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女儿坚持与执着,一路走来长大

女儿坚持与执着,一路走来长大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是,女儿对这件大事却有着自己的坚持和执着。开学的第一天,果果就被美国学校严格守时的观念敲了一记警钟。德语难学,众所周知,她在学习过程中很好地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从学习的效果来看丝毫不比同样是将德语作为外语学习的美国孩子差。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果果写下了五万多字的随笔,字里行间,我能看到一个经常独自应付各种窘境的大孩子形象和一颗思乡伤感而渴望长大的心,这或许就是千千万万小留学生的缩影。

女儿坚持与执着,一路走来长大

2014年8月2日,上午7:30,首都机场。

时值暑假,正是孩子们一年中最兴奋的时候,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孩子们欢快的笑声,这样的时节,无论多早或多晚,机场都不会寂寞,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从这里出发,飞赴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名胜,希望用清澈的眼睛打开这个广袤而神奇的世界。

站在这里,我们也不例外,女儿果果也即将从这里出发,抵达她的目的地——美国。不同的是,14岁的女儿,她是一个人独自远行……

直到今天,不停地有人在追问我:“为什么把那么小的孩子送出国了?不心疼吗?为什么不让孩子长大一些再送出去?”“14岁的孩子啊,怎么能放心让她出去?”这些问题,其实也一直困扰着我——14岁,正是一颗花蕾初露枝头未经风雨的年纪,离开父母独立生活都不容易,更何况还是要到远隔大洋的陌生国度?

可是,女儿对这件大事却有着自己的坚持和执着。经过无数次的对未来各种困难的认真分析之后,我们不得不暂时放下担忧,支持女儿的决定,开启倒计时,全力以赴和她一起做最后的准备。

160天后,迎来了眼前的这一幕:一个14岁又103天的孩子,一个人登机,一个人在芝加哥迷宫般的候机楼转机,一个人带着行李奔赴异国他乡,独自在那片年轻的新大陆上,开始经受重重考验和磨砺,完成她的学业,追寻她的梦想……

转眼间,女儿在那个被她称为“屯儿”的小城市里已经独立生活了200个日日夜夜,我欣喜地看见,女儿用自己的热情、善良、勤奋和汗水见证着一点一滴的成长和变化,一步一步融入当地的生活和环境,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应变能力收获了更多的知识、友谊和成长的记忆。

我欣慰地看到女儿身上的变化,体现在学会了合理有效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从容应对陌生的学习生活。在同龄的孩子中,女儿对时间的把控还算是不错的,从小我对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合理安排好时间”。对于父母不在身边、无人督促的小留学生们来说,时间的有效分配和利用是孩子们在陌生环境里最严峻的考验。

开学的第一天,果果就被美国学校严格守时的观念敲了一记警钟。学校课间休息只有4分钟,每门学科又有不同的教室,由于忙着换书没找到教室,结果上神学课迟到了,被严谨的神学老师罚坐到最后一排角落。这事搁谁身上都会感到委屈,下了课,她主动找老师道歉,并解释了迟到的原因。她很快获得了老师的谅解和同样的歉意,并在第二天上课时被专门调到了第一排。当然,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女儿提前做足了功课,不让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现在的她,不仅能轻松自如地穿行在各门课程的教室之间,还能在4分钟的休息时间里游刃有余地为自己倒上一杯水。

在逐渐适应了学校的课程之后,她还主动跟老师沟通调整了数学的课程进度,选修了另一门外语——德语。德语难学,众所周知,她在学习过程中很好地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从学习的效果来看丝毫不比同样是将德语作为外语学习的美国孩子差。学期末,她已经自主选定了第二学年的课程,同期开始规划自己四年后的大学之路。

