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关于读书的引导课,如何能够真正发挥“引导”的作用?武汉市钢城八中郑雪凌老师的《论语》导读课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这节课,教师想告诉孩子们一个道理:仅带着眼睛去读书,或许能认一些字、记一些词;然而带上大脑去读书,你将能获得思考力和探究力的发展,收获读书的智慧!
这是一节为阅读《论语》整本书而设计的导读课。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论语〉十二章》,教师为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从教材延伸开去,对教材做了深度挖掘,自主设计了名著导读的内容和读书方法的引导。作为阅读生活从课内走向课外的良好补充,教师将教材的“三位一体”编写思想落实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真正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
这节课的基本思路如下:
【教学目标】
通过对《论语》重要篇章的理解和品读,探索阅读《论语》整本书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孔子是谁?
1.展示孔子画像、孔庙照片。
2.展示中西学者对孔子的评价——深入其思想内核,了解立体而真实的孔子。
二、《论语》其书
三、文本分析,策略探索
1.策略一:知人论世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1)基础常识:“子”篇章标题
(2)重点字词梳理。
(3)借孔子生平,进一步理解文本(播放视频)。
2.策略二:以概念为线索,主题阅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重点字词梳理。
(2)君子概念辨析。
(3)推论:仁、义、礼、智、信、孝……还可以以概念为线索进行主题阅读。
3.策略三:以人物为线索,“人物传记”式阅读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重点字词梳理。
(2)有关颜回的其他章节。
(3)推论:同一人物共读,文本互相关照。
4.策略四:发散思维,联想阅读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重点字词梳理
四、总结
读《论语》,可跟着老师,逐句依次理解背诵,此为基础。更高层次的阅读,则可打散全书,主题阅读、“人物传记”式阅读,合理运用课上所学的策略。
按照这个思路,很容易就处理成了教师满堂灌、学生忙笔记的局面。的确,这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带上嘴、学生带上耳朵,似乎就可以轻松完成教学任务了。但是,学生的收获到底能达到什么程度?整个课堂的学生是否都能被调动起来参与到学习中?学生走出课堂后是否真的能独立面对整本书的阅读?……这都是必须面对的隐性问题。
然而,这节课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却体现出了很好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带上自己的大脑去读书、去思考、去摸索,真正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学习。究其原因,是教师格外重视学生读书思维的养成。
且回顾几个重要的片段吧!
片段1:导入环节
教师展示孔子画像、孔庙照片,展示中西学者对孔子的评价:
孔子是真正的圣人,他自视清高,是人类的立法者,绝不会欺骗人类。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
——(法)伏尔泰
是一位很瘦的老头子,身穿大袖口的长袍子,腰带上插着一把剑,或者腋下挟着一支杖,然而从来不笑,非常威风凛凛的。假使在他的旁边侍坐,那就一定得把腰骨挺得笔直,经过两三个小时,就骨节酸痛,倘是平常人,大约总不免急于逃走的了。
——鲁迅
然而,教师的目的并不为认同和盲从,而是为质疑与思考。此时,教师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真实的孔子究竟如何呢?”
这一问,便问出了非常重要的读书方法:要想了解真正的孔子,只能依靠读书,深入其思想内核,才能了解立体而真实的孔子。
此时学生应该明白了一个道理:读《论语》不是为了背诵《论语》,而是为了通过品读那些精彩的语录去了解这些话语的主人——读哪一本书不是如此?这是通用的思想方法,学生受益无穷。
片段2:策略探索环节
策略一的基础常识部分,主要目的是弄清楚“子”的含义和论语篇章取名的由来。常规做法是:老师讲一讲、学生记一记;或者老师要学生查找书上的注解,先看后背,考试之前,学生再背一背。(www.xing528.com)
可是,郑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为了弄清楚“子”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见识中寻找可以称作“子”的人作例子,如老子、墨子、庄子、韩非子、孟子、荀子、鬼谷子、孙子……当学生能纷纷列出诸子百家中的学问家的时候,就能真正理解“子”的内涵的两个要点了:①成年男子;②尊称,特别是“尊称”的价值。这个细节的处理,就使学生不必陷在机械记忆和背诵的学习模式中了。
为了弄清楚“为政”作篇章标题的由来,教师提出了问题——为什么以此为题;也提出了猜测——是篇章的内容主题吗?难道都是谈学习的?然后引导学生通读整个章节,发现内容并不集中,论学习的也仅有六章。再通过查找资料,核查其他篇章的来由,发现取名的原则与书上注解⑦所说一致。
从了解到理解,记忆是鲜活的,也是深刻的。
教师的教,不在于传达教材上已有的结论,而在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这些结论的由来,学生才会真正懂得:读书不是照搬书本,而是要经过思考和确认的,你的大脑很重要!
