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记忆:认知发展的重要一环

幼儿记忆:认知发展的重要一环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短时记忆是在脑中存贮时间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无意记忆是没有目的和意图、自然而然发生的记忆。幼儿期健忘是指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幼儿记忆广度的增加受生理发育的局限。由于幼儿动作的发展,和外界交往范围的扩大以及幼儿活动的多样化,他们的记忆范围也随之越来越大。幼儿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幼儿无意记忆的效果依赖以下几个因素:客观事物的性质。

幼儿记忆:认知发展的重要一环

【本节考纲考点】

1.记忆的概念。

2.记忆的分类。

3.幼儿记忆的发展趋势。

4.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历年真题再现】

一、单项选择题

【2014下】5.按顺序呈现“护士兔子、月亮、救护车、胡萝卜太阳”图片让儿童回忆,儿童回忆说:刚看到了救护车和护士,兔子与胡萝卜,太阳与月亮,这些儿童运用的记忆策略为(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习惯化策略

【考点】幼儿记忆的策略

二、简答题

【2012下】12.分析下表所反映的幼儿记忆特点。

表 幼儿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效果的比较(对10个物或词能回忆出的数量)

【考点】幼儿记忆的特点

【本节备考指导】

本节的重点是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幼儿记忆的发展趋势,也是经常出现的考点。尤其是记忆不精确与“说谎”这个特点、幼儿想象和现实混淆的特点及其教育策略,这一考点常作为材料分析题出现。难点在于幼儿记忆的策略。

考生在复习时应注意联系生活经验来理解抽象的概念,并结合下园实践的相关经历来进行思考。对记忆的分类,记忆的策略,考生应针对其异同点进行辨析,才能准确区分。

【命题考点精讲】

命题点1:幼儿记忆的发展

1.记忆的含义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1)识记:是反复认识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

(2)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3)回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提取过程。包括两种不同水平:再认和再现。再认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再现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

(4)遗忘:是指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是提取有困难。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显示,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所以学习后应当及时复习。

2.记忆的分类

(1)根据记忆储存的时间长短,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是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在0.25~2秒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是在脑中存贮时间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

长时记忆是在1分钟以上甚至保持终生的记忆。

(2)根据记忆的内容,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逻辑记忆是以概念、判断、推理抽象思维为内容的记忆。

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运动记忆是以过去练习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3)根据记忆的目的性,把记忆分为:无意记忆、有意记忆。

无意记忆是没有目的和意图、自然而然发生的记忆。

有意记忆是有明确目的和意图的记忆。

(4)根据对记忆材料是否理解,记忆可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机械记忆是指在对材料不理解的情况下,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采用简单、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记忆。

意义记忆是指在对材料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记忆。

3.幼儿记忆的发展趋势

(1)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记忆保持时间是指从识记到能对材料再认或再现之间的间隔时间,也称为记忆的潜伏期。再认和再现的潜伏期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属于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出现和发展稍晚。

幼儿期健忘。幼儿期健忘是指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3岁以后出现了可以保持终生的记忆。

②记忆恢复(回涨)现象。记忆恢复或回涨现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国内的相关研究发现,这一特点在年幼的儿童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产生记忆恢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幼儿的神经系统还比较弱,刚识记时接受大量的新异刺激,神经系统疲乏了,便转入抑制状态,不能马上恢复,过了一段时间后,经过休息便能回忆出来。

(2)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幼儿最初出现的记忆是再认性质的记忆,而后才出现再现性质的记忆。在幼儿期,再认比再现发展得好,随着年龄增长,两者的差距逐渐缩小。

(3)记忆容量的增加。

①记忆广度。记忆广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材料的数量。一般人的记忆广度为7±2个信息单位。所谓信息单位,是指彼此之间没有明确联系的独立信息,这种信息单位称为组块。

幼儿记忆广度的增加受生理发育的局限。幼儿大脑皮质的不成熟,使其在极短的时间来不及对更大的信息量进行加工,因而不能达到成人的记忆广度。记忆广度对记忆容量有一定的影响,但记忆容量的大小主要不取决于记忆广度的大小,而取决于把实际材料组织加工,并使之系统化的能力。因为每个信息单位内部的容量是不同的,加工能力强的,单位容量就大。

②记忆范围。记忆范围的扩大是指记忆材料种类的增多、内容的丰富。由于幼儿动作的发展,和外界交往范围的扩大以及幼儿活动的多样化,他们的记忆范围也随之越来越大。

(4)记忆内容的变化。儿童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出生后2周左右),然后是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之后是形象记忆(6~12个月左右),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1岁左右)。儿童这几种记忆的发展,并不是用一种记忆简单代替另一种记忆,而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5)记忆策略的发展。记忆策略对记忆的效果有重大的影响。儿童常见的记忆策略有:

