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金融新编(第五版)》术语和定义速查指南

《国际金融新编(第五版)》术语和定义速查指南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 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在国际收支平衡表记账时,以不同货币结算的对外交易,需要按记账货币和具体交易货币之间的比价(即汇率)折算为记账货币。一国经济处于衰退期时,进口需求相应下降,国际收支发生盈余;一国经济处于繁荣期时,进口需求相应增加,国际收支发生赤字。国民收入下降引起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下降,从而贸易收支得到改

《国际金融新编(第五版)》术语和定义速查指南

第二章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Sheet of Payments): 将国际收支记录按照特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计账原则而编制的会计报表,其特定账户可以分为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错误和遗漏账户。

经常账户(Current Account):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对实际资源在国际交换和流动进行记录的账户,包括货物(Goods)、服务(Services)、收入(Income)和经常转移(Current Transfers)。

离岸价(FOB,Free On Board): 装运港船上的交货价,是指卖方在约定的装运港将货物交到买方指定的船上。买卖双方费用和风险的划分,以装运港船舷为界。

到岸价(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货物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货价构成因素中除包括货物本身价格外,还包括从转运港至约定目的港的通常运费和约定的保险费。

资本和金融账户(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的流动进行记录的账户,包括资本账户(Capital Account)和金融账户(Financial Account)两大部分。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和放弃,金融账户包括引起一个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权交易

错误和遗漏账户(Errors and Omissions Account):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为归结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的统计误差和人为差异而设立的抵消账户,数目与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之和的余额相等、方向相反。

记账货币(Recording Currency): 国际收支平衡表记录、核算交易金额时所使用的货币。在国际收支平衡表记账时,以不同货币结算的对外交易,需要按记账货币和具体交易货币之间的比价(即汇率)折算为记账货币。大多数国家使用美元作为记账货币。又称记账本位币。

自主性交易(Autonomous Transactions): 对外经济交往中,个人、企业、机构为某种自主性目的(如追逐利润、旅游、汇款赡养亲友等)而进行的交易。国际收支差额一般指的就是自主性交易形成的差额。

补偿性交易(Compensatory Transactions): 对外经济交往中,为弥补自主性交易不平衡而发生的交易,如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而向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动用官方储备等。

贸易收支差额(Balance of Trade):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出口与进口的差额,只包括有形商品。当出口大于进口时,称作贸易盈余或贸易顺差(Trade Surplus);反之,则称作贸易赤字或贸易逆差(Trade Deficit)。

经常账户收支差额(Balance on Current Account): 包括有形货物、无形货物(即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在内的收支差额。前两项构成经常项目收支的主体,它综合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进出口状况(包括无形进出口,如劳务、保险、运输等)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因而被各国广为使用,并被当作制定国际收支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

基本账户差额(Basic Balance): 经常账户与长期资本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与其他投资账户中相应金融资产偿还期限在一年以上部分)合计的差额。

综合账户差额(Overall Balance): 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的资本转移、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账户所构成的余额。

国际收支的临时性不平衡: 短期的、由非确定或偶然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程度一般较轻,持续时间不长,带有可逆性。

国际收支的结构性不平衡: 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结构性不平衡通常反映在贸易账户或经常账户上,它具有长期的性质,扭转起来相当困难。

国际收支的货币性不平衡: 一定汇率水平下,国内货币成本与一般物价上升而引起出口货物价格相对高昂、进口货物价格相对便宜,从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在这里,国内货币成本与一般物价上升的原因被认为是货币供应量的过分增加。

国际收支的周期性不平衡: 一国经济周期波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一国经济处于衰退期时,进口需求相应下降,国际收支发生盈余;一国经济处于繁荣期时,进口需求相应增加,国际收支发生赤字。

国际收支的收入性不平衡: 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而导致进口需求的增长超过出口增长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周期性的、货币性的,或需求处在高速增长阶段所引起的。

国际收支的增长预期性不平衡: 对经济增长的预期所带来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从实物角度而言,当预期一国经济将快速增长时,本国居民和外国投资者都将增加在本国的实物投资,出现资本品进口的增加和经常账户的逆差。从金融角度而言,一方面,经常账户的逆差要由资本和金融账户的顺差来融资;另一方面,在资金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对本国经济增长和证券价格上升的预期会吸引国外资金直接投资于本国的证券市场,带来资本和金融账户的顺差。

可维持的国际收支差额(Sustainable Balance of Payments): 一定时期内,一国在不采用危害国内均衡或以邻为壑措施的前提下,国际收支差额可以被下一段时间内的国际收支反差额所弥补,或某类账户的差额可以被另一类账户的反差额所弥补。

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价格机制: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的一部分。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对外支付大于收入,货币外流,在其他条件既定下,本国物价水平下降,由此导致本国出口商品相对便宜,进口商品相对昂贵,出口相对增加,进口相对减少,贸易逆差因此而得到改善。当国际收支顺差时,情况正好相反。

国际收支调节的收入机制: 当国际收支逆差时,对外支付增加,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国民收入下降引起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下降,从而贸易收支得到改善。当国际收支顺差时,情况正好相反。

国际收支调节的利率机制: 当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本国货币的存量减少、利率上升,资金外流减少或资金内流增加,国际收支改善。当国际收支顺差时,情况正好相反。

国际收支调节的支出转换型政策(Expenditure-Switching Policy): 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而改变需求和支出方向的政策。主要包括汇率政策、补贴和关税政策,以及直接管制。

国际收支调节的支出增减型政策(Expenditure-Changing Policy): 改变社会需求或支出总水平的政策。其目的是通过改变需求总量来改变对外国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

国际收支调节的融资型政策: 通过官方储备和国际信贷便利的使用来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融资政策与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支出政策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与替代性。

国际收支调节的供给型政策: 主要包括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旨在改善一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增加出口商品和劳务的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此达到改善国际收支的目的。供给政策的特点是长期性,在短期内难以有显著的效果,但它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一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从而为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创造条件。

国际收支调节的道义型政策: 政府在经济和行政手段之外所采取的、没有强制约束力的收支调节政策。道义型政策的效果一方面取决于政府号召力和公信力的大小,另一方面也与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持续性有关。长期的收支不平衡不可能仅仅通过道义手段来消除,而必须配合经济本身的调整。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论: 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差额的影响取决于贸易商品价格弹性的一种理论。汇率变动后,进出口商品价格和进出口数量都发生改变,这两者变动的共同影响反映在两国商品的价格弹性上,最终决定国际收支的变动方向和数量。

