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发现,美国的高中生往往有比他们实际年龄更为成熟的外貌。种族和饮食也许是一部分原因,但更重要的因素可能是在心理上他们更为独立。这种由内而生的成熟使得美国的高中生看上去不那么像孩子,而更像是有主见和能力的年轻人。
美国高中生从不把自己当孩子,他们不依赖父母,而以自己的力量去实现愿望。我在美高念十年级的时候加入过学校的啦啦队,队员必须经常去各个赛场为球队加油助威,因此吃住行都需要经费开支,而学校提供给我们的经费十分有限。资金不足给队伍带来了难题。比赛不可能不去参加,队员们的吃穿住行也不能不保证,想办法凑足短缺的资金成了我们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孩子,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找老师。当我自以为“聪明”地用我在国内就学的经验跟队友们建议把难题给教练的时候,她们很不屑地对我说:“难道我们还是孩子吗?需要靠老师解决问题?我们应该自己积极想出路才对。”队员们的话点醒了我。我第一次意识到比起美国的同龄人,我是多么习惯于依赖他人。很快,队员们想出了筹集资金的好办法。擅长烘焙的队友制作了可口的糕点,擅长绘画的队友绘制了醒目的海报,我们大伙儿一起在社区里进行了一场Bake Sale(烘培贩卖)。好手艺加上好初衷使这场Bake Sale(烘培贩卖)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除了通过卖糕点挣来的收入之外,我们还得到了人们很多无偿的捐赠。
整场活动中,我们的教练和学校体育部主任都一直在知情的情况下保持着“观望”的态度。他们选择不干涉却时刻准备着提供给我们可能需要的帮助,这种态度让我觉得他们更像是在对待与他们年岁相仿的同事,而不是一群高中小毛孩。也许,在这个国家,不光孩子不把自己当孩子,大人也不干涉孩子,而是认可与鼓励这一群不把自己当孩子的年轻人。(www.xing528.com)
“别把自己当孩子”的理念更有助于创建自我认可的机制。我在国内的时候并不算是生活能力差的孩子,父母从小也引导我参与家务劳动。然而,我常常有种还是被大人当孩子对待的感觉。从做饭的时候妈妈总会不放心地站在边上,不是担心我切菜的时候伤了手,就是担心我烧煳了肉。洗完衣服,外婆也要把我的“成果”检验再三。我因此有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我还是孩子,有些事情我做不好,长大了自然就会了。直到我被“扔”到了美国妈妈凯瑟琳的家里,直到凯瑟琳妈妈放权给我,在我洗衣做饭的时候不闻不问,在我忘记开抽风而引爆火警的时候告诉我:“没关系,我们都会犯同样的错误。”我的固有观念开始有了变化,我明白了我可以像成年人一样被信任,即使犯了错也不必过于内疚,因为犯错并不是孩子的专利。
中国的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因为年龄小而缺乏经验,因此对他们充满担忧,总是希望通过“代劳”来避免他们走弯路。然而,不耕田的牛永远不知如何耕田,年龄变大不等于心灵长大。父母若是能学会放手和信任,不再把孩子当孩子,他们就能更快地成长。孩子的适应能力和成长速度,一定会大大超出父母的想象。
(作者:Bel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