①复述策略。在识记过程中反复背诵以避免遗忘。幼儿边识记边自言自语地说出记忆材料的名称或内容。例如,为了记住图片,每当看到一张图片时,幼儿就随即说出图片的名称。

②精细加工策略。将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如形象联想法、谐音法、首字连词法。

③组织策略。将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知识结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例如,一个6岁儿童,在1分钟之内正确记住了17位数字:81726354453627189,他是经过思考,抓住了这些数字之间的规律性联系进行记忆的。他发现每两个数字之和都是9,去掉最后一个9,其余的数字排列都是对称的。

4.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1)容易记容易忘。幼儿记忆容易记容易忘,只要不及时复习,他们很快会将已经记住的材料忘掉。

(2)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①无意记忆占优势。幼儿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幼儿无意记忆的效果依赖以下几个因素:

客观事物的性质。直观、形象、具体、鲜明的事物,容易被幼儿在无意中记住。

客观事物与幼儿主体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的事物,符合幼儿兴趣的事物,能激起幼儿愉快、不愉快或惊奇等强烈情绪体验的事物,容易成为无意记忆的内容。

幼儿认识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如果使记忆对象成为儿童活动任务中的注意对象,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始终不能离开对该对象的认知,那么对这种对象进行无意记忆的效果也比较好。

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多种感官参加的无意记忆效果较好。

②有意记忆逐渐发展。幼儿的有意记忆是在成人的教育下逐渐产生的。成人在日常生活和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活动时,经常向他们提出记忆的任务:在讲故事前,预先向幼儿提出复述故事的要求;背诵儿歌时,要求他们尽快记住。这些都是促使有意记忆发展的手段。

有意记忆的效果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例如,幼儿在玩“开商店”游戏时担任“顾客”的角色,“顾客”必须记住应购物品的各种名称,因而记忆效果也有所提高。活动动机对幼儿有意记忆的积极性和效果都有很大影响。在游戏中,有意记忆的效果比较好。

(3)机械记忆占优势,意义记忆逐渐发展。

①机械记忆用得多。与成人相比较,儿童常常运用机械记忆。幼儿相对较多运用机械记忆,可能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幼儿大脑皮质的反应性较强,感知一些不理解的事物也能够留下痕迹;二是幼儿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差,只能死记硬背,进行机械记忆。

②意义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对儿歌的记忆比不理解的诗歌效果好。

③幼儿的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都在不断发展。无论是机械记忆还是意义记忆,其效果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提高。年龄较小的幼儿意义记忆的效果比机械记忆要高得多,而随着年龄增长,两种记忆效果的差距逐渐缩小,机械记忆中加入了越来越多的理解成分,使机械记忆的效果有所提高。

(4)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①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

幼儿对熟悉的物体的记忆效果优于熟悉的词,而对生疏的词的记忆效果显著低于熟悉的物体和熟悉的词。对熟悉物体的记忆依靠的是形象记忆。形象记忆所借助的形象带有直观性、鲜明性的特点,所以效果最好。熟悉的词在儿童头脑中与具体的形象相结合,因而效果也较好。至于生疏的词,在幼儿头脑中完全没有形象,因此效果最差。

②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www.xing528.com)

③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两种记忆效果之所以逐渐缩小,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形象和语词都不是单独在儿童头脑中起作用,而是有越来越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对熟悉的物体能够叫出名称,那么物体的形象和相应的词就紧密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幼儿熟悉的词,也必然建立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词和物体的形象是不可分割的。

(5)记忆不精确。幼儿记忆不精确主要表现在回忆时记忆材料被大量遗漏。

【本节考点知识点小结】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记忆的分类,根据记忆储存的时间长短,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根据记忆的内容,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根据记忆的目的性,把记忆分为:无意记忆、有意记忆。根据对记忆材料是否理解,记忆可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幼儿记忆的发展趋势:(1)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2)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幼儿最初出现的记忆是再认性质的记忆。而后才出现再现性质的记忆。在幼儿期,再认比再现发展得好,随着年龄增长,两者的差距逐渐缩小。(3)记忆容量的增加。(4)记忆内容的变化:儿童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出生后2周左右),然后是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之后是形象记忆(6~12个月左右),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1岁左右)。(5)记忆策略的发展:①复述策略。在识记过程中反复背诵以避免遗忘。幼儿边识记边自言自语地说出记忆材料的名称或内容。②精细加工策略。将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如形象联想法,谐音法,首字连词法。③组织策略。将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知识结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

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1)容易记容易忘;(2)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3)机械记忆占优势,意义记忆逐渐发展;(4)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5)记忆不精确。

【本节过关自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幼儿学习踩高跷的动作要领,这个过程主要涉及( )。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语词记忆 D.运动记忆

2.幼儿在游览景点时,记住了当地的自然风光,这个过程主要涉及( )。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语词记忆 D.运动记忆