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衡量某种商品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动敏感度的指标,分为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简称需求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简称供给弹性)。具体来说,是需求(供给)数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需求的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衡量某种商品需求对收入变动敏感度的指标。具体来说,是需求数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马歇尔 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一国货币贬值能带来该国国际收支改善的必要条件,是该国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大于1。

J曲线效应(J-Curve Effect): 在短期内,本币贬值有可能使贸易收支继续恶化,待出口供给和进口需求作了相应的调整后,贸易收支才慢慢开始改善。以时间为横轴,贸易收支余额为纵轴,本币贬值后贸易余额先向下变动(恶化),其后向上变动(改善),曲线呈J形,因此,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效应,被称为J曲线效应。

贸易条件(Term of Trade): 又称交换比价,是指一国出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Px)与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Pm)之间的比例。当Px/Pm上升,称为贸易条件改善,表示本国单位出口商品能够换取更多的进口商品;当Px/Pm下降,称为贸易条件恶化,表示本国单位出口商品只能换取更少的进口商品。

大国经济和小国经济: 根据各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同所做的分类。大国经济意味着本国是价格的制定者,小国经济意味着本国是价格的接受者。就具体产品而言,有定价权的产品是大国经济产品,无定价权的产品是小国经济产品。

国内吸收(Domestic Absorption): 国内消费(C)、投资(I)和政府支出(G)之和。它表示一国国内需求的商品和服务总量。当国内吸收小于国内产出时,产出多余的部分转化为出口;当国内吸收大于国内产出时,产出不足的部分由进口来满足。

边际吸收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Absorption): 每增加一个单位收入所带来的国内吸收增加数量。

闲置资源(Idle Resources):也可称为闲置生产要素。指已存在,但未进入生产领域的资源或生产要素,如失业的劳动者、闲置的土地和生产设备等。

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论: 国际收支是本国产出与本国吸收的差额。当本国产出超过本国吸收时,多余的产出便出口,形成国际收支盈余;反之,当本国产出低于本国吸收时,产出不足的部分则由商品进口来弥补,形成国际收支赤字。

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论: 国际收支是本国居民调整货币余额的过程。当本国的货币供应超过居民的货币需求时,居民就向国外购买商品,形成国际收支逆差,通过货币外流来减少货币存量,从而使货币存量重新等于货币需求;反之亦然。

第三章 汇率基础理论

外汇(Foreign Exchange): 外国货币,或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一种外币及其所表示的资产(各种支付凭证和信用凭证)成为外汇有三个前提条件: 第一,自由兑换性,即这种外币能自由地兑换成本币; 第二,普遍接受性,即这种外币在国际经济往来中被各国普遍地接受和使用; 第三,可偿性,即这种外币资产是可以保证得到偿付的。

外币的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 固定外国货币的数量,以本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例如,2010年7月28日,我国银行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00美元对人民币677.32元,这就是直接标价法。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数值上升,表示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外币的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 固定本国货币的数量,以外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本国货币的价格,从而间接地表示出外国货币的价格。如果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是100美元对人民币677.32元,那么用间接标价法表示美元的汇率就是每100元人民币等于14.76美元。在间接标价法下,汇率数值上升,表示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美元标价法(Dollar Quotation): 以1美元为基准,折合成一定数额的其他国家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这是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表示方法。对于以美元标价法所给出的汇率,在提及“升值/贬值”、“升水/贴水”时,美元均视作外币,被标价货币视作本币。

复汇率(Multiple Exchange Rates): 一种货币(或一个国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汇率的制度。当一种货币具有两种汇率时,也可称为双重汇率(Dual Exchange Rate System)。在复汇率制度下,不同的汇率用于不同的国际经济活动。按其适用对象,复汇率可分为经常账户汇率和资本账户汇率。前者又称为贸易及非贸易汇率,通常相对稳定;后者又称为金融汇率,通常听任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按其表现形式,复汇率可分为公开的和隐蔽的两种。对不同出口商品所进行的财政补贴附加税、对不同商品出口换汇所实行的影子汇率,以及不同商品出口所得外汇实行不同留成比例,都是复汇率的隐蔽形式。

实际汇率(Real Exchange Rate): 相对于名义汇率(Nominal Exchange Rate)而言的某种表示货币实际竞争力和相对价格的指标。常见的实际汇率标准有外部实际汇率(即包含了本国和外国物价水平对比的汇率)、内部实际汇率(即包含了本国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物价水平对比的汇率)、剔除了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的实际汇率,以及劳动生产率对比的实际汇率。

有效汇率(Effective Exchange Rate): 某种加权平均的汇率,用来观察某种货币的总体波动幅度及其在国际经贸和金融领域中的总体地位。通常以一国对某国的贸易在其全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为权数。

均衡汇率(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汇率水平达到或吻合某种平衡的标准时,这样的汇率水平就称为均衡汇率。平衡的标准是一个多义的概念,如两国物价水平的对比、两国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对比、国际收支平衡(外部平衡)、内部均衡、外部平衡与内部均衡的交点等,都可以充当平衡的标准。因此,均衡汇率也就成为多种多样的。有鉴于此,在研究具体问题时,首先要明确选用的均衡汇率的定义。

币值高估和币值低估:指相对于某种标准而言的汇率水平的状态。一般情况下,充当标准的均衡汇率。当本国货币币值高于均衡汇率水平时,称之为本币币值低估;当本国货币币值低于均衡汇率水平时,称之为本币币值高估。在口语中,人们常常把币值高估和汇率高估混用,把币值低估和汇率低估混用。

即期汇率(Spot Exchange Rate): 目前市场上的汇率,用于外汇的现货买卖。

远期汇率(Forward Exchange Rate): 当前约定、在将来某一时刻(如1个月后、3个月后或6个月后)交割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用于外汇远期交易和期货买卖。

升水(Premium): 外汇远期汇率和即期汇率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术语。远期汇率在数值上高于即期汇率,高于的部分称作外汇远期汇率升水。在直接标价法下,外汇远期汇率升水表明,本币如按合约交割,将相对于目前贬值。在间接标价法下,则相反。

贴水(Discount): 外汇远期汇率和即期汇率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术语。远期汇率在数值上低于即期汇率,低于的部分称作外汇远期汇率贴水。在直接标价法下,外汇远期汇率贴水表明,本币如按合约交割,将相对于目前升值。在间接标价法下,则相反。

