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聊一聊在自读课教学指导里隐藏的教师们的智慧吧。
(一)对教学目标的落实
对于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自读课文,两位老师可谓“心中有丘壑,眼里有山河”。
第四单元的语文学习目标是:
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了解不同散文的特点。
1.两位老师都力图实现一个目标:在教读课文中学到、习得的品味、欣赏语言的方法,要运用到自读课文的学习中——将自读课文的学习课堂变成练兵场。
因此两位老师定下了各自的教学目标。
焦老师:
①品析文章“淡而有味”的语言。
②体悟文章字里行间的想念之情。
肖老师:
①通过咀嚼文本细节,学会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情感。
②通过研究文本内容间的联系,学会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这些目标的确立,明确、简洁而有张力。
在教学目标适切性和清晰度上,焦老师两个目标是相关联的一个目标,肖老师的两个目标是两个层次的学习要求。
2.两位老师在如何实现自读课文的教学功能方面都做了深入的思考。
两位老师都力求给学生以展现能力的空间,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挖掘的能力。虽然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有所不同,但归宿一样。
焦老师安排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是一致的:品析文章“淡而有味”的语言,通过寻找“雨中”各种美好画面、感受“雨中”各种美好滋味来实现;体悟文章字里行间的想念之情,通过对语言的反复吟读来实现。
肖老师设计的学习路径为达成学习目标而服务。“咀嚼文本细节”是为了“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情感”。“研究文本内容间的联系”则是为了“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师将批注中的质疑批注作为切入口,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本、合作探讨、师生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通过自己的学习能力解开疑惑,实现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对学习过程的引导
自读课文的学习,妙在指导的自然无痕。两位老师的引导可以说具备了“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效果。
围绕教学目标,两位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是有指向性的,选择的学习内容也是有针对性的。
1.教学内容的有效选择和教学环节的构成。
教学内容,都有语言和语言蕴含的情味。
教学环节,既能环环相扣,又能层层递进。
焦老师:
初读,找“画面”的“美”的目的——关注作者选材上的“小视角”,用“说”的方式来表达;
再读,找“滋味”的“美”的目的——关注作者语言的“淡而有味”,用“读”的方式感受;
这两个环节,从“画面”到“滋味”,自然形成了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
肖老师:
初读,寻找疑问——找到解读文本的路径。
再读,探讨疑问——找到解读文本的重点。
三读,解决疑问——找到解读文本的快乐。
以“疑问”贯穿始终的几个环节,形成了符合认知规律的自主解读的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两位老师在对助学系统的使用上也很关注。教材自读提示中引用作者反映自己写作观念的一段话,有关“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的内容,两位老师也用来作为阅读思考和探究的对象。
2.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如何读课文,特别是自读?要带着任务读书,才能边思考边领悟——这是自读应该具备的基础状态,否则,心中空空,读完书如何交流?
两位老师在“边读边思考”这一读书思维上做了很多努力,不仅给出了思考的方向,还给出了思考的具体做法。
焦老师:
在第一环节——走进“昆明的雨”中,教师提出了要求,而且给出了示范。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昆明的雨,读一篇文,寻一幅画,这幅画要能体现昆明的特点,并为这幅画配一句画意说明。
屏显:走进“昆明的雨”,寻找……
活动:读一篇文,寻一幅画,说一句话。
师:老师先来给大家做一个示范。
第一幅画: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
画意说明:因为有了雨,空气湿润,因此昆明的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
接下来的时间交给大家。
在第二环节——品味“昆明的雨”中,教师也有这样的安排:
师:如一幅画卷缓缓展开,因为有了雨,记忆中的一切都变得明亮起来,平凡的景、人、物,每一样都蕴含着别样的美,原来啊,有一种美,叫“昆明的雨”。
屏显:品味“昆明的雨”,赏析……
活动:选段细读,我从……读到了……美
师:(示例)以第七段为例引导学生解读滋味美,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我从“……”读到了滋味美,短短十四个字,连用五个逗号,一字一味,仿佛跨越时空的阻隔,在和汪老一起回味这难得的美味,多么美的滋味呀!
师:请大家回归文本,找一找,读一读,看看还有哪些美?
肖老师:
在学生质疑环节,学生的质疑即时产生、非常鲜活,教师对问题的判断和整合,让我们也能看到教师对学情预测的充分和准确:
生:我们小组的疑问是:文章标题为“昆明的雨”,为什么花大量笔墨写了除雨以外的其他东西?