3.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这种现象称之为( )。

A.遗忘 B.记忆恢复 C.识记 D.再认

4.记忆保持时间在0.25~2秒钟以内的记忆是( )。

A.短时记忆 B.瞬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工作记忆

5.幼儿不理解古诗的涵义,通过反复诵读将其记住,这是( )。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机械记忆 D.意义记忆

6.幼儿出现语词记忆的年龄是( )。

A.1岁左右 B.4个月左右 C.2周左右 D.6个月左右

7.从记忆内容的发展趋势来看,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 )。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语词记忆 D.运动记忆

8.在幼儿期占主要优势地位的记忆是( )。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语词记忆 D.运动记忆

9.在让幼儿识记“花,厨师,蜜蜂,锅”等图片之后,幼儿回忆道:“我看到了花和蜜蜂,厨师和锅”。该幼儿运用的记忆策略为(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习惯化策略

10.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这种心理过程叫做( )。

A.记忆 B.想象 C.感知觉 D.言语

二、简答题

1.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2.简述幼儿记忆的发展趋势。

三、材料分析题

1.方老师教幼儿学习《龟兔赛跑》这个故事,她将故事内容绘制成精美的图画,一边讲述一边引导幼儿去思考和讨论“比赛时乌龟在做什么,兔子在做什么?乌龟为什么能赢?平时生活中我们要怎么样才能获得成功”等问题,从而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和寓意。

方老师的方法好不好?请结合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来说明你的观点。

2.王老师教幼儿学习古诗《江南》,她把诗句写在黑板上,让幼儿跟着她一句一句反复诵读。可是幼儿记忆效果并不好。林老师在教幼儿学习《江南》时,把古诗内容绘制成图画,并为幼儿讲述诗句背后的涵义。幼儿很快就把这首诗记住了,而且记得很牢。这反映出幼儿记忆的哪些特点?

【本节过关自测】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考点解析】1.答案是D。此题考的是记忆的分类。对动作的记忆是属于运动记忆。

【考点解析】2.答案是A。此题考的是记忆的分类。对事物形象的记忆是属于形象记忆。

【考点解析】3.答案是B。此题考的是记忆恢复的涵义。记忆恢复是指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因为幼儿神经系统发育较弱,所以在当时大脑容易疲劳,经过休息后记忆效果会提高。

【考点解析】4.答案是B。此题考的是记忆的分类。瞬时记忆是记忆保持时间在0.25~2秒钟以内的记忆。

【考点解析】5.答案是C。此题考的是机械记忆的涵义。在不理解古诗意义的情况下,机械重复地背诵,是属于机械记忆。

【考点解析】6.答案是A。此题考的是幼儿记忆发展的趋势。2周左右幼儿出现运动记忆,1岁左右幼儿才出现语词记忆。

【考点解析】7.答案是D。此题考的是幼儿记忆发展的趋势。幼儿最早出现运动记忆,其次是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语词记忆。

【考点解析】8.答案是A。此题考的是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幼儿以形象记忆为主。

【考点解析】9.答案是B。此题考的是幼儿记忆的策略。精细加工策略是将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考点解析】10.答案是A。此题考的是幼儿记忆的定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二、简答题

1.【考点解析】此题考查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

【答题要点】

(1)容易记容易忘。

(2)以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3)以形象记忆为主,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4)以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逐渐发展。

(5)记忆不精确。

2.【考点解析】此题考查幼儿记忆的发展趋势。

【答题要点】

(1)记忆保持时间延长。

(2)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

(3)记忆容量增加。

(4)记忆内容的变化。

(5)记忆策略的发展。

三、材料分析题

1.【考点解析】此题考查幼儿记忆特点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答题要点】

(1)方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好。

(2)方老师将故事内容绘制成精美的图画,图画形象直观,有利于幼儿进行形象记忆。这符合幼儿以形象记忆为主,形象记忆效果好的特点。

(3)方老师引导幼儿去思考和讨论“比赛时乌龟在做什么,兔子在做什么?乌龟为什么能赢?平时生活中我们要怎么样才能获得成功”等问题,让幼儿通过思考,更深刻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和寓意。有利于幼儿进行意义记忆。这符合幼儿意义记忆效果好的特点。

2.【考点解析】此题考查幼儿记忆的特点。

【答题要点】

(1)王老师教幼儿学习古诗《江南》,她让幼儿跟着她一句一句反复诵读这首诗。这时幼儿进行的是机械记忆。而林老师在教幼儿学习《江南》时,为幼儿讲述诗句背后的涵义。这时幼儿进行的是意义记忆。这说明幼儿以意义记忆为主,意义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

(2)王老师教幼儿学习古诗《江南》,她把诗句写在黑板上,这时幼儿进行的是语词记忆,而林老师在教幼儿学习《江南》时,把故事绘制成图画,这时幼儿进行的是形象记忆,说明幼儿以形象记忆为主,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