套汇: 当同一货币的汇率在不同外汇市场上存在差异时,市场参与者通过在汇率较低的市场上买进外汇,并在汇率较高的市场上卖出外汇来获得收益的行为。套汇活动使汇率较低市场上的汇率上升,汇率较高市场上的汇率下降,最终使得套汇机会消失。

抵补套利: 利用两国金融市场短期利率的差异,将资金从低利率国家调动到高利率国家以赚取利息差额,并同时购入远期外汇以锁定汇率、消除汇率风险的一系列活动。抵补套利活动是套补利率平价成立的原因。

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s): 以黄金作为基础的货币制度,货币的发行需要以等量的黄金作为准备,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典型的金本位制是金币本位制,在金币本位制下,金币的形状、重量和成色由国家法律规定,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辅币和银行券的发行需要以等量的黄金作为准备,并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黄金是国际结算的手段,可以自由地输出、输入国境。在金块本位制下,黄金(金币)不再流通,银行发行以黄金为基础的银行券(纸币)作为主要流通手段,银行券和黄金通常不能自由兑换,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向发行银行兑换黄金,兑换条件往往是较高的数额。在金汇兑本位制下,实现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将本国货币与某个实行金块本位制或金币本位制的国家的货币相挂钩,并规定本国货币与该外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价。本国货币在国内不能兑换黄金,只能先兑换成该外国货币,然后再以该外国货币兑换黄金。

铸币平价(Mint Parity): 在金本位制下,每种货币都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以两种金属铸币含金量之比得到的汇率称作铸币平价。铸币平价是金平价的表现形式之一。

法定平价:在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下,黄金不再直接参与流通,流通中的纸币本身不含有黄金,但法律规定了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量。由两种纸币各自所代表金量之比决定的汇率就是法定平价。法定平价也是金平价的表现形式之一。黄金非货币化后,法律规定的汇率也可称作法定平价。这时,法定平价就不再属于金平价的范畴

黄金输送点(Gold Point): 汇价波动而引起黄金从一国输出或输入的界限。汇率波动的最高界限是铸币平价加上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出点(Gold Export Point),当外汇价格高于此界限,本国对外国的支付就会采用直接向外国输出黄金的方式进行;汇率波动的最低界限是铸币平价减去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入点(Gold Import Point),当外汇价格低于此界限,外国对本国的支付就会采用直接向本国输入黄金的方式进行。两者合称黄金输送点。

可贸易品(Tradable Goods): 指(能)参与国际交换的商品。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可贸易品的价格符合一价定律。但事实上,可贸易品中,只有在国际可自由移动、自由竞争的商品,其价格才符合一价定律。

不可贸易品(Non-Tradable Goods): 不(能)参加国际交换的商品。

一价定律(Law of One Price): 如果套利存在,并且可贸易品的运输成本为零,则同种可贸易品在各个地区的价格应该是一致的,这种一致关系就是一价定律。一价定律存在的根本前提是商品的自由流动和套利的存在。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价定律体现为用同一货币衡量的不同国家的同种可贸易品价格相同。

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Absolute PPP): 两国货币间的汇率水平取决于以不同货币衡量的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比,即不同货币的购买力之比。公式为e=Pd/Pf

相对购买力平价(Relativ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Relative PPP): 汇率水平的变动取决于两国物价水平的变动,如果本国通货膨胀率超过外国,则本币将贬值;反之,本币将升值。公式为et=PId,t/PIf,t·e0。其中,et为计算期汇率,PId,t为本国在t时期的物价指数,PIf,t为外国在t时期的物价指数,e0为基期的汇率。

换汇成本: 剔除非贸易品后,用贸易品的价格对比计算所得到的汇率水平。换汇成本分为出口换汇成本和进口换汇成本。出口换汇成本的含义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收入1美元所需付出的人民币成本;进口换汇成本的含义是中国在国内市场上销售1美元产品所能获得的人民币收入。换汇成本曾被长期用作人民币汇率决定的重要参考。

套补的利率平价(Covered Interest Parity,CIP): 两国货币远期汇率由两国利率水平差异决定的一种理论。外汇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ρ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即ρ=id-if。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本币在远期将贬值;如果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则本币在远期将升值。

非套补的利率平价(Uncovered Interest Parity,UIP): 预期的外汇汇率变动率Eρ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即Eρ=id-if。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意味着市场预期本币在未来将贬值;如果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则意味着市场预期本币在未来将升值。在非套补利率平价已经成立时,如果本国货币当局提高利率,则当市场预期未来的汇率并不因之发生变动时,本币的即期汇率将上升。

汇率决定的国际收支说(Balance of Payment Theory of Exchange Rate):从国际收支角度分析汇率决定的一种理论。在汇率自由浮动的情况下,国际收支情况决定了外汇的供给和需求,从而影响汇率水平的变动,而国际收支又取决于本国和外国的国民收入、价格、利率等因素。国际收支说的早期形式是国际借贷说(International Indebetedness Theory)。国际借贷说认为,只有进入支付阶段的国际收入和国际支出,才会影响汇率的水平。

汇率决定的汇兑心理说(Psychological Theory of Exchange):主观欲望是使外国货币具有价值的基础,外汇的价格反映了持有外汇给人带来的边际效用,这种主观欲望决定了外汇的供求,从而决定了汇率。该理论被演变成心理预期说,即外汇市场上人们的心理预期,对汇率的决定产生重大影响。

汇率超调(Overshooting): 在黏性价格货币分析法框架内,由于商品市场存在价格黏性,而汇率作为资产的价格其调整速度快于价格调整的速度。当本国改变货币供应量后,汇率立即作出反应而进行调整,而价格和产出则缓慢调整,因此,在短期内汇率的调整幅度将超过长期内汇率的调整幅度。也就是说,汇率将先经历过度调整,然后逐渐回复到长期均衡水平。超调现象是黏性价格货币分析法最具特征性的结论。

汇率决定的比价属性: 汇率的水平由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如国际收支、货币供应量、物价、产出等)的变动所决定。

汇率决定的杠杆属性: 汇率水平的变动会影响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然而,汇率水平的变动又受其变动所带来影响的制约。

第四章 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内部均衡(Internal Equilibrium): 内部均衡,从短期讲,指国内总供给与国内总需求的平衡;从长期讲,指外延经济增长和内涵经济增长的平衡,即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外部平衡(External Balance): 国际收支平衡,主要是指国际收支账户在一定口径上的数量平衡。

