏书处。咸丰十年(I860年),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建造忠王府,拙政园中西两部及中园东侧的瑞棠书屋均属其范围,遂藏书其中。

2.曾氏富厚堂

位于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富托村,是曾国藩的侯府,又名毅勇侯第,全宅占地六十余亩。富厚堂藏书楼建于同治六年(1867年),分“公记”、“朴记”、“芳记”三部分,“公记”收藏的是曾国藩读过、批示过的书籍,以经、史、子、集、家藏史料及宋元旧桀为主;“朴记”收藏的是曾国藩长子曾纪泽常用书籍;“芳记”为其次子曾纪鸿夫妇藏书。富厚堂保存了丰富的曾氏家藏史料和西洋文化、科技图书,体现了近代藏书楼的特色。

3.吴氏两垒轩(www.xing528.com)

位于苏州市知元坊12号吴云故居听枫园内,为吴云的藏书处。吴氏“究心金石之学,藏书籍、碑版甚富”有稿本《两垒轩所藏经籍》存世。

苏州吴氏两垒轩

4.俞氏春在堂

位于苏州市马医科巷43号曲园内,为国学大师俞樾的藏书、读书、著述之处。

5.沈氏耦园

位于苏州市城东小新桥巷7号,是清代安徽巡抚沈秉成的故居。园内正楼为居住之地,其东边套院为待客之所,上悬“补读旧书楼”。西边套院为藏书楼,二层飞檐式建筑,保存完好。

6.李氏万卷楼

位于苏州市阔家头巷11号网师园内,为李鸿裔的藏书处。李“徙居苏州得瞿氏网师园,葺治之,积书数万卷,益蓄三代彝鼎,汉唐以来金石碑版、法书名画以自娱。”

7.陆氏皕宋楼

位于浙江省湖州市月河街,为陆心源(1834— 1894)的藏书楼。皕宋楼藏书以宋元版书著称于世。藏书总数在15万卷以上。其中有宋版书100余种,专藏皕宋楼内。另有十万卷楼,专藏明以后秘刻及精钞本、精校本。同时又于所居园林潜园,建守先阁藏书楼。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其子陆树藩以10万两银价格,将陆氏皕宋楼、十万卷楼、守先阁全部藏书售予日本静嘉堂文库。

8.孙氏玉海楼

位于浙江瑞安城东北金带桥畔,太仆寺卿孙衣言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南北相向各五楹,楼上藏书。原有藏书八九万卷,以多名家批注本、孙氏父子手批手校本、瓯郡乡土文献而著称。孙氏亡故,藏书多散佚。现存古籍图书三万五千册,楼下辟为文物展览馆。

9.薛氏传经堂

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学前街152号薛福成故居内。薛福成故居始建于1890年,建成于1894年,故居中轴线前后共6进,由门厅、轿厅、正厅、房厅以及转盘楼等组成,另有藏书楼、东花园、后花园、西花园等。总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薛福成曾任浙江宁绍台道,对宁波著名藏书楼天一阁赞不绝口。故要求其子薛南溟按天一阁式样在此营造藏书楼,并以“传经”名之。历史上曾藏书数万,新中国成立后由苏南区行署文物管理委员会接受保管,现分别藏于南京博物院、南京图书馆、苏州大学

10.吴氏测海楼

位于江苏扬州市泰州路45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吴道台宅第为清光绪十四年浙江宁绍道台吴引孙聘清浙东匠师营造,为扬州唯一的浙派建筑。宅第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坐北朝。南,原有房屋99间半。现存建筑以炎巷为界,第三进为测海楼。测海楼藏书八千零二种,计二十四万七千七百五十九卷。

扬州吴氏测海楼

11.徐氏古越藏书楼

位于浙江绍兴大通学堂旁边,是我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楼主为教育家、藏书家徐树兰。藏书楼为一座四进楼房,收藏经史书籍和西学书籍七万余卷。楼内还存列供学习西方文化、科学之用的地图、画册、挂图、科学仪器、标本等。1957年此楼更名为鲁迅图书馆,郭沫若先生为其题写馆名。

12.沈氏海日楼

位于浙江嘉兴姚家埭,是清末民初学者沈曾植的藏书楼。沈曾植的收藏可分为碑帖、书画和书籍三个部分。碑帖有宋拓本20余种,明拓本、名人题跋本也较多。书画多明清著名书画家作品。古籍有宋刻本4种,元刻本5种,此外明刻本、影宋本、名人题跋本也较多。虽藏品不能以万计,但多出精品。

辛亥革命后,政权更替,不仅前清遗老生活失去保障,新兴官僚政客亦迁降频繁,使得私家藏书聚散频率加快。一些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学者乘机聚敛散佚书帙,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私人藏书楼,所藏典籍都在几万或十数万册以上,称雄一时。

(1)盛氏花厅

位于宁波海曙区镇明路南端郁家巷,为镇海盛炳纬(1856—1931)的书房。盛炳纬曾外出为官。归里后,居宁波,购得林氏近性楼,以近性楼环境清静幽雅,辟为书房,藏书、读书其中,俗称为“盛氏花厅”。

(二)黄氏文治楼

位于浙江德清莫干山镇西街,为黄郛(1880— 1936)的藏书楼。黄郛曾于民国时期担任外交总长、教育总长、代国务总理、上海特别市市长等;他喜爱藏书,在莫干山建有藏书楼,章太炎为之撰写《黄氏藏书楼记》。

