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打造和谐教育的重要象征

打造和谐教育的重要象征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和谐教育”多数提法停留在教育的方式与方法上,而缺乏宏观的阐述。“和谐教育”的最终指向是提升教育质量,促进人的综合发展,但是“和谐教育”的保障是什么呢?笔者思考“和谐教育”是个统筹的概念,上到上层建筑,下到百姓认可,具体到教育系统的每个环节。那么“和谐教育”的基本标志是什么呢?3.教育环境和谐教育环境和谐是教育发展不竭的动力。4.教育竞争和谐教育竞争是当前客观存在的现实。

打造和谐教育的重要象征

什么是和谐教育?关于“和谐教育”多数提法停留在教育的方式与方法上,而缺乏宏观的阐述。“和谐教育”的最终指向是提升教育质量,促进人的综合发展,但是“和谐教育”的保障是什么呢?多年的实践,我们忽视了这样的问题,致使教育的内部矛盾重重,社会对教育的不满程度越来越重了。

笔者思考“和谐教育”是个统筹的概念,上到上层建筑,下到百姓认可,具体到教育系统的每个环节。也就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统一实现出发,调控教育场中各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节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充分发展的教育。那么“和谐教育”的基本标志是什么呢?

1.教育体制和谐

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的保障。一个国家的教育体制,决定着教育发展的前途。我国的教育体制基本是“中央集权制”,教育的政策、法规,对教育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育体制的和谐,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必然因素。“中央集权制”不能演变成“教育垄断制”,例如高校招生的地方保护,剥夺了很多学子选择的权利。有人感慨地说:“学得好,不如出生好。”这说明存在着严重的教育歧视,同是一个国家,同是一个民族,为什么不能平等的竞争。这不能不说是教育不和谐的因素。

我国中小学教师,存在着等级差异。也就是说,在小学工作的教师政治待遇与工资待遇都要少于中学教师,在中学工作的是教师,在小学工作的就不是教师了吗?他们同样为教育作着贡献,为什么是不平等的,难怪在小学队伍中留不住好教师,特别是男教师群体,没有不想跳槽的。教师的队伍不稳定,如何办好教育?又如何实现素质教育?等等现象说明,我们的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多多。

解决教育体制问题,首先从大局着眼,小处入手,广泛征求民主意见,体察民情,关心民怨。切实把利益放在公众的渴求上,放在教师积极性上,放在教育质量的提升上,达成人心所向,安居乐业,和谐共振,才是教育成功的标志。

2.教育管理和谐

我国教育管理的特点是分级制,从中央到地方,每级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由于管理部门分类众多,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是应该首当做到的。在基层工作的领导最深的体会是:工作头绪多,开展活动多,应付检查多。每个对口的部门都有工作指标,都必须按要求完成,有的是重复性的、形式主义的,面对这样的管理,基层学校无可奈何。例如学校面临的检查有:教学质量评估、综合治理评估、规范学校评估、体育卫生评估、科研教研评估、校园美化评估……这些交叉、重叠的管理,压得学校简直透不过气。教育系统管理的繁琐,必然导致学校精力分散,削弱教育教学质量。

从学校系统内部来看,每一所学校都是一个特殊的有机情境。在这个特殊的有机情境中,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环境交互作用,形成一个微型“生态系统”,类似于生态学上的“小生境”。在这个“小生境”中,学校的个性得以发育、生长。学校内部的和谐性集中表现在层级管理和谐上,人事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各学科教学和谐,以及各项活动的和谐。学校管理的和谐主要在于校长开明决策,民主的管理,透明的规则。(www.xing528.com)

3.教育环境和谐

教育环境和谐是教育发展不竭的动力。教育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育环境要受到社会其他环境的制约,要完善教育环境的和谐,必须使教育内部与教育外部和谐。例如经济环境与教育环境的和谐性,文化环境与教育环境的和谐性,城市环境与学校环境的和谐性。

现在凸现的矛盾是,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学校本身没多少经济来源,还要办大教育,显然力不从心。有些不良的文化环境,使教育陷入尴尬境地,例如,QQ版语文编入啼笑皆非的故事,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教育。教育决不能作为独立的系统来发展,必须和社会环境达到和谐统一。

学校环境是教育环境的核心。学校环境主要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校园的一草一木,一个条幅,一个栏窗,一张画像等等,都要折射出文化氛围,显示出一种审美情趣。学校是育人的摇篮,必须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师爱生,生尊师,讲文明,讲礼仪,讲规则。

教育环境的和谐要靠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

4.教育竞争和谐

教育竞争是当前客观存在的现实。由于社会择业的需要,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教育竞争是必然。但是竞争不和谐,会成为教育发展的阻力。例如,教育产业化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人们渴望建设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接受优质的教育服务,但是,由于民情的差异性很大,致使教育成了富贵人的天堂。又如,各地存在择校、择生、择招、择师等问题。城乡教育的差异问题。发达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的问题。可以说我们教育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现在老百姓面临的最大压力是子女升学问题,中国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入触目惊心,经济的压力必然带来生活的困惑,进而引发社会矛盾。如经济犯罪,不能不说有这方面的影响。

保持教育竞争的和谐,首先要加大政府办学的力度,教育过多的应该体现一种社会福利。缩小了各地区、各学校教育力量的差异性,也就保证了竞争的和谐性。其次,要保证竞争的公平性。教育机会均等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也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原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公平的标准是不同的。在未实现教育普及阶段教育公平是指每个人都应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实现入学机会均等;在已经实现教育普及的阶段,教育公平则是指人人都应享有较高质量的教育。最后,要疏导社会心理,升学与择校是量力而行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