外部均衡(External Equilibrium): 在国内经济均衡发展、内部均衡实现基础上的国际收支平衡。更简单地说,就是内部均衡基础上的外部平衡。常用的口径一般有自主性国际收支的平衡、综合账户的收支平衡。经常账户收支平衡或经济账户加上长期资本账户所形成的基本账户收支平衡,也是常用的口径。

国际收支的即期均衡和跨期均衡: 即期均衡指的是在当期内部均衡的前提下,一国的国际收入等于支出。由于只考虑当期,实现即期均衡的手段具有短期性和直接性。跨期均衡指的是以一定时期内居民福利的最大化为目标,将资源在国内和国外、当前和未来之间进行配置,使得每期的国际收支差额都具有可维持性,并在长期内达到经济持续增长和福利最大化的目标。跨期均衡的手段和目标都具有长期性,在某些情况下,实现跨期均衡的措施可能会造成即期的收支不平衡。

外部冲击传导的收入机制: 外国国民收入的变动会导致外国进口(即本国出口)发生变动,这会首先影响本国的外部平衡,然后通过乘数效应带来本国国民收入的变动。外国的边际进口倾向越高,本国的乘数效应越大,本国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受外国收入变动的冲击就越大。

外部冲击传导的利率机制: 两国利率的差异会影响国际资金流动。当外国利率发生变动时,会影响外国资金的流入和本国资金的流出,改变本国的外部平衡状况,进而引起本国利率、价格的变动,最终影响本国的内部均衡。国际资金流动的自由程度越高,这一机制对冲击的传导效果就越显著。

外部冲击传导的相对价格机制: 两国间的相对价格变动会通过国际贸易影响内外均衡。相对价格机制包含两方面:一是名义汇率不变,但一国国内的价格水平发生变动;二是本国名义汇率发生变动。由于外部实际汇率是由名义汇率和价格水平共同决定的,因此,上述两种变动都会引起实际汇率的变动,带来两国商品价格国际竞争力的变化,从而影响贸易收支和国内均衡。

米德冲突(Meade's Conflict): 英国经济学家米德(J. Meade)所提出的,在固定汇率制下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冲突问题。即在汇率固定不变时,政府只能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这样,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经济政策对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这两个政策目标难以兼顾的情形。

丁伯根原则(Tinbergen Rule): 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J.Tinbergen)提出的,关于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数量相互关系的原则。即要实现N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有相互独立的N个有效的政策工具。

政策指派原理(Mundell Assignment Rule): 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R. Mundell)提出,在许多情况下,不同的政策工具实际上掌握在不同的决策者手中,但如果每一工具被合理地指派给一个目标,并且在该目标偏离其最佳水平时,按规则进行调控,那么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实现最佳调控目标。

有 效 市 场 分 类 原 则 ( Principle of Effective Market Classification): 根据政策指派原理所衍生的指派原则。即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着相对最大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政策工具。蒙代尔认为,财政政策对解决内部均衡问题更为有效,货币政策对解决外部平衡问题更为有效。

斯旺模型(Swan Model): 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斯旺(T. Swan)提出的用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政策搭配来解决内外均衡冲突的模型。该模型的基本思路是利用支出增减型政策谋求内部均衡,利用支出转换政策(如变动汇率水平)谋求外部平衡,最终达到内、外同时均衡。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 由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R. Mundell)和德国经济学家弗莱明(J. M. Fleming)在宏观经济学分析内部均衡的IS-LM模型基础上,加入了外部平衡分析而形成的模型。它是分析开放经济偏离均衡时政策搭配的工具,又是分析不同政策手段调节效果的工具。该模型可以通过在标准的IS-LM模型内加入表示国际收支的BP曲线来构建,决定国际收支的是利率水平、产出水平和汇率水平。(www.xing528.com)

汇率—价格坐标系中的内部均衡曲线: 在一定的产出水平下,能够使本国的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的汇率与价格的组合。由于总需求是汇率(直接标价法)的增函数、物价的减函数,因此,在短期产出不变的条件下,内部均衡曲线在汇率—价格坐标系中从左下向右上倾斜。在中期内,若本国总需求上升,则随着产出和总供给的适应性上升,内部均衡曲线在汇率—价格坐标系中向右下移动。

汇率—价格坐标系中的外部平衡曲线: 在一定的产出水平下,能够使本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的汇率与价格的组合。由于出口需求是汇率(直接标价法)的增函数、物价的减函数,因此,在短期产出不变、进口需求不变的条件下,外部平衡曲线在汇率—价格坐标系中从左下向右上倾斜。在中期内,若本国总需求上升,引发总供给的适应性上升,为了获得国际收支平衡,外部平衡曲线在汇率—价格坐标系中向左上移动。

第五章 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中长期调节

外延经济增长: 通过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而带来的经济增长。

内涵经济增长: 通过要素生产率提高而带来的经济增长。

附加值: 将产品价格构成中物质资源投入和简单劳动的成本近似地认为是要素投入,其余部分就是附加值,它近似地代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如果在产品的价格构成中附加值比例较高,就意味着经济增长以内涵式为主。

汇率失调的要素规模缺口: 在内涵经济相对较快增长时,根据汇率决定的杠杆属性和汇率变动与外延经济增长的关系,本国货币应该贬值以促进外延经济的平衡增长。若本币汇率不变或甚至本币升值,就会出现内涵经济增长过快的失调。此时,名义汇率与可持续增长条件下的内部均衡所要求的汇率存在差距,这个差距称作汇率失调的要素规模缺口。

汇率失调的技术进步缺口: 在外延经济相对快速增长时,根据汇率决定的杠杆属性和汇率变动与内涵经济增长的关系,本国货币应该升值以促进内涵经济平衡增长。若本币汇率不变或甚至本币贬值,就会出现外延经济增长过快的失调。此时,名义汇率与可持续增长条件下的内部均衡所要求的汇率存在差距,这个差距称作汇率失调的技术进步缺口。

汇率失调的国内资源供应缺口: 当国内资源消耗增长相对较快时,本国货币应升值以促进进口更多的外国资源。若本币汇率不变或甚至本币贬值,就会加剧国内资源的消耗,造成经济失调。此时,名义汇率与资源角度的内部均衡所要求的汇率存在差距,这个差距被称作汇率失调的国内资源供应缺口。

汇率失调的国内资源需求缺口: 当国外资源消耗增长相对较快时,本国货币应贬值以促进国内资源的使用。若本币汇率不变或甚至本币升值,就会进一步减少国内资源的消耗,造成经济失调(尤其是就业的失调)。此时,名义汇率与资源角度的内部均衡所要求的汇率存在差距,这个差距被称作汇率失调的国内资源需求缺口。

