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分析导致人类死亡的疾病时,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传染病、营养不良性疾病与孕产期疾病,第二类包括非传染性疾病,第三类包括各种伤害。其中,第二类的非传染性疾病往往起病隐匿,病程长,病因复杂,难以治愈,因此也被称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
目前对于慢性病没有明确的定义,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初步定义为:进行性的、不能自然痊愈及很少能够完全治愈的疾病。慢性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性肿瘤、代谢性异常(如糖尿病、肥胖等)、遗传性疾病、慢性职业病、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这些疾病均具有以下八个方面的特点,因此它被归为一类疾病。
(1)不是传染性疾病。
(2)流行面广,受累人数多。
(3)致病因素多,发病机理复杂。
(4)起病缓慢,人在危险因素中暴露很长时间后才会发生。(www.xing528.com)
(5)发病日期不确切,确诊时往往已存在机体形态结构的改变。
(6)病程长,且一般不会自愈。
(7)预后差,易复发,并伴有严重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
(8)造成人们沉重地精神上和物质上的社会负担。
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境的改变,慢性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这类疾病不仅在城市中发生率高,在农村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自20世纪60年代起,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慢性病已取代传染性疾病成为主要导致居民死亡的原因。最新调查报告表明,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我国人群死因构成已达到86.6%,即使在贫困地区也已达60%。18岁及以上成人中,心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三类疾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79.4%。因此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是我国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