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老师就是温婉雅致的梅晴老师。梅老师是武汉市教科院中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湖北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的秘书长。我不大清楚她还有哪些其他名号,清楚的是她工作认真,研究不辍,成果很多。
梅老师的著作《一堂好课》要出版了。她送我清样本,并嘱我写点什么。我觉得自己领了一份重要任务,不敢怠慢,于是认真翻看,读读想想……最后不得不说,梅老师的《一堂好课》,于我确实是上了一堂好课。
读《一堂好课》,能促进我们进一步思考何为一堂好课。
课堂教学不是“做文章”,不是“做产品”,是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完成一个单位时间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能在学业等各方面有所收获。一堂课好不好,站在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考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衡量课堂教学有效与否的标准恐怕只有一个:所有学生(个体和群体)在现有起点上是否实现了有差别的共同提高。教学,教的目的在学,学生学得怎么样,当然应该也必须是判断课堂教学好不好的标准。也就是说,要站在学生角度看教师的教,要基于学生学得好不好看课堂教学好不好。
站在学生角度判断一堂课好不好,首先要关注学生“提高了什么”。梅老师认为,语文课要始终将“人的感受”“人的成长”放在第一位,语文课要帮助学生“明确语文学习大方向”、“养成语文学习好习惯”、“摸索语文学习真方法”、“提升语文学习思考力”、“获得语文学习真乐趣”……这番表达是有高度的,是站在语文育人的高度,回答“语文培养什么人”这个问题;这番表达也是有宽度的,是基于如何全面发挥语文课程功能,如何真正着眼语文素养培养,回答语文应培养怎样的“语文人”这个问题。语文课程的内容丰富性和内涵式渐进性过程特征,决定了语文教师要站高望远,要站在语文育人高度,拥一份语文课程的宽度,把握好语文教学的大方向,拿捏好语文教学的终极追求,这是建设语文课堂的第一要略,是追求课堂学习效益的第一“准星”。
这个“大方向”和“终极追求”不能仅停留在认识层面,需要通过一堂堂语文课的教学来落实,需要一堂堂语文课恰当而贴切的“学什么”“怎么学”连缀成学生有效的学习过程。
《一堂好课》呈现了25个教学课例,这25个课例从不同角度提供了25个不同类课堂教学的样板。大家都知道阅读课必然得强调“读”,怎么读好呢?梅老师说,“默读之‘默’在于‘思’”,“朗读之魂在于‘共情’”。作文指导课指导什么?如何指导才能真正促进提升学生作文能力?梅老师说,要让学生明白“叙事技巧要为叙事意图服务”,要引导学生“找到自己想说的那句话”。语文课堂如何让学生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语文能力?梅老师说,语文课堂要做到“从‘学得’到‘习得’”,要“找准支点,撬动思维”。语文课堂如何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梅老师说,语文课要“告别‘愚乐’,追寻真趣”,要“让课堂成为孩子的舞台”……梅老师呈现的每节课,都有一个清晰、稳定而别致的教学着力点,这些着力点似乎有别于我们习惯的教学知识点、能力点,有别于我们一向强调的基于应试的教学训练点,这些着力点都指向学生学习需求,都指向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节点。梅老师说,面对一节语文课,语文教师要思考三个问题:这节课要给学生的是什么?借助文本内容可以给学生带来什么变化?怎么才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可以说,这些课堂教学所呈现出的教学着力点,包括学什么和怎么学,都是站在学生角度基于这三个问题的思考结果。
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是语文学科特有的课程特征,这种不确定性具体到课堂教学又有其一定的规定性:基于课程学习目标,基于课程内容特点实际,基于学生既有的学习状态,明确学生学习的空白点、模糊点,找到课堂教学的着力点,进而完成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也是说,语文教师在走进教室之前,就一定要从课程要求和学生实际出发,解决好“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这两个问题,这是决定语文课是否有效、能否高效的关键。
以学论教,这是教学公理。但凡公理,好比公共物品,是极易受到漠视和损毁的。梅老师的《一堂好课》,有助于修复我们已有钝感的“学生意识”,有助于我们站在学生角度思考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www.xing528.com)
读《一堂好课》,还能促进我们思考如何研究一堂课。
《一堂好课》中的25篇评课稿,内容涉及教学共性问题介绍、教材教学取向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梳理、重点环节再现、教学效果评析、教学样本意义等等,或必要说明,或摘要叙述,或精要论评,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好课”的不同方面以及不同层面的“好”。可以说,这25篇评课稿,同样是指导我们如何研究课堂教学的样本。
观察者,这是梅老师研究课堂教学的身份定位。梅老师作为观察者,她不断地“回望”她与老师们一起听课、磨课、赛课、评课的生活,一直在摸索“好课”的设计方向、实施路径,始终沉浸于课堂教学带来的喜悦与思索之中,真真切切融入了课堂场景的各个角落,真真实实与课堂教学深度交融。这是一个持续不间断的漫长的观察过程,是一个教学研究工作者对研究对象不间断的深情守望,是一个教学研究工作者对事业表现出的执着追求。研究课堂教学,需要这种观察者身份定位,更需要观察者对课堂教学的“全程守望”。
看《一堂好课》评课稿,通篇表达的是作者作为观察者对一堂课的“目之所及”,或全视角俯视,或近距离凝视,或远距离审视,最终告诉我们的,是作者认为这堂课最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的某些观感。作为观察者,作者的观察视角是不断变化的,其观察视角随着作者观察者身份的不断切换而调整。一是研究者视角。作者以研究者身份把握课程要求,明确现实存在的教学问题,品评课堂教学设计,全过程扫描课堂发生的教学过程,有重点的指出这堂课的得与失,以此彰显这堂课的样本价值。二是教学者视角。以教学者身份思考课程内容和学情实际,思考教什么和怎么教,思考哪些做得好和哪些做得不好。三是学习者视角。站在学生角度体会学生学到些什么,如何学到这些,是否大多学生都能“学到”和“会学”。这三种身份的三个视角,都指向课堂教学效益,指向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指向如何调动多要素形成合力促进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研究课堂教学需要研究者以多种身份的参与,需要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审视课堂发生的一切。这就需要研究者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在书斋又不完全在书斋,在课堂又不完全在课堂,关键是要将自己置身于教室窗外的“瞭望所”。在这里,可以外观课程“大气候”,把握课程发展大方向;可以内察课堂“小天气”,体验课堂阴晴冷暖;研究的目的,就是寻求“小天气”与“大气候”的融合,为课堂教学导引方向。如何研究课堂教学?可以说《一堂好课》为我们展示了研究路径,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范例。
《一堂好课》真的是一堂好课!“这堂课”有助于广大语文老师提升教学力,有助于广大语文教研工作者提升研究力。
蒋红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