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日推荐摄入量或适宜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正常成人维生素D的适宜摄入量约为10μg/d,0~6岁推荐摄入量约为10μg/d,7~10岁推荐摄入量约为10μg/d,11~17岁推荐摄入量约为10μg/d,65岁以上成人可以在成人每天适宜摄入量的基础上增加15μg/d。维生素D在动物的肝、奶及蛋黄中含量较多,尤以鱼肝油含量最丰富。肝脏、鱼肝油、乳制品(脱脂奶粉除外)、蛋、沙丁鱼、秋刀鱼、青花鱼等青色的鱼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D;另外,番薯、香菇也是摄取维生素D的很好的食物选择。
2.影响维生素D吸收的因素
化学性质稳定,在200℃下仍能保持生物活性,但易被紫外光破坏,因此,含维生素D的保健品均应保存在棕色瓶中。人体中维生素D的合成跟晒太阳有关,因此,适当的阳光照射有利于健康。
3.需补充维生素D的人群(www.xing528.com)
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非常广泛,全球约有十亿人受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影响。人群研究发现,我国人群维生素D不足(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于75nmol/L),维生素D缺乏(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于25nmol/L)也很常见。而且维生素D缺乏还受季节的影响,冬季人类的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较为明显,而夏季人类的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有所改善。导致维生素缺乏和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日光照射不足是主要的原因。
4.维生素D缺乏的症状
如果维生素D摄入量不足,会出现佝偻病、骨质软化症和老年骨质疏松症。佝偻病发生于婴幼儿,常见于3岁以内。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钙吸收不良,体内钙缺乏导致骨组织形成过程中钙化不全所致。典型骨骼异常包括前胸肋骨与软骨交界处外凸成“肋骨串珠”、肋下缘外翻、胸部前凸成“鸡胸”、双下肢膝部外弯成“O”形腿或内弯成“X”形腿、腕和踝部圆凸成“手镯”或“脚镯”等。其他临床症状包括多汗、易惊、囟门大、出牙推迟及枕秃等。患儿生长发育落后,免疫力低,易患肺炎、腹泻等疾病。我国北方由于冬季日光照射少,维生素D来源不足,此病较多见。骨质软化症多见于孕妇、乳母,临床症状包括小腿抽筋、骨痛、脊柱与骨盆因软化而变形,孕妇可发生难产。预防维生素D缺乏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是坚持日光照射。由于紫外线不能透过窗玻璃,因此必须开窗或到户外接受日照才有效。夏天在室外阴凉处也可获得足够的紫外线。空气质量较好的情况下平均每日需要日晒30分钟。冬季日照时间较少时可适量口服维生素D。
过量摄入维生素D可发生中毒,轻微中毒、能造成恶心、头痛、腹泻、口渴、体重减轻、多尿及夜尿等症状。严重中毒时则会损伤肾脏,使软组织(如心、血管、支气管、胃、肾小管等)钙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