在学习的同时,果果也没有忘记在美国继续自己的业余爱好——弹钢琴。在国内学习了十年的钢琴,虽然琴技一般,但毕竟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去美国之前,她跟随恩师恶补了两个月,目的是到美国后能自主练习。偶然发现学校有一间上锁的钢琴房,她几经辗转找到了老师,申请获得许可后,在每周等待寄宿姐妹放学的间隙,她可以在那里自由地练习。正应了那句“音乐无国界”的话,就是通过这些黑白琴键,女儿结识了不少爱好钢琴和音乐的同学,交流中发现,中国孩子从小接受严格系统的钢琴学习,基本功扎实,而美国孩子在弹奏中更注重即兴表达与发挥。就这样,大家在一起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一起练习曲目,一起参加学校和社区的音乐会表演。对音乐的热爱,对钢琴的执着,让她在异乡也享受到了音乐带来的愉悦。(www.xing528.com)

女儿身上的变化,还体现在她对生死观的理解。或许,对一个14岁的小女孩讲生死未免有些矫情,可是在美国参加了寄宿妈妈的一位年过百岁的亲戚的葬礼后,果果对美国人从容、淡定地看待生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她的内心深处激发出了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多为社会做有益之事的感触,更能理解美国人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这些从亲身经历中获得的感悟,远比从教科书上学到的文字要深刻、形象和真实得多。

女儿身上的变化,也体现在懂得了个体融入整体的观念。在国内时,女儿从小有着很狭隘的是非观,对待很多事物都容易贴上非黑即白的标签,这一点,曾让我倍感无奈。到了美国之后,孩子需要独立面对问题,由“个体”变成了“整体”中的一员。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喜欢论是非、求对错,而是以更加包容的心态面对一切:融入寄宿家庭的生活,融入学校社团的生活,融入当地文化精神的生活。比如加入了从“零认识”开始的垒球队,每次学校组织的宗教仪式都认认真真地参与其中,甘当一个“伪球迷”和已然是校队“男足球星”的闺蜜一起看球赛……在美国这个包罗万象的国度里,女儿像海绵一样时时刻刻汲取着营养,同时,也用这些营养滋养着自己的头脑、人格、体魄和对他人的尊重。

女儿身上的变化,还体现在她学会了从容面对挫折,学会让内心变得足够强大。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果果写下了五万多字的随笔,字里行间,我能看到一个经常独自应付各种窘境的大孩子形象和一颗思乡伤感而渴望长大的心,这或许就是千千万万小留学生的缩影。记得有人把这些小留学生称为“远涉大洋的追梦少年”,我却更愿意称他们为一群年少可爱的“铸梦者”,正是他们,用自己的独立、坚强、勤奋、积极和努力感受着家国之外既精彩纷呈又万般无奈的世界,从而淬炼出自己独一无二的精神气质,吟唱出一曲只属于自己的无悔求索的梦想之歌!

回到开篇时的那个难题,我必须再次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好爸爸”,因而始终没找到满意的答案。在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亿万中国家庭里,我选择做一个“狠心的狼爸”。我必须懂得尊重孩子:尊重她的每一次开口和微笑,尊重她的每一次选择和决定,尊重她的每一次成长和每一步踏实的印记。因为孩子的路,终究要靠她一个人走。

在信任的基础上尊重孩子,让他们独立完成自己的蜕变之旅,未尝不是父母赠予的一份特别的岁月成长礼!

(作者:Diana的爸爸Lucien)

Diana的话

读到爸爸的文章时,我的春假刚刚结束。准备赶飞机前,我还是忍不住读完了这篇文章。从未想过在送我出国的背后,父母的心里有那么复杂的想法交织缠绕——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必须和爸爸妈妈说对不起,因为无数次设想的学成归国将会是数年之后。那时的父母或许已经头发花白了吧?在他们最需要人陪伴的时候,我却无法在他们身边,唯一能做的只是继续努力,勇往直前

曾经有人告诉我出国的第一代是辛苦的一代,我无法否认或反驳。

留学的确苦,但是父母的爱,才是我最大的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