(三)刘云嘉业堂

位于湖州市南7寻镇之鹏鹄溪畔,是近现代藏书家刘承干建造的藏书楼。藏书楼于1920年动工兴建,1924年竣工,为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分前后两进,每进各7间,左右两厢各有6间,共52间。四周成墙,呈“□”字形回廊式厅堂建筑,中间留有占地约2亩的四方天井。嘉业藏书楼全盛时期藏书57万余卷、18万余册,多得自著名藏书旧家。藏书中约有宋元刊本150多种,明刊本2000种,清刊本5000种,抄校本2000种,其他精本1000多种。另一特色是收有地方志1200多种,33000多卷。有《嘉业堂藏书志》、《嘉业堂善本书目》和《嘉业堂钞校本目录》行世。1933年开始,藏书陆续出售,至1951年11月刘承干将嘉业堂藏书楼捐献给浙江图书馆时,尚余藏书11万册,但宋、元刊本已荡然无存。1981年被公布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兴刘氏嘉业堂

(四)冯氏伏䟮室

位于宁波市孝闻街91号,为冯贞群的藏书楼。冯贞群继其父求恒斋藏书基业,节衣缩食,搜求故家散出之书,经60年积累经营,藏书逾10万余卷。1962年4月,冯贞群逝世,其家属遵照遗嘱将伏䟮室和全部藏书捐献给国家。计古籍3367种3734部109746卷31054册,碑帖533种,其中有善本400余种。现伏䟮室为宁波市海曙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孙氏蜗寄庐

位于宁波市塔前街,是近代藏书家孙家溎的藏书楼。孙家淮(1879—1946),字翔熊,号蜗庐主人,曾任鄞县文献委员会委员。酷爱典籍,勤于访求,先后收得图书二万余卷。其子孙定观继承蜗寄庐藏书,并使藏书续有增益。而且他身居蜗庐,勤于措理,使蜗寄庐的藏书得到很好的保护。蜗寄庐藏书版本精美,善本过半,享誉甬城。

(六)潘氏宝礼堂

位于上海市长乐路666号,为潘宗周的藏书楼。潘宗周,广东南海人,久居上海,充租界工部局总办。藏书有佞宋癖,遇善本重值不吝,非宋刊则不屑不顾。二十余年间得宋版106部,元版6部,计1086册。因曾从袁克文处得曲阜旧藏宋刊《礼记》,深以为爱,因名藏书处为“宝礼堂”。藏书现多在北京图书馆。

(七)蔡氏“孑氏藏书”

位于上海常熟路华山路口蔡元培故居内,为蔡元培的藏书处。现陈列藏书数万册。

(八)绍宗藏书楼

位于江苏镇江伯先公园内。清《四库全书》编成,共抄七部,一部藏于镇江,日文宗阁,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民国时期,当地实业家、藏书家吴兆曾等人筹措于伯先公园云台山重建藏书楼,1933年落成,称“绍宗国学藏书楼“。现图书已迁至镇江市图书馆。

(九)焦山华严阁

位于江苏镇江焦山定慧寺内。焦山原有阮元倡建之焦山书藏,藏书盛时达3570种,4002部,59747卷,21470册。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寇焚毁。民国时期的华严阁藏有“华严经”残本。

(十)郁氐风雨茅庐

位于杭州市大学路官弄63号,为30年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藏书处。风雨茅庐建在院子中央,为一三间方形平房。现郁达夫故居整个院落为派出所所用。

(十一)王氏海栗接

位于苏州市颜家巷14—16号,为民国学者王佩净的藏书处。王嗜书如命,“卖田买书,其妻反对之,遂不睦“。以收藏乡邦文献为特色,多达数百种。所撰《续补藏书纪事诗》为书界所重。

(十二)吴氏奢摩他室

位于苏州市蒲林巷35—1号,为近代戏曲理论家吴梅的藏书处,其书置于居室的楼上。吴一生雅好藏书,仅在京就购书二万余卷。所藏以历代曲类著作为特色,有近七百利%又多收集明嘉靖刻本,立志得百种以上.又名藏书处为“百嘉室”。

(一)尤袤万卷楼

位于无锡市锡惠公园内。书藏于二泉下池南侧的二层小楼,楼下有“遂初泉”,楼后有“遂初堂”,都是纪念南宋礼部尚书尤袤而建的。尤袤是无锡人,在诗词方面和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南宋四大家”。晚年告老还乡后,以抄书为乐,积书三万卷,藏于万卷楼,后遇火灾被毁。现在这里辟有茶室,既可品茗,又可凭窗观赏二泉景色。万卷楼南面有锡麓书堂。万卷楼茶室是公园内最为雅致的品茗住处。

(二)毛晋汲古阁藏书刻书陈列馆

位于常熟沙家浜风景区内,于2000年为纪念明藏书家、刻书家毛晋而建。毛晋爱书如命,曾为购书不惜倾家荡产,又重抄书和刻书。藏书前后积至84000余册。其汲古阁因富藏宋元珍善本及精钞精刻书而闻名于时。

(三)金农静香书屋

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内。清乾隆时期静香书屋是徐氏花园“石壁流淙”中的一个景点,1991年重建。为纪念“八怪”之一的金农,匾额上四个大字乃集其的墨迹而成,字体方整朴拙,笔力雄劲。院落里,凿池堆山,架桥构屋,曲廊逶迤,小径通幽。真可谓步移景换,咫尺千里。“静香书屋”周围种梅花上百株,春寒料峭,瘦梅花繁;院中种植腊梅、春梅;书屋、家具、栏杆上雕着梅花,就连院门的造型也是梅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