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阅读的深度与阅读习惯及心态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阅读的深度与阅读习惯及心态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不安”到“愧怍”,作者内心的波澜源于对“老王们”的同情,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感,这是知识分子的良心。张老师的经历有力地证明了一点:阅读的深度只是与热爱阅读的习惯、安静阅读的心态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语文阅读课的成功与思想的高度密切相关,与热闹的表演无关。

阅读的深度与阅读习惯及心态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在这个课堂里,我们看见了学习者的种种收获,我们还看见了学习者是不知不觉走在过程中有所收获的。研究学习过程,原因何在?——在于执教者的诚恳。追求语文课堂的实效,执教者心中必怀诚意,用一种诚恳的态度去面对教材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对象、教学手段,这种态度决定了执教者解读文本的准确深入,也决定了教学目标的确定原则,决定了对学习者的尊重,还决定了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这种态度是课堂追求高效的前提。

1.诚恳地面对教材。

诚恳面对教材其实就是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寻找文本的文学价值。

解读文本的能力是语文老师的基本功。语文阅读教学中,解读文本是备课的第一步,可是这宝贵的第一步我们常常被教师用书、教材详解、网上的教学资源等资料拽着往前走。有的老师的备课过程就是将教师用书上的结论抄写到书上的过程,缺少自己的品读,缺少自己的思考。中语会老专家们评课时常常说:“评价一堂课,我们要看这堂课有多少是老师自己的东西。”言下之意,无非是鼓励教师们在教学中要有自己的独立精神。现在的语文考试是不考教材原文的,但解读课外文本的能力却来源于教材的学习过程。能和一个诚恳面对文本、认真解读文本老师一起学习,学习者才有可能变成一个善于阅读的人。

这堂课的实效就源于老师对文本的准确、深入的理解。《老王》这篇课文是传统篇目,人教版、苏教版、鄂教版都有各自的价值定位,在网上随便就可以搜到教学案例、教学实录,模仿很容易,可是要上出让学生有收获的课却不容易。大多数人都沿用了教师用书上的解读——表现一个平凡的劳动者高尚的品格和美丽的心灵,或是读懂老王的艰难,领悟老王的善良。但是这些都只能说是对文本内容的基本了解,而作者讲述老王的故事并不只是让我们了解这些,文章的最后一段将作者讲故事的目的揭示了出来。从“不安”到“愧怍”,作者内心的波澜源于对“老王们”的同情,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感,这是知识分子的良心。这堂课的可贵正在于对文本的解读并未停留在对“善良”的理解和赞美上,而是进入到对如何善待“善良”的思考上。我们可以评价人性、剖析人性,但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了人性、影响了人性。对文本的文学价值的思考是人性化的,“文学”即“人学”,让孩子们学会用人的思维去看人的生活,而不是用答题机器的思维去看文本,孩子的思想才会有深度,这取决于老师的引领。很多“老王们”生活在我们的周围,我们可以尽我所能地对他们好,可是更为重要的是环境——是否给予了“老王们”以平等和尊重,是否给予了艰难求生的他们以关怀和包容,是否保障了他们的合法权益……作者含蓄地提出了这些问题,也表达了内心的期盼和呼唤——好的作品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今天,这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当文本解读能够达到这样的层面,语文的阅读课会变得很有意思。教师的作用不是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开智”——开启心智,当孩子的思维动起来,开始思考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的时候,他们还会在语文课上做数学题吗?还有可能在语文课上打瞌睡吗?日常教学中,我们看到很多老师在解读文本能力上的欠缺,导致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无味无趣:《空山鸟语》停留在热爱大自然的层面而忽略了作者的精神追求;《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停留在“孩子气”的执拗的层面,却在如何写“爱山”上大做文章;《故乡的桂花雨》停留在思念故乡的层面,而抛弃了作者赞美的大爱人生观;《丑小鸭》停留在坚持奋斗的层面而偏离了孩子的发展需要认识自己、认清方向的主题……这些做法导致了写作中对材料认识的浅表和浮泛,看到成功人物的故事,马上就想到勤奋努力、坚守乐观等标签化的原因,很少去追溯这个人的成长经历、奋斗环境等更深层面的因素。心灵鸡汤喝得越多,越容易变成浮在汤上面的那层油,没有自己的独立精神。浮于表面,作品当然没有魅力,语文学习当然没有趣味。学生坐在课堂里,人手一本教材详解,等着老师提问他来照着书念,特别是公开课上去配合老师,或者等着老师讲他“预料”中的下一句话,哈哈一笑,这是语文老师的悲哀。