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变动率与收入变动率的对比。收入的变动会带来需求的变动。当需求的收入弹性较高时,表示一定的收入增长会带来更多的需求增长;当需求的收入弹性较低时,表示一定的收入增长只能带来更少的需求增长。

货币升值效果的劳动替代约束: 在劳动供给富有弹性的情况下,由于企业对工资的议价能力较强,当本币升值提高企业成本时,企业会首先考虑降低工资,而不是提高技术和效率,从而使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替代存在一定困难。这一困难被称为货币升值效果的劳动替代约束,它阻碍了从本币升值到劳动生产率上升的效果传导。

货币升值效果的资本存量约束: 在企业能够获得的资本有限时,企业生产选择的范围将受到限制。当本币升值后,企业本应该扩大投资、增加技术性资本的使用,但由于最优的资本数量高于可得的资本数量,企业的实际要素配置就无法达到最优化,企业的产量和生产技术也就会低于最优水平。这一困难被称作货币升值效果的资本存量约束,它阻碍了从本币升值到劳动生产率上升的效果传导。

长期的内部均衡: 从经济增长方式角度看,长期的内部均衡意味着外延经济增长和内涵经济增长获得平衡,即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增长。从资源消耗角度看,长期的内部均衡还意味着国内资源消耗和国外资源消耗相平衡、国内自然资源消耗和国内劳动力就业相平衡。

长期的外部平衡: 在长期内,外部平衡仍然以国际收支平衡为代表,但它取决于两国商品国际竞争力的对比,而国际竞争力的对比又要取决于两国劳动生产率的对比。长期的外部平衡并不一定指特定时间点上国际收支的绝对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可维持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也是一种外部平衡,这就为长期均衡汇率的操作留下了空间。

长期的均衡汇率: 在长期内,能够较好实现特定时期内主要经济目标(长期的内部均衡或外部平衡),并且不至于对其他经济目标造成严重损害的汇率(汇率区间),就是广义的长期均衡汇率。

尖峰模型:又称双均衡模型,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关于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基础上长期均衡汇率水平决定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内部均衡指外延经济增长和内涵经济增长相平衡,其对汇率水平的影响体现了汇率决定的杠杆属性要求;外部平衡指两国劳动生产率代表的商品(和要素)的国际竞争力对比决定的国际收支平衡(或趋势平衡),其对汇率水平的影响体现了汇率决定的比价属性要求。尖峰模型在其形成过程中和形成后,诞生出一系列模型,它们共同构成国际金融分析的重要框架。

棘轮效应:指在中国国情下,汇率变动(上升或下降)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由于存在货币升值效果的劳动替代约束和资本存量约束,货币升值不能有效地促进内涵经济增长,而货币贬值则相对能更快地带来外延经济的增长。

第六章 外汇管理及其效率分析

货币兑换管制: 在外汇市场上,对本国货币购买(兑换)某种外国货币,或某种外国货币购买(兑换)本国货币的限制。兑换管制按范围,可以分为经常账户(包括贸易账户和非贸易账户)下的兑换管制和资本账户下的兑换管制;按对象,又可分为企业用汇的管制和个人用汇的管制。一般而言,对资本账户的管制严于对经常账户的管制,对个人用汇的管制严于对企业用汇的管制。

货币自由兑换: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一国若能实现贸易账户和非贸易账户(即经常账户)下的货币自由兑换,该国的货币就被列为可兑换货币。由于自由兑换的条款集中出现在基金组织协定的第八条,所以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又被称为“第八条款国”。

影子汇率:附在不同类别进出口商品上的用汇和收汇的兑换折算系数。具体来讲,A类商品的该系数如果是1.2,那么,当A类商品出口后,所得外汇收入兑换本币时,其所得本币收入等于:出口外汇收入×汇率×1.2。

固定汇率制(Fixed Exchange Rate): 政府用行政或法律手段选择一个基本参照物,并确定、公布和维持本国货币与该单位参照物之间的固定比价。充当参照物的可以是黄金,也可以是某一种外国货币或某一组货币。在经济形势发生较大变化时,固定汇率水平可以进行调整(Realignment)。

浮动汇率制(Floating Exchange Rate,或Flexible Exchange Rate): 汇率水平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而政府不承担维护汇率水平义务的汇率制度。根据政府是否干预外汇市场,浮动汇率制可以大致分为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又称清洁浮动,Clean Floating)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又称肮脏浮动,Dirty Floating)。

清洁浮动和肮脏浮动(Clean Floating and Dirty Floating):清洁浮动,指汇率的波动完全由市场决定,即自由浮动;肮脏浮动,指有管理的浮动。

稳定性投机(Stabilizing Speculation): 促使市场从非均衡向均衡状态转变的投机活动。譬如,如果投机者在货币币值相对于均衡水平被低估时买入该货币,或在货币币值相对于均衡水平被高估时卖出此货币,则投机者获得利润的同时,被低估的货币升值,被高估的货币贬值,这对市场价格的影响是稳定性的,这就是一种稳定性投机。与之相对的是非稳定性投机(Destabilizing Speculation),即投机活动不但不减少市场波动和汇率偏差,反而增加市场波动和汇率偏差。

羊群效应(Herd Effects,或Bandwagon Effects): 投资者不从投资对象本身考虑,而是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其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羊群效应会使大量投资者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相同方向的交易,加大市场的波动,是非稳定性投机的重要来源。

棘轮效应:汇率变动的影响存在两种类型的不对称效应或棘轮效应。第一种棘轮效应已在第五章术语中讲过,这里的棘轮效应,是指汇率变动对通货膨胀传递的不对称效应。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有贬值压力的国家被迫回笼本币,流通中货币减少,由于价格刚性,物价不宜下降;反之,货币有升值压力的国家被迫放出本币,流通中货币增加、物价上升。这是第一个不对称。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汇率下浮国家进口物价和整体物价水平上升,而货币汇率上升国家则其物价不能同比下降。这是第二个不对称效应。

爬行钉住制(Crawling Pegs): 汇率可以作经常的、小幅度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实施爬行钉住制的国家负有维持某种平价的义务,这使得它属于固定汇率制度这一类别,但这一平价与一般的可调整钉住汇率制有区别。后者的平价调整是很偶然的,而且一般幅度很大,而爬行钉住汇率制则经常性地作小幅调整。