片段3:策略探索环节(策略一)
策略一是“知人论世”,并非在课堂一开始就提出,而是让学生在解读章节内容之后探索出来。解读过程中,教师已提前布置学生去了解孔子的经历,结合人生经历和所思所想来探索孔子为什么会说这些话,从而理解这些话的内涵。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教师将此定位为孔子的“一生年谱”,并引导学生将之与孔子的经历对应:志于学(无常师)、立(授徒设教)、不惑(做学问的黄金时代)、知天命(读《易》可以无大过矣)、耳顺(周游列国)、从心所欲不逾矩(生命的最后时刻)。
这个环节很精彩。学生纷纷出示自己提前查找的资料,用概括性的语言交代孔子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生处境,尝试去体会孔子发出这些感慨的理由。然而有几个学生只是大概查了一下孔子的生平简介,无法应对目前的问题。有的着急后悔自己查资料不够细致,不足以帮助理解文本;有的则掏出一本《史记》,对照孔子经历及时“补课”。后者的举动得到老师对其学习方法的赞赏,学生备受鼓舞。我们可以确信: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对“知人论世”这四个字的理解,绝不仅仅是词典上的一个词条,而是一种具体的做法。孔子的经历,由老师来介绍更为轻松——我们看过太多这样的课堂:老师看似侃侃而谈,学生依旧云里雾里。而学生一旦走进具体的学习方法的操作过程中,他能体会到过去泛泛而读的不足,更能理解读懂读透的意思,体会到深入阅读的乐趣。
片段4:探索策略环节(策略二)
策略二是以概念为线索进行主题阅读。为了让学生明白如何以“概念”为线索,教师选择了这本书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君子”——作为依托,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的内涵,进而去了解这个概念在整本书中的价值。教师有意选取了带有不同含义的“君子”的句子,让学生在鉴别中明确“君子”在此书中的价值,从而找到读这本书的方向: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身份:贵族、有地位vs奴隶、无地位
道德:道德高尚vs道德低下
进而搜寻本书中关于“君子”的句子,理解其概念: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君子不器。(《为政》)
最后,老师顺势作进一步的提示,书中的“仁、义、礼、智、信、孝”等一系列概念都可以作为主题阅读的切入口,建立主题阅读的意识,让学生能找到探究和思考的方向。
带着大脑去读书,学生的发现远远胜过只是被动接受和记忆背诵。
片段5:探索策略环节(策略三)
策略三是以人物为线索进行“人物传记”式阅读。教师特地将颜回作为例子呈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这样读书的妙处。虽然借助的章节只是孔子对颜回的一则评价,但深入进去,学生会发现,孔子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事情对颜回的评价中流露出的喜爱与珍惜。这份情感的背后,隐藏的是颜回的整体形象,也是孔子心目中对“君子”的定位:
源头——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拓展——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公冶长》)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
这种“人物传记式”阅读,实质是对作品思想的进一步理解。举一隅而三隅反,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殊途同归,学生在读书观念上的收获是同一层面的。当老师告诉学生“同一人物共读,文本互相关照,还可借助资料《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等书”的时候,学生在读书方法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收获:资料的广泛获取和综合分析,对于读书的思考深度,很有帮助——这也是带着大脑读书的效果。
片段6:探索策略环节(策略四)
策略四是主张读书要善于联系生活,这样阅读才能和生活发生联系,更好地理解书中所言。读书,常常会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感,若不联系现实生活,书本和生活总像是两个世界。教师为此,借助“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章引发学生的思考:“历史上和现实社会中有与之相符合的人物吗?”当学生能列举出一系列人物和事件的时候,便是学生将事理镌刻在心中的时刻。大量鲜活的人物用自己的行动、用一生最光辉的时刻诠释书本上的一句话,在学生心里留下的是一种信念。教师在此引入这一读书观念,让学生能真切体会到自己看到的众多的生活现象和无法言说的感慨,在这本书里提炼得如此精当传神,他的精神世界和语言面貌会同时得到改善——读书用不用脑子差别太大了。