语文课有了真正吸引人的思想魅力,孩子的心灵才会被点亮。当文本解读能够像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课外阅读才会有深度。当他们读徐怀谦《想起梁思成》的时候,他才能理解“梁思成们”的悲凉源于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当他们读于坚的《没有历史的未来是一匹野马》的时候,他才能理解作者的忧患意识其实就是一种知识分子的“担当”。当他再回过头去看教材的时候,才会明白原来教材曾经给我这些了不起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当他们再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时候,他才会透过贴标签式的结论去领会梁启超在《最苦与最乐》里引用的孟子所说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君子情怀;当他们再读《爱莲说》的时候,他才不会仅仅满足于熟读熟背,而是能透过“莲”看见周敦颐的“中通外直”,才能理解周敦颐的价值观,从而构架起“莲”和君子形象的内在联系,真正理解孔子所说的“君子”。所以“文学”也是一种“文化”,将阅读浸泡在中华文化的醇酒中,看世界的眼光、思考世界的方式都会有一点文化色彩。

这节课上,我们看到老师将作品放到了“人学”的层面上去理解,放到了中国“文化”的层面上去理解,这是阅读的深度;他还为孩子们找了很多背景资料,帮助同学们理解那个特殊年代里人们的各种不同的苦难,以及面对苦难时人们的不同的处理方式,这是阅读的广度。一个爱读书的老师才会想到这样去理解、这样去传达。张老师音乐教学的背景,语文教学也别具一格,这固然和他有良好的艺术修养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和他爱读书有密切关系。张老师的经历有力地证明了一点:阅读的深度只是与热爱阅读的习惯、安静阅读的心态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语文阅读课的成功与思想的高度密切相关,与热闹的表演无关。

修炼好了解读文本的功夫,文本解读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这样的阅读教学才能做到高效!

2.诚恳地面对教学。

这是针对确定文本的教学价值而言的。确定文本的教学价值就是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蒋红森老师曾说过:

确定目标的时候需要思考“三个一”——

这一篇:这篇文本的特点可用于教授什么样的知识或能力,具体到阅读的哪一方面的能力,要点概括、词句理解、文意把握、作品感受、内容探究等等。

这一课:这一节课的45分钟可以确定什么教学任务,多少教学任务,与下一课之间的联系。

这一班:这个班的学生的年龄段、学习状况、学习需求等因素对教学价值确定的影响。

这一篇、这一课、这一班,是确定教学价值的依据。尊重学生的需求,将学生的学放在第一位,才能诚恳地面对教学,从而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和围绕目标的有效的教学过程。

什么是恰当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能帮助学生有所进步的目标。借助阅读文本来达成某个目标:或者是一种思维方式,或者是一种阅读流程,或者是一种阅读方法……

目前的阅读教学,很多老师将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在了解清楚这篇课文的内容或主题思想,学生弄清楚了这一篇,读下一篇的时候还是得从头来过。于是学生学了很多年的阅读,仍然不会自主阅读,更是永远不能丢开老师这只拐杖。文本只是一个载体,承载的是对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探索。了解清楚文本只是个基础,关键是这个弄清楚的过程里师生一起做了什么、怎么在做、做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学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方面的改变是我们教学要追求的真正的目标,因为我们希望学生跟随我们几年后,能独立面对一篇陌生的文本。

这节课能让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有所收获,正在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是站在这个层面上,诚恳地帮助学生一步步独立。

我们来理一理这几个方面之间的关系:

文本的特点:《老王》并不是很轻松就能解读清楚的文本,意蕴丰富,耐人寻味,言简意赅,前后牵连,层层铺垫。这样的特点注定了学习过程会很艰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很难找到好的切入点。网上有很多这篇课文的备课资料,越读越觉得庞杂,无从下手。每个人对此文教学价值的定位都有自己的理解:有理解老王和杨绛的善良,有理解“活命”的艰难,有懂得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艰难,有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扶持……大多数停留在对内容的理解,但也不能做到理解有深度。也有从文章技法入手的:有理解杨绛文字的特殊韵味,有理解文章的前后牵连和点面结合,有理解文章内容安排的层层铺垫……读得很细,品味得也很细,从文学鉴赏的角度来说比较有价值。也有借助文本来摸索或实践某种阅读方法:有阅读需要关注文本中的什么内容,有阅读如何将前后内容结合起来审读,也有阅读流程的实践,有对文本语言的品味方法,有如何以一篇文本带动对相关作者的一系列文本的阅读的方法。这些教学价值的定位都需要建立在弄清楚文本特点的基础上,而最高层面的应该是借助这个文本给予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做阅读这件事情的一些方法,张老师这堂课就是从这个层面进行的,他希望通过读这个文章让学生学到“从理解文本到探究写作意图”的方法。

学生的需要:学生是否需要这些呢?初中的学生面对这样的文章,能够清楚文章的每一句话,而读懂每一句话里面所包含的深意却有一定的难度。文本中看似平凡的对话里包含着人物丰富的情感和复杂的内心世界,有些看起来简单的废话(如“他蹬我坐”等)里也包含着复杂的况味,初中生在理解这样的文本时除了细致读书、一遍又一遍有目的地读书外别无他法,关键是这一步步怎么走。文本所涉及的时代生活和目前坐在课堂的学生也有些隔膜,这也需要教师在构想的时候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适当地补充材料,又不能干扰了学生的阅读状态。因此教师在设计中有意识地将“咀嚼文本细节”“研究文本内容间的联系”作为一种学习手段,有层次地带着学生解读文本,逐步实现从“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到“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的目的。

恰当的目标:根据以上两点才形成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①通过咀嚼文本细节,学会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

②通过研究文本内容间的联系,学会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师为了让阅读更具有“营养”,教师希望学生不仅能做到“理解文本内容”,还要做到“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使得教学有了一定高度。为了达成目标,教师刻意地引领学生“咀嚼文本细节”“研究内容之间的联系”,使文本的教学价值得到了最好的呈现。这里有方法的引领、有阅读流程的引导,学生在此收获的思想方法、处理问题的具体做法,都具有一定的迁移性,可以运用到课外阅读的过程中。

诚恳面对教学,才能设计出恰当的目标和合理的过程,才会激活学生的思维,让课堂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活跃”,才能实现文本的“教学价值”。

3.诚恳地面对学生。(www.xing528.com)

课堂交流过程就是教师引领学习者成长的过程,从庞杂琐碎到豁然开朗,学生要的不只是对一篇文章有所认知的结论,而是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心智的开启,这就需要一个漫长的养育过程。“孩子,你慢慢来”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践过程的每一个细小环节,这些环节中都蕴含着一种诚恳的态度——耐心面对学生的成长。

这节课,教师就是在用自己的耐心养育学习者阅读的耐心。

教师选择了一篇“有营养”的文本。《老王》这样的文章完全依靠读者沉下心来,一句话一句话地弄清楚作者在说什么,还要回味作者说的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这要求读者注意力高度集中,边读书边思考,大脑高速运转中理清楚各种信息之间的联系,做出判断和筛选,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理清文本主旨。看似复杂,却能逼迫读者拿出耐心来阅读。

能将这样的文本解读清楚,学生的耐心、习惯、思维方面都会有很大的进步,不仅在阅读上,而且在写作上也会有很大进步,不会写一些为凑字数而毫无逻辑联系的语句。我们常说的“有营养”的文本,“营养”就在这里。

教师自己很有耐心走过了阅读过程。教师先行的价值体现在:

◎阅读成果获得的过程,与学生应该是一样的,这是阅读的规律,按规律办事。

◎阅读过程中的难点,也应该是学生会遇到的难点,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分享。

◎阅读过程中思维的一步步推进,值得分享给学生。

这也是备课的价值。备课并不需要准备多少结论,抄写在书本的夹缝里,而是需要在学生的思维方式上建构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所以教师可以做到,坦然面对学生的各种回答不至于慌乱。因为教师心中有底:以对文本的正确认知作为基础,学生的任何回答,都知道该往哪里引,知道该在哪里给学生帮助。

学生的“读懂”与我们所说的“读懂”是有差异的。教师的作用是让学生明白:怎样才叫读懂了文章?怎么做才能真正读懂文章?在这里,老师可以做出很好的示范。老师耐心去探寻,学生自然会去探寻。

诚恳的探讨,意味着对文本事实的尊重,也意味着对思考结论的尊重。不用那些华而不实的高大上的结论给文本内容做概括,而是用来自文本的最基础的信息,通过筛选找准作者的表达意图。

这个过程很慢,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发现文本最真实的思想,最闪光的智慧,会很有成就感。我们常说要培养学生静心阅读的习惯,怎么培养?这就是个很好的尝试。

大家常说:“教育,是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我想,这堂课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能和一个尊重文本、安静解读文本的老师一起学习,学生才能变为安静阅读、耐心阅读的学习者。

4.诚恳面对技术。

要正确认识科技手段的使用价值,别让科技手段的炫目喧宾夺主。

这堂课的时效性还在于现代科学技术在教学中的适度运用。网络时代发展太快,以至于现在的语文课堂好像不用先进技术就像是一种“错误”。有些软件开发人员甚至质疑:“互联网如此发达,人工智能如此先进,为什么只有教育领域的变革最小呢?”

但我们不得不诚恳地说一句:多媒体技术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确实要慎用,弄不好图片代替了文字,音乐干扰了阅读,视频固化了解读,多媒体反而成了祸患。不像在作文教学中,多媒体有时可以拓宽视野、有时可以搭建共同关注的平台、有时又可以提供多样化选择的材料……阅读是孤独的精神活动,需要安静。如何使用才是有价值的呢?有一个基本原则——辅助学生阅读。

这堂课的教学,多媒体的使用主要有几方面的作用: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清楚地呈现教师的提问和要求、清楚地梳理文本内容、清楚地呈现文中重要的语句。这些内容全部遵循的一个原则——辅助阅读。特别是补充背景材料方面。

例如原稿和教材稿的对比,这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题的一段重要的文字。

(原稿)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教材)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由杨绛对老王的情感推及到“杨绛们”对“老王们”的情感。

这堂课试讲了十几遍,张老师的课件也改了很多次,原来引用的背景资料很多,后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才留下了最精要的、不会干扰学生的部分。

有时候我们在语文阅读课上看到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的图片、视频资料,确实很炫目,可是对目前的阅读课有多大帮助,看不出来。如《空山鸟语》,有的老师去研究对唱的鸟儿的名称,补充红喙鸟生活习惯的相关资料,研究和鹧鸪有关的词牌《鹧鸪天》的含义和作用;上《爱莲说》播放很多莲花图片和有关莲花的诗词;上《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就补充教师的下水作文《说几句爱山的孩子气的话》……太多了,形式上的华丽早已将阅读的内容实质扔到九霄云外。看起来资料丰富,其实无法做到“辅助阅读”。

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一堂有实效的语文课,不是在课堂的形式上下功夫,而是在课堂的内容实质上费思量。我们的智慧要用在能改变课堂实质、能激活学生思维、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事情上,这就更需要我们做一个务实的老师,心怀诚意地对待与语文教学相关的每个环节。这样,才能通过我们的率先垂范,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思考习惯。

所以,安心读书,丰富我们的文化内涵,充盈我们的精神世界;安静思考,真实面对教育,真诚面对学生,语文学习才会变成一件令师生都开心的事情。

(此文发表于《成才》2014年第3期,原名《高度决定高效》,此处根据出版需要做了补充和修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