汇率目标区制度(Exchange Rate Target Zone): 按照一定的政策目的和宏观经济指标,确定一个固定的中心汇率和允许围绕中心汇率上下浮动的目标区间,将汇率浮动限制在此区间内的汇率制度。汇率目标区制度与固定汇率制度最大的区别在于围绕中心汇率的浮动区间不同。固定汇率制下,允许的浮动区间通常很小,如上下各1%或上下各2%;而汇率目标区制度允许浮动的幅度一般在上下各5%,甚至高达上下各10%。

货币局制(Currency Board): 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本国货币与某一外国可兑换货币保持固定的兑换比率,并且对本国货币的发行作特殊限制以保证履行这一法定的汇率制度。货币局制通常要求货币发行必须以一定(通常是百分之百)的该外国货币作为准备金,并且要求在货币流通中始终满足这一准备金要求。它是固定汇率制度的一个特例,或者说,是一种极端的固定汇率制度。货币局制度下,本国货币供应量完全受国际收支和该外国货币发行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严重削弱。

开放经济的三元悖论(Impossible Trinity): 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对不同汇率制度下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的分析所得到的启示,即在维持固定汇率制度、允许资本自由流动和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三个目标间,最多只能同时实现两个。

蜜月效应(Honeymoon Effect)和离婚效应(Divorce Effect):汇率目标区制度下,如果交易者确信政府规定的汇率波动上下限是可信的,那么市场汇率会围绕着中心汇率上下波动,当离开中心汇率至一定程度后,市场力量会使汇率自发向中心趋近,这称为“蜜月效应”。如果经济基本面向某一个方向的变动程度很大并且已表现为长期的趋势、市场交易者普遍预期中心汇率将作较大的调整时,政府维持汇率目标区的承诺就不再具有普遍的可信性,市场汇率波动将不再自动倾向或回归于中心汇率,此时的汇率波动非常剧烈,并会或倾向于突破中心汇率及其允许波动的上(下)限,这称为“离婚效应”。

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一国货币当局能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成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具备三个特性:一是随时可被政府得到和使用,二是该种资产必须具有高度的流动性,三是该种资产及其标价货币具有普遍接受性、能在外汇市场和政府间清算时被普遍接受。目前,国际储备主要包括以下四项内容:①政府持有的黄金储备;②政府持有的外汇储备;③政府持有的特别提款权资产余额;④政府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国际储备表明一国政府支付国际收支差额和稳定本国货币的能力。

国际清偿力(International Liquidity):政府的国际储备加上政府的借入储备。借入储备主要指政府与其他国家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署的备用信贷、支付协议等使用他国货币权力协议下的款项。国际清偿力表明一国政府应对危机和稳定本国货币币值、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总体能力。

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既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立的一种记账单位,又是基金组织分配给成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力。它是基金组织人为创造的一种资产,创造出来后,按各国在基金组织的份额向成员国进行分配。各成员国所分得的特别提款权,扣除使用差额后的净额,成为各国的国际储备。

特别提款权的定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世界主要货币各自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该种货币的权重,然后以该种货币与美元的汇率乘以各自的权重,计算得到特别提款权的价值。权重每5年调整一次。2010年底确定的特别提款权计算公式为

SDR=1×41.9%+美元/欧元×37.4%+美元/英镑×11.3%+美元/日元×9.4%

储备头寸(Reserve Position):一国加入基金组织时,须按一定的规则向基金组织缴纳一笔钱作为入会款项,称为份额。份额的25%必须以可兑换货币(外汇)缴纳,其余75%以本国货币缴纳。当成员国发生国际收支困难而需要向基金组织借钱时,可借额度分为五档,每档占份额的25%。由于第一档借款额相当于成员国缴纳的可兑换货币数额,因此,条件十分宽松,一般只要申请,便可使用。这一档借款额度的未使用部分,就是储备头寸。

冲销式干预(Sterilized Intervention): 政府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交易以干预汇率水平的同时,通过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在国债市场上的公开市场业务)来抵销前者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从而使货币供应量维持不变的外汇市场干预行为。为抵销外汇市场交易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而采用的政策措施被称为冲销措施。

非冲销式干预(Non-sterilized Intervention): 不存在相应冲销措施的外汇市场干预,这种干预会引起一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熨平每日波动型的汇率干预( Smoothing Out Daily Fluctuation): 政府在汇率日常变动时,在高价位卖出、低价位买进,以使汇率变动的波幅缩小的干预形式。

砥柱中流型或逆向型的汇率干预(Leaning Against the Wind):政府在面临突发因素造成的汇率单方向大幅度波动时,采取反向交易的形式,以维护外汇市场稳定的干预形式。

非官方钉住型的汇率干预(Unofficial Pegging): 政府单方向、非公开地确定所要实现的汇率水平及变动范围,在市场汇率变动与之不符时就入市干预的干预形式。

单边外汇干预和联合外汇干预: 单边外汇干预是指一国对本国货币与某外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在没有相关的其他国家的配合下独自进行的干预。联合外汇干预则是指两国乃至多国联合协调对汇率进行的干预。单边外汇干预主要出现在小国对其货币与其货币所挂靠的大国货币之间的汇率进行干预的过程中,或出现在国际收支逆差国为维护本国货币稳定而进行的汇率干预过程中。各主要大国对外汇市场进行的比较有影响的干预,常常采取联合外汇干预的形式。

资本外逃(Capital Flight): 由于恐惧、怀疑或为规避某种风险和管制所引起的资本向其他国家的异常流动。资本外逃不同于资本流出,它是一种出于安全或其他目的而发生的、非正常的资本流动。

货币替代(Currency Substitution): 外币在货币的各个职能上全面或部分地替代本国货币发挥作用的一种现象。货币替代分为两种:一种是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同时持有本币和外币,另一种则是本国居民单方面地持有并使用外币。前者可以称之为对称性的货币替代,这种货币替代一般发生于发达国家之间;后者可以视为不对称性的货币替代,经常讨论的发生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替代就属于这后一种。

第七章 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

国际货币市场(International Money Market): 融资期限在1年内的银行短期信贷、短期证券及票据贴现市场,其中介机构包括商业银行、票据承兑行、贴现行、证券交易商和证券经纪人。

国际资本市场(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 融资期限在1年以上的中长期融资市场,主要业务包括银行贷款和证券交易。抵押贷款和租赁贷款及其他具有长期融资功能的业务也可以归入此市场中,其主要参与者有银行、公司、证券商及政府机构。

