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国医疗体验:学习预约看医生的经验

美国医疗体验:学习预约看医生的经验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美国生活三年的我从来没有生过大病,只是偶尔感冒、喉咙痛什么的,所以我的保险一直没有用上。美国的医疗跟中国的不一样。在国内我们有什么小病小痛直接去医院挂个号就可以了,但是在美国看医生,一定要提前预约,美国的医生一般来说都会有自己的工作室。住家妈妈说第二天带我去看医生。于是,我花了将近200美元就为了看个医生,检查一下。不过据说把收据寄给保险公司他们就会“还”钱。

美国医疗体验:学习预约看医生的经验

三年前(2012年)我抱着无限的幻想和希望来到美国佛罗里达州。当踏上美国土地的时候,我的心已经飞了起来。14岁年幼无知的我,以为外国的车都是靠右边驾驶,当发现美国的车也是在左边驾驶时,我开心得不得了,现在想想觉得好傻。

三年前,我怀着梦想踏入了这所学校——沃斯湖基督学校(Lake Worth Christian School),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那么新鲜。我也从来没有想过,在这所学校里面我会认识人生中最重要的朋友、老师和我的住宿家庭。

三年,从要住家妈妈用谷歌翻译器跟我交流,到英语可以脱口而出;从第一天晚上睡觉连翻身都不敢,到最后跟住家爸爸妈妈、弟弟妹妹随意开玩笑,一起去迪士尼;从过于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到具备了美国女生身上的那种自信,三年来我的变化实在太大,这些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罢了。

这三年就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让我再次感叹自己何其有幸能拥有这样一段美好的生活

在美国生活的三年我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情,比如美国食物的热量高,我又不爱运动,体重计上的数字曾让我“惊心动魄”,当然后来还是成功减肥。再比如,跟住家的相处并不都是愉快的,毕竟不是自己的亲爸亲妈,也没办法跟他们大吵大闹或者离家出走。不过今天我要讲的是我刚刚经历过的事情,或许以上的诸多变化的缘由,大家会在这个故事当中得到不少的隐性回应。

在美国生活三年的我从来没有生过大病,只是偶尔感冒、喉咙痛什么的,所以我的保险一直没有用上。但是2014年的11月份左右我的嘴唇开始发肿,刚开始住家妈妈安慰我“不要担心,没什么关系”,但当我的嘴唇第三次开始肿的时候,住家妈妈也开始担心了,带我去了那种直接可以walk-in(免预约)的小诊所

美国的医疗跟中国的不一样。在国内我们有什么小病小痛直接去医院挂个号就可以了,但是在美国看医生,一定要提前预约,美国的医生一般来说都会有自己的工作室。所以你去看医生的时候并不是去医院而是去找指定的医生,除非医生说你得去医院了,这时候医院才派得上用场。而且一般民众都会有自己的医生,你有过什么病,你的病史是什么,医生都有档案。住家妈妈给我预约了一位过敏师。在去的路上,住家妈妈告诉我最坏的情况就是你躺在床上,然后在你后背上面扎60个小洞,每个小洞代表一种食物,哪个发红发肿就是对哪个过敏。我后背上就真的被扎了60多个小孔,手背上扎了13个。想象一下吧,那种又疼又痒但是又不能抓的感觉

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的事情,一般来说,中国人到美国在一定时间内会对某些植物或者花粉过敏。我在国内的时候什么过敏都没有,一到美国就“悲剧”了。这也跟我住的地方一年四季都异常炎热,很多热带植物的花粉就在空中到处乱飘有关系。

不承想,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过敏师当时注意到我的左眼皮上面有一个像痘痘又不是痘痘的东西,刚开始我也没怎么注意。一个多星期后,周五早上起来,那个“痘痘”把我的眼皮压变形了!住家妈妈说第二天带我去看医生。星期五学校有活动,划了一整天的船,把我累得筋疲力尽,第二天又早起去学校补习SAT,到学校之后又因为裤子太长摔了一跤。终于去了医生那里,第一家说因为我是国际生所以不收我的保险,第二家说我的保险公司周末不开门。于是,我花了将近200美元就为了看个医生,检查一下。不过据说把收据寄给保险公司他们就会“还”钱(在美国如果没有保险看病真的是非常贵,看一次医生一个月不用吃饭都有可能)。医生看了之后开了药,花了20美元左右,但是没什么好转。星期一我又去看了一个专门的眼科医生(填那些表格我也是醉了),他看起来好忙,他的助理一直在记他说的话,他说得特别快,然后又给我开了一种抗菌药。这下一共就花了200美元,加上那个眼科医生嫌弃我的保险公司给钱慢,我就只好又交了200美元,整个过程连五分钟都不到。再一次感叹保险的重要性!这是周一。(www.xing528.com)

