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假山,便是陈家祠堂,现为麻将起源地陈列馆。麻将,又称马将,亦称麻雀牌,是清代流传至今盛行不衰的娱乐工具之一。现代麻将经历了历史的许多演变,其最早源于古代的博戏,而骰子、诗牌、叶子戏是博戏的主要构成,其中叶子戏发展到后来的“马掉”,又称“马吊”,到清代中期“马吊”发展成麻雀纸牌,即现代麻将的雏形。麻将是纸牌和骨牌化合之后的新品种,它直接继承了碰和牌、默和牌中的万、索、筒,改纸牌中的红花、百花、老干为发、白、中,并增“风”,又采用宣和牌的骨牌形式,引入彩选中的骰子,这一整合改造过程,是由宁波人陈鱼门完成的。麻将起源地陈列馆建立在麻将发明人陈鱼门家族祠堂便特别有意义,既能欣赏清代宁波家族祠堂的建筑风格又领略了中国麻将的发展史。陈家祠堂建于清朝末年,也是目前宁波地区保护得较为完整的四家祠堂之一。
麻将起源地陈列馆
纸牌是起源于唐代的一种博戏,又称叶子,到了明代又称马吊,吴地人称“雀”为“刁”,故宁波方言读“马吊”即是“麻雀”之音。马吊牌是数钱叶子的改造,数钱叶子共四十八张叶子,而马吊以四十张叶子为一副,四十张叶子分四门:十字门、万子门、索子门、文钱门。其中十字门、万字门的叶子上绘有水浒人物,每叶一人,而索子门、文钱门中各叶上无人物,只有如艮卦、如连环等形。入清以后,马吊由江浙一带向北扩展。清乾隆以后,马吊的自身弱点日益突出,逐渐发展演变成为默和牌和碰和牌。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纸牌或麻雀纸牌。
陈政钥,字鱼门,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进士,由此直至担任内阁中书,加三品衔。陈鱼门“广交游,琴酒无虚日”。1862年,陈家宅地位于江北岸同兴街之时,他常常与英国领事、总兵等洋人周旋,以玩纸牌为乐。其间,他深感纸牌有诸多不便,遂于同治三年(1864年)改之为竹骨,继承碰和牌中的万、索、筒共一百零八张,改红花为绿发,白花为白板,老干为红中,名“三箭”,各四张,由此形成了当今流行的一百三十六张一副的麻将牌。陈鱼门整合改造后的麻将是对前代博戏的继承和发展,其打法也由繁到简,一经问世,便盛行南北。宁波在“五口通商”后,各地海船多聚集于此,其繁盛远超上海,各地商贾云集,流寓江厦,把玩麻将者众多,并通过他们延及津、沪商埠,流传全国。(www.xing528.com)
至民国年间,麻将得到到进一步发展普及。当时不论烟馆、茶楼、旅店,都设有麻将。太平天国期间,陈鱼门主持善后局,负责筹款,与英国驻宁波领厦夏福礼等人关系密切,常以打麻将为交际手段,麻将逐由中入西。最早传入麻将的国家当为美国,其麻将牌与中国麻将的区别就是多一些英文字符,玩法则与中国一般无二。麻将在日本的流行程度甚至要超过中国。据有关资料记载:日本有3000万麻将爱好者,麻将俱乐部或麻将店达25000多家,仅东京就有4500多家。2001年6月17日宁波麻将起源地陈列馆开馆之际,日本友人大力支持,有200余位麻将协会会员专程前来参加开幕仪式。麻将亦进一步促进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
由于麻将是由宁波人陈鱼门整合改造的,因此与宁波文化关系密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麻将娱乐中的众多术语与宁波方言和航海有着密切关系。麻将中的主牌之一索子牌源于海船上的缆绳和渔网;筒子牌源于海船上盛水和盛饭的桶;而万字牌则源于船家对财富的渴望。东西南北风牌,源于船家对气象和风向的一种测试。还有一些术语,如“碰”——两船相撞日“碰”,,,停,,——船靠岸日"停”,那么为什么将这种娱乐称为“麻雀”?原来,船夫看见麻雀,意味着船已经接近陆地,行将到岸。
麻将牌是一种游戏工具,用于赌博是极其消极的,赌博的产生与流行,是历史发展消极的反映,为社会中的陋习,不论于人于家于国,都是有害的。赌博危害社会有目共睹,我们必须正确对待。但是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逐渐丰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多开发健康文明的竞技麻将活动,人们将不断走上健康文明的发展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