欧洲货币(Eurocurrency): 在货币发行国境外流通或存放的货币,如欧洲美元(Eurodollar)就是指在美国国境以外流通或存放的美元。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出现了在货币发行国单独设立的、专门对外国居民开放的本国货币业务(如美国的国际银行便利设施和日本离岸金融市场)。因为这些业务不受到货币发行国对本国货币所设立的准备金率、利率等管制,所以同样属于欧洲货币业务。

欧洲货币市场(Eurocurrency Market): 欧洲货币的交易、借贷市场,它既包括1年期以内的货币市场,也包含1年期以上的资本市场。

在岸(Onshore): 交易双方有一方是居民的欧洲货币交易,如英国石油公司在伦敦向汇丰银行借入美元。

离岸(Offshore): 交易双方都是非居民的欧洲货币交易。离岸交易包含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交易的实际发生地与交易的记录地相一致;第二种是交易的实际发生地与交易的记录地不一致。后一种交易是指交易实际发生在一地,但却记录在另一地。譬如,一笔发生在伦敦的欧洲货币交易,记录在某太平洋或加勒比海的岛国上的一家公司账上,后者往往是出于避税、逃避管制等目的。

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London Inter Bank Offering Rate, LIBOR): 伦敦的顶级国际银行间相互借款的利率,它反映银行从市场上筹集资金进行转贷的融资成本。英国银行家协会(British Bankers'Association)每日会从它认定的顶级国际银行间收集报价,计算和发布LIBOR。由于欧洲货币市场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核心位置,LIBOR已经被用作国际金融市场中大多数浮动利率贷款的基础利率,并被企业用于筹资成本的核算。浮动贷款协议中所规定的利率,大多是在同期LIBOR利率基础上加上一定百分点得到的。

银团贷款(Syndicate Loan): 由一家或数家银行牵头,多家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共同参加而组成的银行集团采用同一贷款协议,按商定的期限和条件向同一借款人提供融资的贷款方式。银团贷款需要至少一家银行做牵头行,若干家银行做管理行,其余银行做参与行,牵头行通常也是管理行,收取牵头费和管理费,并与其他管理行一起承担贷款的管理工作。银团贷款又称辛迪加贷款。

做市商(Market Maker): 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做市商制度是外汇市场的主要交易制度之一。在做市商制度下,投资者向做市商提出交易要求的数量和方向,做市商收集了买卖双方的数量信息后报出价格,并有义务在其所报价位上用自有资金或证券与投资者进行交易(即有义务维护市场的流动性),做市商同时充当了买者和卖者的角色,通过买卖价差赚取利润,同时有效确保市场交易不因买家或卖家的缺少而停滞。

国际资本流动(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和实际生产、贸易有密切关系的资金流动。

国际资金流(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lows): 也可称为国际游资,指和实际生产、贸易、投资活动无密切关系,主要以获取资产差价和金融收益为目的而在国际进行的、纯“金融”性质的流动。

石油美元:石油输出国家因油价上升而获得大量的石油出口收入,却又无法在国内消化这些石油收入,故不得不把大量石油收入存放在国际金融市场。因石油收入用美元标示,故把流入国际金融市场的石油收入称为石油美元。

债务危机:20世纪80年代,部分发展中国家因借入的外债过多、偿债期过于集中,而引发的无力按期偿还外债的危机。

外债债务指标:衡量一国外债承受能力的指标有:①外债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这一比例通常应低于10%; ②外债余额与年出口收入的比例,这一比例通常应低于100%~150%。衡量一国外债偿付能力的指标有:①年还本付息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这一比例通常应低于5%;②年还本付息与出口收入的比例,这一比例通常应低于20%。

巴塞尔协议(Basle Concordat): 由巴塞尔委员会提出、制定和修订的一系列银行业国际监督的行业规范的统称。巴塞尔委员会是在国际清算银行主持下成立的银行国际活动的协调机构。《巴塞尔协议》明确了银行业监督权力在母国当局(Parent Authority)和东道国(Host Country)之间的分配,并规定了为防止风险各银行应达到的资本充足率要求。

货币危机(Currency Crisis): 广义上指一国货币的汇率变动在短期内超过一定幅度,狭义上指市场参与者通过外汇市场的操作导致该国固定汇率制度崩溃和外汇市场持续动荡的事件,其明显特征是本国货币大幅度贬值。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Financial Crisis)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后者不仅仅表现为汇率波动,还包括股票市场和银行体系等金融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和金融机构的经营困难与破产等。

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 Krugman)于1979年提出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一国货币需求稳定的情况下,国内信贷扩张会带来外汇储备的流失和经济基本面的恶化,导致原有的固定汇率制在投机冲击下崩溃从而产生危机。

影子汇率(Shadow Exchange Rate): 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提出的一个概念。在政府通过经济和行政手段干预外汇市场的情况下,官方汇率被扭曲。在这种情况下,由实际交易或经济基本面因素反映的外汇真实成本被称作影子汇率。这是本教材中讲到的第二个影子汇率概念。这个影子汇率,是人们根据市场交易和经济基本面判断而得到的一种心理上的汇率,而不是现实中存在的汇率。

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奥伯斯特菲尔德(M. Obstfeld)等人提出的对货币危机的另一种解释。其核心思路是,投机者之所以对货币发起攻击,并不是因为经济基础的恶化,而是因为贬值预期的自我实现。只要投机者认为能够通过对一国货币的攻击,使该国货币当局保卫固定汇率的成本足够大,以至于放弃固定汇率制度并为投机者带来投机收益,投机者就会发动攻击。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住房按揭贷款危机,指2007年发生于美国,后又蔓延到其他许多国家的一场危机。这场危机,主要是因为在房价看好,金融机构为逐利而发放过多房屋抵押贷款,并利用金融创新成倍、成十倍地扩大自己放贷能力和房贷(经证券化)流动性而引起和蔓延的。

第八章 金融全球化下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金融机构,以及由习惯和历史沿革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国际货币体系既包括有法律约束力的关于货币国际关系的规章和制度,也包括具有传统约束力的各国已经在实践中共同遵守的某些规则和做法,还包括在国际货币关系中起协调、监督作用的国际金融机构。确定一种货币体系类型主要依据三条标准: 第一条,货币体系的基础,即本位币是什么;第二条,作为国际流通、支付和交换媒介的主要货币是什么;第三条,作为主要流通、支付和交换媒介的货币与本位币的关系是什么,包括双方之间的比价如何确定、价格是否在法律上固定,以及相互之间在多大程度上可自由兑换。