周二的时候去复查,医生想看看我恢复得怎么样,又花了我200美元!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周三我在学校上课的时候,发现眼睛上的包已经大到根本睁不开左眼了!所以住家妈妈在我课上到一半的时候把我从学校接走又去看了医生。我到了医生那里,还没进办公室,医生远远地看了我一下,然后告诉我得去医院了(还好这次并没有收费)。所以住家妈妈又带我去了一家能用我保险的医院。我“美好”的住院之旅就此开始了。

因为未满18岁,所以我看的还是儿科。儿科是有好处的,至少儿科的医生都比较亲和,住院的时候我也是自己一个人住一间病房。刚进医院护士就开始给我往手上打吊针,然后还做了一个CT检查。有急诊室的医生,有还在当值的医生,还有一大堆护士,看得我眼花缭乱。算一下起码有五个不同的医生来看我的眼睛,问我同样的问题。起码十个护士问我一模一样的问题,照照片,测视力,然后还有专门管钱的护士。刚开始有一点疼,护士问我要不要用止痛药的时候我拒绝了。但是后来有一个医生检查我的视力,把我眼睛上面的大包往上面挪了一下,疼得我快哭了,实在没办法我就吃了止疼药。晚上,我的英语老师(补习老师,我从高一开始一直跟她补习,我们两个也建立了非常坚固的感情)和住家妈妈带饭来(医院离我住家挺远的,家里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小妹妹,住家爸爸还要工作,所以晚来了),我整个人状态不好,估计是那个药有兴奋剂吧,就一直不停地摆着剪刀手,说话也糊里糊涂的。当天晚上打了一整夜的抗菌素。本来以为医生会在星期四的时候就做手术,因为眼睛上面的包已经大得吓人。但抗菌素起了一点作用,所以医生看我的时候已经没有那么吓人了,然后医生就再也没出现过!

睡完午觉起来,眼睛好像又不好了。第二天早上护士也紧张起来,给医生打电话。医生说今天下午1点做手术吧。还好我一点饭都没吃。12点的时候护士来接我了,我换上了手术服,心里一直在祈祷,也有一点害怕。我躺在移动的床上,被护士从病房推到了手术前的准备室。有麻醉师、医生来跟我讲话,问了一大堆我回答到厌烦的问题,然后护士就一边跟我说话一边给我注射麻醉药。一般打麻醉药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还没打完我就晕晕乎乎地睡过去了。等我稍微清醒的时候发现住家妈妈在我旁边,具体发生了什么我真的都不记得了。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房间的,但住家妈妈说这期间我还吃了一根冰棍。当我醒来的时候已经5点半左右了,我走不了,浑身绵软无力。

我在医院从星期三下午待到了星期天的中午,去药房拿了药(又花300多美元)。回到家的时候,我从车库走进家里,住家弟弟妹妹还有住家爸爸全都藏起来,在显眼的地方画了“Welcome home Corinne(欢迎Corinne回家)”,让我非常感动。我住院的这几天住家妈妈没有离开过我,除了有一天晚上住家弟弟有钢琴表演,所以离开了6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她都是形影不离,住家爸爸每天晚上都会给我改善伙食。我的英语老师第一天晚上给我带饭,第二天把学校的作业什么的都帮我带来了,还给我带了一张纸,上面写满了学校同学和老师的签名。学校的老师们也都担心我,一直为我祈祷,问我怎么样了。我的一个中国同学,她住家妈妈知道我住院了,也带她来看我两次。我觉得自己好幸福,也觉得自己好幸运。

当我周一回到学校的时候,老师看到我都出来和我拥抱,跟我讲话,有一个老师还给我写了一封信。我们校长看到我也很开心,告诉我“Your smiles are so beautiful(你的微笑是如此美丽)”。现在的我还在恢复中。这估计就是学校小的好处吧,你认识所有人,所有的老师都关心你。我每天也带着笑容去面对生活。虽然我落下很多课,但是老师们都亲切地跟我说:“你不用担心,养好身体要紧,学校这些东西不要担心,我们会给你时间补上的”。

我妈妈问我选了出国这条路后悔吗,我说这条路是我自己选的,或许不会一帆风顺,但是既然我选了,就一定要走完。出国这三年对我的人生有太多的改变,也让我感叹上帝的美好。感谢发生在我身上的所有事情,也希望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能更多地了解美国。

(作者:Corinne Hu)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