回看教师设计和处理整堂课的过程,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教师的“导”摆正了方向——
导读书方法:无论是知人论世还是联系现实,无论是从概念入手还是从人物入手进行主题式阅读,都是需要用大脑来思考的。没有思考,读书是被动的;有了思考,读书是鲜活有趣的。一句话,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流传千古,是因为展现了人世百态、道尽了人间真理。有了读书的方法,才能懂得言语智慧、参透其中的玄妙。
导学习思维:读书不可能轻易读懂,无论遇到怎样的读书障碍,没有关系,或查资料,或寻佐证,或看现实,或观历史……总会寻找到答案,要勤于探索;读书面对结论不可尽信,无论心中有怎样的质疑,开动脑力,或对比、或类比、或鉴别、或参照……总有办法找到真相,要勇于探究。深度学习需要拥有这样的学习思维,才能建立知识和生活的连接。
导学习习惯:七年级的学生,初接触文言文,肯定有一定难度,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圈点勾画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的分类,有意识地积累字词金句可帮助学生积累沉淀,有规划地积累文言常识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有意识地认识语言环境能帮助学生探索语言规律……但更重要的是,借助学习内容培养学会思考的能力,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善于思考的能力,从而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养成通过思考去解决问题的习惯。
这样的课堂,对教师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孩子的天性是模仿,他们所面对的老师就是他们无意识模仿的对象。模仿怎样的人,就会长成怎样的人。
教师要努力做一个善于思考的老师。教师自己首先是一个善于思考的老师,才能依据自己的思考过程提出有分量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才有可能将精力放在有价值的问题上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才有可能用自己的思考成果去引导学生进行有质量的读书活动……智慧的力量才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真正力量,带动学生开动脑力,带着大脑去读书,是教学最终的目的——用思考去激活大脑的功能。
教师要努力做一个喜爱读书的老师。用自己的广博见识去吸引学生,引发学生读更多书的兴趣,引导学生读更多有价值的书,在读书过程中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读什么书、怎么读书。郑雪凌老师拥有历史学科背景,读过历史,再读文学,能够将文学放在更加宽阔的时空背景中,读出不一样的情怀和深度。这比耽溺于文字本身的读书方法要高级很多,沉醉于文字本身的狭小空间,会忽略文字所承载的智慧,容易忽视文字带来的文化效应——用读书去改变对大脑的认识。
教师要努力做一个热爱生活的老师。生活万象,在自己的心里的投射映像,将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形成的最自然的影响。分享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体验,才能将书教活,将人带活。语文教学目前最大的困境是教师用公式化的答题方法、模式化的作文方法去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抹杀学生对生活的真实体验。要想有所改变,教师必须用自己的读书体验和生活体验去感染学生,将生活与书本的鲜活联系用自己的体验呈现出来,这才是教学中最好的示范——用生活去激活大脑的用途。
习惯,决定人的成长!
带着大脑去读书,是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是教师能对学生的习惯形成正面影响的最好路径。当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拥有了思考的力量,他就不会止于通过模仿成为教师这样的人,而是进一步成为他自己想要的模样——长成他自己,努力成为一个有头脑、有灵魂的人——这是教师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