国际金本位制: 19世纪80年代,在德国、美国、英国、拉丁货币联盟(含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瑞士)、荷兰及若干北欧国家国内实行金本位的基础上,形成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国际货币体系。其特点是: ①黄金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 ②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和输入; ③一国的金铸币同另一国的金铸币或代表金币流通的其他金属(比如银)铸币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 ④在金币流通的国家内,金币还可以自由铸造。国际金本位制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但由于货币供应过于依赖黄金,而黄金产量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宣告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建立的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因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城召开的联合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签置相关协议而得名。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制度实行黄金—美元本位制,规定美元按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与黄金保持固定比价,各国政府可随时用美元向美国政府按这一比价兑换黄金,各国货币则与美元保持可调整的固定比价,从而建立起一个固定汇率的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上述内容又被称为“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仍然无法摆脱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体系的基本矛盾。在美国国际收支赤字持续上升、黄金储备大量流出、美元和黄金按固定比价兑换无法维持的冲击下,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73年崩溃了。

悬突额(Overhang):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从美国流出的美元数额,超出美国黄金储备的部分。悬突额的存在意味着美国不能按照承诺的比价,将外国持有的美元完全兑换成黄金,因而它是预测美元危机的重要指标。

牙买加体系(Jamaica System):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以1976年1月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的关于国际货币制度的会议签置相关协议而得名。牙买加体系是一个松散的体系,其最主要特点是:黄金非货币化、储备货币多样化、汇率制度多样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 世界两大政府间金融机构之一,成立于1946年5月,是具有独立性的联合国专门机构,总部位于华盛顿。其主要职能包括: ①确立成员国在汇率政策、与经常项目有关的支付以及货币兑换方面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并实施监督; ②向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成员国提供必要的临时性资金融通; ③为成员国提供进行国际货币合作与协商的场所。IMF的最高决策机构是理事会(Board of Governors),每年秋季举行定期会议,决定IMF和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大问题。IMF的日常行政工作由执行董事会(Executive Board)负责,执董会是常设机构,设主席一名,主席即为IMF总裁。截至2010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已达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金份额(Quot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在加入时,需要用25%的外汇和75%的本国货币向基金组织认缴基金份额,份额按成员国各自的国民收入水平、进出口规模和国际收支水平确定,定期调整,一旦认缴后,就成为基金组织的财产。成员国认缴的份额构成基金组织的主要资金来源,被用于对成员国的资金融通。成员国的份额决定了其在IMF的投票权、借款权和特别提款权分配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 基金组织成员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并且国际储备不足时,可以向基金组织申请贷款(又称提款)。具体的方法是用本国货币向基金组织购买(Purchase)所需要的外币款项(或特别提款权),并向盈余国进行结算。当成员国出现收支盈余、有能力向基金组织还款时,再用外币赎回(Repurchase)本国货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条件(Conditionality): IMF在向成员国提供贷款的同时,会对受贷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收支调整等提出具体要求,这称作贷款条件。对贷款附加条件的目的是让贷款与受贷国可维持的国际收支前景及还款能力相结合,保证贷款的使用不损害IMF资金的流动性,并有助于调整受贷国的经济状况。贷款数额越大,所附加的贷款条件就越严格。

储备货币(Reserve Currency): 被各国中央银行长期持有作为国际清偿力的货币,它发挥的是储藏手段和国际货币的作用,并在国际经济往来中为商品标价。一种货币要成为储备货币,需要满足几个基本要求: ①货币发行国的经济实力强大,在国际贸易和投资领域占据较多份额; ②货币的价值相对稳定(如以固定比例的硬通货或强大的经济、政治实力为后盾); ③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较高,货币能够自由兑换; ④通过国际协议或长期的历史沿革而被各国广泛接受。储备货币的发行国被称作储备货币发行国。

铸币税(Seigniorage): 货币发行人凭借其发行地位所获得的货币发行面值超过其发行和管理成本的部分。

特里芬两难(Triffin Dilemma):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双挂钩的安排下,为满足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美元的供应必须不断地增长,而美元供应的不断增长,使美元同黄金按固定比价的兑换性日益难以维持。美元的这种两难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R. Triffin)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总结的,故又被称为“特里芬两难”。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Balassa-Samuelson Effect): 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 Balassa)与萨缪尔森(P. Samuelson)提出的理论。该理论将商品分为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两部门,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较高使贸易品价格相对低于非贸易品价格,用贸易品的一价定律解释市场汇率的决定,用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加权平均来计算一般物价水平,从而能够较好地解释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其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而低估的现象。

通货区(Currency Area): 区域货币合作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它具有以下五个显著特征: ①成员国货币之间的名义比价相互固定; ②具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货币作为各国货币汇率的共同基础;③这种货币与成员国货币相互间可充分地自由兑换; ④有一个适当的协调和管理机构; ⑤成员国的货币政策主权受到削弱。通货区的最高形式是区域内通行统一的单一货币。

最适度通货区理论(Optimal Currency Area Theory): 关于通货区的认定、范围、成立的条件,以及加入通货区的成本和收益等内容的系列学说的统称。欧洲货币体系就是最适度通货区理论的一种实践。

西欧货币的联合浮动: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第二个阶段(1972—1978年),又称可调整的中心汇率制。对内,参与该机制的成员国货币相互之间保持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并规定汇率的波动幅度;对外,则实行集体浮动汇率。按照当时规定,参与联合浮动的西欧六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其货币汇率波动不得超过当时公布的美元平价的±1.125%,这样,在1972—1973年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这段时间内,便在基金组织当时规定的美元平价±2.25%的汇率波动幅度内又形成了一个更小的幅度,其波动情景犹如“隧道中的蛇”。1973年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基金组织规定的±2.25%限制不复存在,六国货币的联合浮动犹如走出隧道的蛇而集体对外浮动。这种联合浮动机制为随后产生的欧洲货币体系稳定汇率机制提供了过渡。

欧洲货币体系(European Monetary System):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第三个阶段(1979—1998年)。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即欧洲货币单位(European Currency Unit,ECU)、稳定汇率机制(Exchange Rate Mechanism,ERM) 和欧洲货币合作基金( European Monetary Cooperation Fund,EMCF)。

欧洲经济货币联盟(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EMU):欧洲货币合作的最终成果,于1999年1月1日成立,以欧洲单一货币——欧元(Euro)的正式使用为标志。

稳定与增长公约(Stability and Growth Pact,SGP): 欧元区成员国需要遵守的财政政策基本纪律。即成员国必须维持其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或有所盈余,成员国每年发生的财政赤字不得超过GDP的3%,国债余额不得超过GDP的6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