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观点主要是在当时所处的“细菌学时代”,认为人体疾病主要由单一细菌传染而导致的。在这一时期的中国也出现了通过炼丹术和养生之道等途径来达到预防疾病、长生不老的健康观。所谓社会健康,也就是指对社会与生活事件的适应状态。
(1)远古时期,人类只能用“上帝和神灵的力量或惩罚”来认识疾病,把身体健康与并不存在的鬼神联系在一起,认为健康受损是魔鬼作怪,天谴神罚,形成了唯心的健康观。
(2)公元前5—6世纪,随着佛教的产生形成了佛教的健康观,认为医病的重点是治心病。因为病从身生,身由业起,业唯心造,可知心为病本。所以治病当治本,若能通过闻法、诵经、持戒、坐禅等方法自净其心,则疾病难侵,和乐安详。
(3)17—18世纪,逐渐形成了健康就是没有疾病或伤残、躯体无不适的机械唯物论的健康观。这种建立在细胞病理学基础上的健康观,长期以来用生物学观点看待疾病与健康问题,忽略了人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的直接影响。(www.xing528.com)
(4)进入19世纪末,形成了健康就是保持病原(微生物)、人体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的健康观。这个观点主要是在当时所处的“细菌学时代”,认为人体疾病主要由单一细菌传染而导致的。在这一时期的中国也出现了通过炼丹术和养生之道等途径来达到预防疾病、长生不老的健康观。
(5)进入20世纪中期以来,健康的内涵不断扩展,认为传染病也未必是单因果的,单纯微生物不一定引起疾病。除受宿主因素中遗传等影响外,还受后天获得性(经历)的影响,环境也并非全是自然环境,而更重要的是社会环境。病因除了生物因素之外,还有很多社会因素以及个人行为和心理等因素。由过去单一的生理健康(一维)发展到生理、心理健康(二维)又进一步发展到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三维)。所谓社会健康,也就是指对社会与生活事件的适应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