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教学难点,可谓“专心”。
为了达成“理解意象”“领会情感”的目标,教师引领学生在熟读诗作后,提出了两个主问题:
1.诗人爱的土地是什么样的土地?
2.诗人又是如何表达他对土地的爱的呢?
这两个主问题围绕“土地”这一核心概念,从两个层面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了整个理解学习的过程。教师紧扣诗的标题“我爱这土地”,遵循着学生的认知规律设问:
问题1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引发学生对画面的想象,很形象,这是第一层——入画;
问题2是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在追溯表达方式的过程中理解诗人表达情感的外在形式和内核精神,这是第二层——入情。(www.xing528.com)
两个问题抓住了作品的核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形成了学习的渐进过程。
这两个问题的提问方式也很有意思。
问题1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读懂诗中的各种意象。如果直接提出“意象”这一概念,学生会觉得很难理解。“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所以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教师的设问,就是从“象”入手的,事物具体可感,学生理解的入口是平易的;同时,又从“意”出来,为理解情感作铺垫,学生的理解是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进去有道,出来有效!
问题2的目的是读懂作者的情感。如果直接提问,也很容易让学生拿出不“走心”的模式化的结论。这些内容,很多参考书上都写好了,学生照着念很容易,是不是真的打动过他的心却很难说。教师用“如何表达”作为切入口,并非为了研究技法,而是在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抒情的角度——化身为一只鸟。特别的角度决定了抒情效果的别具一格,教师要学生领会的其实是这一点。至于声嘶力竭、直至化为泥土这些细节中包含的情感,全因这一角度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化鸟为土地歌唱,化鸟为土地献身。提问角度巧,四两拨千斤。
这两个主问题,可以分解为很多子问题,这些子问题可能会因为每个学习班级的实际情况会有不同的变化,但是无论如何变化,研究讨论都会朝向同一个核心——教师确定的学习目标,这就要靠教师在讨论过程中相机引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