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声传情:共情的搭桥与架设

以声传情:共情的搭桥与架设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通过这样的引导,告诉学生从“技”到“艺”、由“情”入“境”,才是追求“共情”的有效路径,希望学生明白从“公式化的技巧”到“个人化的抒发”,需要你有“共情”的意识和心态。教师善于架设云梯,经典的力量也因此而得以彰显。因此,在朗读指导的教学中,培养孩子“共情”的能力尤为重要!“共情”的能力,不仅是朗读好一篇作品的基础,更是孩子面对世界、面对生活、面对人生达成有效沟通,进而与内心、与外界和解的能力。

以声传情:共情的搭桥与架设

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要想在实施过程中获得最好的效果,需要依靠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来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心中始终装着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对学生的表现作出合理判断并作出恰当的引导。

我们回看这节课的课堂实录,可以发现,在每一个学习进程的推进处,教师有一些正确的引领,有恰当的回应,还有一些重要的点拨……我们来看看几个很有意思的片段。

片段1:从技术到艺术两个环节的过渡。

师:到这里为止,朗读的断与连、轻与重、长与短、起与伏,我们都做了一番提示,如果能把这些朗读的技巧(板书“技”)勤加练习,一般意义的朗读是没有问题的,现代文、文言文,都是如此。但是,最高明的技巧,也比不上最朴素的一片真心,因为它到达的是艺的层面(板书“艺”),如何从“技”到“艺”,那就要由“情”入“境”(板书“情”“境”)。只有当你深入文章,深入情境,才可能得到情感和理智的共鸣,使声音的表达从公式化的技巧,到个人化的抒发。那么,继续深入本文,诸葛亮对他的孩子诸葛瞻,在《诫子书》中说了什么呢?

此处,我们能听到教师用自己对朗读艺术的追求去影响学生的观念,让学生明白朗读中“真心”比“技术”更重要。课程从对朗读技术的学习自然进入了对朗读艺术的追求。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进步,观念直接决定人的行为。教师通过这样的引导,告诉学生从“技”到“艺”、由“情”入“境”,才是追求“共情”的有效路径,希望学生明白从“公式化的技巧”到“个人化的抒发”,需要你有“共情”的意识和心态。教师并不满足于技术化的训练,是因为他懂得——育人的根本是“育心”。

片段2:对学生个人化朗读的回应。

师:请大家结合之前谈到的朗读技巧,揣摩作者的心理,选择文章的某一个层次,进行个人化的朗读,并说一说:你试图用你的声音塑造一位怎样的父亲

学生开始口头练习。教师走动观察指导。约一分钟后。

师:有男生试试吗?你们将来都是要做父亲的。我也看到了班上男少女多,男生加油。

有学生举手。

师:好的,你来试试。

生1朗读文章第一层次。“俭以养德”读成“勤以养德”。吐字清晰,停顿得当,有堂堂正正之气。

师:你想塑造一位怎样的父亲形象?

生1:一位看上去学问广博有知识的人。

师:是的,诸葛亮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你的朗读,也使我看到了一位浑身正气的父亲。谢谢你,请坐。还有哪一位“父亲”上场?

有学生举手。

师:好的,这位同学。

生2躬身朗读文章第一层次。开口即被叫停。

师:身体挺拔些,才有更好的声音状态。

生2挺直身体,开始朗读文章第一、二层次。吐字清晰,停顿得当,读得缓慢,气声多。

师:谢谢你。你想塑造一位怎样的父亲形象?

生2:想以真情来打动儿子,让他学好。(www.xing528.com)

师:好的,我想问你,你的声音塑造的父亲形象和刚才那位同学塑造的父亲形象,谁的年纪要大一些?

学生交头接耳窃笑。

生2:(不好意思的)我的。

师:对。为什么?

生2:我没有他刚才读得有正气。

师:你虽然读得迟缓、虚弱,可是你读出了诸葛亮的年纪,54岁啊。

学生笑。

师:我还要告诉你,诸葛亮当时生病了,当年就在五丈原去世了。谢谢你,请坐。

教师要求个性化朗读,两个学生根据自己对作品和人物的理解,呈现了不一样的朗读效果,教师的态度并不是比较优劣,而是充分肯定。特别是面对生2对自己不恰当的评价,教师抓住一个细节夸他“读出了诸葛亮的年纪”,还告诉他“诸葛亮当时生病了,当年就在五丈原去世了”,这样的回应对学生细细品读人物、深入品读情感是多么好的指导!我们可以想象到当时这个学生的内心有多激动!教师的目的不是为讨好学生,而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导向。

片段3:朗读角色的定位

师:有没有女生来“反串”一下。将来你们也会当母亲,父亲的心和母亲的心是相通的。诸葛瞻是个不幸的孩子,母亲去世也非常早。

(有女生举手。)

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形成了重要的推进。因为教师心里始终明白一点:《诫子书》不仅仅是父亲教导儿子的训诫,应该还是长辈对后辈的勉励,更是先行者对后来者的劝勉……多重价值决定了一部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让女生读,表面看是为了破除性别的概念,实际上则是将作品更深远的价值揭示出来,为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铺路搭桥。这样,学生才能自然而然地理解教师在课程结束的时候所说的话——“诸葛亮将它用来诫子,我觉得,它不仅可以诫子,还可以诫人、诫己,愿这短短的诫子书,能长长久久的陪伴大家,更好地走过人生的所有。”

片段4:背景资料的恰当引入。

师:这里也是一样。这是一位父亲将自己毕生的经验和智慧浓缩成的几十个字,他来劝诫儿子,这是一件严肃和郑重的事情,可是他用这些字词让语气舒缓,让上下文错落有致,使文章语气显得不是那么的生硬。这就是这节课开头时,我们所讲的诸葛亮担忧、期待的解决途径了。那么这封《诫子书》有没有达到丞相期望的效果呢?我们来看:

晋武帝司马炎: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晋泰始起居注载诏》)

师:二十九年后,邓艾奇袭蜀国,从来没有上过战场领过大军的诸葛瞻出发了,最后和他的孩子战死在绵阳。他们的敌人司马炎是这样说的:“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诸葛瞻没有他的父亲那样的才干,但毕竟兢兢业业,以死殉国。这里面,也许就包含着《诫子书》流传下来的力量。

在变换句式比较朗读效果之后,教师让学生明白了舒缓语气背后的殷切希望,这样的表达效果到底有没有教育实效?教师对资料的引入恰到好处,诸葛瞻临难而死义的结局与父亲的教导息息相关,而名篇《诫子书》也成功跳出一对父子、一个家庭的局限具有了广泛性和普遍性的引领价值。教师善于架设云梯,经典的力量也因此而得以彰显。

朗读,从文字进入,因理解而出,体现的是情感的重要性;

朗读,由“技”而入,达“艺”而成,展现的是情感的主导价值。

给了孩子正确的学习观念,孩子往前走的大方向就明确了。因此,在朗读指导的教学中,培养孩子“共情”的能力尤为重要!“共情”的能力,不仅是朗读好一篇作品的基础,更是孩子面对世界、面对生活、面对人生达成有效沟通,进而与内心、与外界和解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