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以来,我们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更新。我们的教学思想也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活跃、这样的创新。大家普遍感到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里,有惊喜、有收获、有困惑、有阵痛……这教育究竟是怎么了?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教师素养存在问题。
课程不管怎么改,都是人来操作的,教师的整体素养上不来,新课程等于纸上谈兵。回顾我们启动新课程的过程,新的教育理念不知道灌输了多少遍,可是为什么出现“穿新鞋走旧路”或“穿旧鞋走新路”呢?课堂教学还是达不到预想的生态。我们没有理由去责怪教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培训过程来看,虽然抓得紧,开得足,但是由于体制、资金、条件等原因,不能不说走了许多过场。另外一个严重的失误,过于注重了理念的更新,而忽视了影响教师素养的最基本的东西——文化、心理、技能。
在知识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经济全球化时代,没有文化内涵的教师,怎么适应时代的要求呢?
我们有了新的教学方式却没有新的文化素养。在实际的教学生态中,有多少教师被学生问得张口结舌;有多少教师能解读教材,重新建构教材;有多少教师能跳出教材教教材;有多少教师能创建出自己的课程。在实际的教学中,不难发现有的语文教师却写不出一篇下水文来,让他出口成章,佳句连绵就更谈不上了,更有甚者口语迟钝,错话连篇,可想这样的教师怎么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来。我参加了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培训,这是个大型的国际合作项目,是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培训中,我发现教师的知识是那么的残缺,有的教师不能做一个完整的教学计划,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还不如一个小学生。他们怎么能完成党赋予他们的教育任务呢?
教师没有文化素养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从上到下重视得不够。我们张口新课程,闭口新课程,好像领导不谈新课程就不是领导了,老师不谈新课程就不是老师了,新课程再新不会实施又有什么用呢?同样是一节课,有文化内涵的教师,能充分挖掘出教材的价值,并且能多元地引导学生来理解教材,知识联系广,方法点子多,教学的组织游刃有余,你能不说这是教师的文化内涵吗?而有的教师,生硬地套着理论,机械地模仿着,不仅造作,而且用词干瘪。上课是走程序,说话是背台词。这有什么诗意可言。我曾经听过一位农村教师的课,他们条件很不好,但是,在讲蒙古风情的时候,教师灵机一动,用自己圆润的歌喉演唱了一首蒙古族歌曲,并且边唱边舞。课堂教学一下充满了生机。可见,教师的文化素质多么重要。一个教师在讲《世纪宝鼎》一课,就知道让学生读书,找句子,积累词语。对世纪宝鼎的文化内涵一无所知。另一个教师同样也讲《世纪宝鼎》,但没有就教材讲教材,把知识延伸出去了,学生深刻地体会了世纪宝鼎的价值意义,增强了爱国情怀。教师为什么能挖掘教材,延伸教材呢?而且敢于大胆创生课堂,关键在于教师自己有文化底蕴。对于教材教师自己都理解不好,怎么能引导学生?所以,我们关注新的教学方式的同时,一定也要关注教师的文化底蕴。(www.xing528.com)
教师的心理也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一个教师必须做到落落大方,情态自然,举止文雅。一个教师眼里必须有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心态。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以高尚的品质去感化学生,尊重、理解、体贴切忌讽刺挖苦,冷眼相待。有的教师,特别在上公开课的时候,表现得非常紧张,脑子里总是想自己怎么教,却忘记了学生怎么学的,一旦课堂有意外的生成,就表现出急躁或不耐烦。前几天我带一个老师去上课,面对刚入学的学生,他们的课堂常规都不懂,教师组织课堂有难度。可是,如果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无关紧要的,课堂多次出现需要组织教学的问题,可是孩子小,有的就是不听,教师出现了急躁,不仅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学生也不喜欢了。由于过于关注教学内容与进度,以至于忘记了教学的时间。这说明,一个好教师,心理素质也是很重要的。心理素质多表现在心智上,每节课都是自我的挑战。只有战胜了自己的紧张,才能运筹帷幄。
教学技能也是不可缺少的。我觉得一个教师首先应该具备演员的素质。说话要说得流利、中听、有感染力。写字要写得漂亮美观。画画能信手拈来。提问要切中要害,反应要灵敏机智。可以说,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在展示着教师的技能。我听过多次这样的课,教师在演示课件的时候,不会操作,一不小心,不是没声,就是没影。既影响情绪,又影响进度。有的教师根本看不见板书,取代的是事先准备好的字条、黑板、课件。课堂教学除了提问和组织教学的语言外,再也找不到精彩的地方。有人说现在教学难教,我看那样的教师比谁都容易了。因为什么都以学生为主体了,教师反而没什么可做的了。教师成了课堂的串客,当然也没有必要展示什么技能了。新课堂,如果新到了如此地步,教育也不会好到哪。教学技能应该常抓不懈,严格地要求,这样,才能跟上新课堂的步伐。
我们走进新课程的时候,千万别忘了我们自己是谁。光思想转变了不够,还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文化素质,练达心理素质,过硬教学技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