师:我觉得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请你重复一遍。(师将问题板书于黑板上)
生:我们小组的问题是:文章标题是“昆明的雨”,开头为什么要从一幅画写起?
师:嗯,你们想问开头两段和文章标题之间的联系。(将问题板书于黑板上)
生:我们小组的问题是:文章标题能否改成“昆明的雨季”或是“昆明的生活”?
师:也就是你们想问“文章的标题为什么是‘昆明的雨’”是吗?(将问题板书于黑板上)
生:我们小组的问题是:文章写到“昆明的雨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如何理解“使人动情的”?
师:也就是你们不明白作家想表达怎样的情感?是吗?
生:是的。
师:(顺势写下问题)
生:我们小组想问:为什么要写“中看不中吃”的菌子,是否多余?为什么写完杨梅后还要写卖杨梅的女孩?
师:你们实际上问的是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吗?老师觉得这些问题还是得落脚到“情”字上,即“作者想表达的情感是什么”这一问题上来。(www.xing528.com)
生:我们想问文中为什么两次提到“我想念昆明的雨”?
师:(将问题板书于黑板上)
(老师整理写在黑板上的问题,并根据由浅入深的原则重新给问题标上序号并整合问题)
正因为教师备课中对文本的解读深入、对学情预设非常充分,所以教师很快将问题进行了整合,指明研讨方向,带着学生顺利进入解疑环节:
板书的问题:
1.本文以“昆明的雨”为题,为什么要花大量笔墨写其他的事物?
2.本文为什么以“昆明的雨”为题?
①文章标题是“昆明的雨”,开头为什么要从一幅画写起?
②文章标题能否改成“昆明的雨季”或是“昆明的生活”?
③文中为什么两次提到“我想念昆明的雨”?
3.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情感?
①文章写到“昆明的雨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如何理解“使人动情的”?
在探讨疑问环节,我们看到教师对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做了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进程有条不紊。
①小组讨论。针对提出的疑问,各小组选择有信心解决的问题交流讨论。②全班交流。派代表展示讨论成果,结合文本内容分享阅读感受。
③合作探讨。其他组补充说明,教师参与交流。
特别是学生的分享阅读感受的过程,非常动人。我们来看几个片段。
片段1:
师:如果只写菌子能不能表达想念呢?去掉其他的事物,只写菌子或是只写仙人掌、杨梅可不可以?为什么?
生:不行,菌子、仙人掌等事物,这些都是具有昆明特色的东西,能代表昆明的特点。
生:我们能够多角度地、立体地感受到昆明的风土人情。
片段2:
师:有人刚才问道,文章开篇为什么要从一幅画写起?这幅画除了揭示昆明的特点外,还起了什么作用?
生:这幅画正是画了最具昆明特点的仙人掌和菌子,才让作者想到了昆明的雨,也正是由于画中的内容,才能够引出第6段对仙人掌的描写和第7段对菌子的描写。
师:你关注到了文章各个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真棒!那么,后面的8、9、10段和前文有关联吗?
片段3:
师:文中各个自然段之间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生:不能调换顺序,因为由第7段的菌子这种美食,作者自然又想到了另外一种好吃的东西——杨梅,而由杨梅这个果子,又很自然地联想到花,第9段最后由写花带给人的感受引入“思乡”这一话题,从而自然过渡到第10段的描写。
师:于是记忆开始流淌,情感开始蔓延滋长。你的思维真是活跃!老师稍微一点拨,你立马就能发现全文各个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
师总结:通过大家对这一部分内容的讨论,我们共同认识到,这篇文章在组材上,作者将选取的诸多事物都放置于“雨”这样一个背景下,而作者又顺着雨带给人的明亮、丰满这种美好感受,从一幅画说起,自然而然地引出后文的仙人掌和菌子,再通过这些物与物之间的自然联想,勾连出一幅幅充满生机和蓬勃生命力的昆明图景。让我们顺着他的这条记忆的河流,慢慢走向充满情味的情感深处。
……
学生选取的都是最能打动他们内心的语句,发言不是空洞无物的结论,是紧紧依托于文本的思考和探究。所以才能顺利得出结论:文章在组材上以“雨”为线索,用“物”与“物”之间的自然勾连,全面丰富地呈现出了作者对昆明生活的喜爱和怀念——这不是老师的强行总结,而是来源于学生的自读学习成果。
(三)教师角色的定位
两位教师的教学素养非常好,准确找到了在自读课文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价值的体现是做好引导者和激发者:
学生的理解不足,教师再推动一步;学生的理解受阻,教师给搭桥铺路。
焦老师在闭上眼睛吃菌子环节,教师示范了“牛肝菌的滋味”后,学生开始寻找并且有滋有味地朗读着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一直在激励学生,并非空洞的表扬,而是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给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景物、滋味、人情的美逐渐渗入学生的心里。
肖老师在学生合作讨论环节,探讨疑问的部分,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分享阅读感受的过程,教师的推动作用是很有价值的。且看老师的妙手慢推:
师:作者说他想念昆明的雨。但是通过前面的探讨,我们发现好像没有那么简单,那么作者想念的究竟是什么?
生:想念昆明的生活。
师: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能否结合文中具体细节或片段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生:文章第7段中写到“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说明作者很喜欢这种美食的滋味,也能看出他是想念昆明的生活的。
师:确实,作者从触觉、味觉、嗅觉,全面描写了牛肝菌的滋味,让我们读来不仅觉得垂涎欲滴,还口齿生香、回味无穷,如此滋味怎能让人不喜爱呢?既然讲到了滋味,提到了情感,我想“情味”是需要细细品读才能有所感受的,所以请大家一起读读第7段的内容,感受一下这段中是怎样体现作者情感的。
生:(齐读)
生:第7段中讲了一个笑话,说的是坐火车时还可以下去捡鸡枞,我认为这个笑话恰好体现了昆明人生活的闲适,让作者很是留恋。
师:你真有想法和见解。
生:我认为第8段中“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这一句中,“都比不上”采用对比的手法,说明了昆明杨梅的好吃,并且“一点都不酸”我觉得可能不一定不酸,只是作者因为喜欢,所以才说一点都不酸。
师:你揣摩得真仔细。确实,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出作者如孩童般偏执地喜爱着昆明。
生:我认为第10段中也能看出作者对昆明生活的怀念。因为40年后,作者想起那天的情景,还写了一首诗。
师:写了一首诗就说明他怀念昆明的生活吗?
生:(沉默)
师:好,那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品品这首诗中的情感。
生:(齐读)
生:诗的第一句中“少行人”说明环境很安静,第二句中“野店”说明是偏僻的小店,“苔痕一寸深”说明人迹罕至,衬托了酒店环境的幽静,“浊酒”是不太好的酒,也是寻常人家喝的酒,“天过午”说明昆明人家的生活很悠闲、安逸,最后一句“木香花湿雨沉沉”我觉得给人很静谧的感受。
师:你的分析既细致又全面,真棒!所以我们从这首诗中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岁月静好。
生:我还从第9段房东送给房客“一个7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里“满满的”说明房东的慷慨,以及最后一句“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看出作者被房东的慷慨和热情所感动。
师:所以“不是怀人,不是思乡”,而是被这种美好的人情所感动。说得真好!
师总结:所以,同学们,通过大家的品读,我们发现作者将自己对昆明生活满怀的喜爱和绵绵不绝的想念渗透在了各个散开的事物中,从而逐渐将全篇的内容汇聚了起来,向我们全面展示了美好的昆明生活。(板书:聚:“情”溢全文)
当学生将汪曾祺内心世界的理解简单定义为“乐观”的时候,教师在此推动阅读和思考:
师:请大家再一起看看第10段中画线的句子。(引导分析酒店小酌时看到的情景,脑袋反插在翅膀里的鸡,雨中的木香花,这样的情景营造出怎样的氛围?)
生:静谧的美。
生:安宁的。
师:安之若素!所以汪曾祺心境是淡定的、从容的、平和的。
师总结:大家真的非常了不起,经过大家的分析,我们也终于明白了文章题目为“昆明的雨”,但目的并不是在写“雨”,而是在极力展示昆明各个角落里流淌出来的种种“美好”,而这些美好的背后体现的是一种恬淡平和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汪曾祺“不陷困苦扬弃记忆尘屑”,用“恬淡平和诉说岁月静好”。(板书:境:恬淡平和)
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教师自己对文本的准确而深入的解读上,细到每一个细节,深到对作者的内心世界的了解。
自读课的教学,要达到让学生放开我们的手独立前行的目标,还需要做很多的努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真的放开手,给学生自己思考和发现的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