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静心反思,经验提炼和优化

静心反思,经验提炼和优化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案例研究、课堂观察、叙事研究、反思实践、行动研究等形式,边研究边学习理论、实践理论,从中获得特定情境下的教育经验,重建知识体系,拓宽学术视野,提升整体素质。苏格拉底说过,未经思索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静心反思,经验提炼和优化

在四川成都参加培训学习的这些日子里,我始终睁大眼睛,敞开心扉去凝视、去倾听、去交流、去捕捉、去汲取、去反思,反思结果如下。

反思一:做学习型教师,是农村教师生存的需要。

1.学会自主学习。一是学会问题解决式学习,即以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作为衡量标准,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水平和能力等进行梳理,确定存在问题,形成学习专题,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循序渐进地学习、实践。二是学会建立学习文件夹,即教师对自己平时的学习情况作累积性的记录,把这些记录整理成学习文件夹。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作为自我学习的评价,还能帮助学习者认识自己学习的实力、缺点、倾向、习惯以及下一步的学习需求。三是学会批判性阅读。在学习中教师会发现并非所有的教育文献都适用于自己或能够完全照搬。因此,必须有意识地从批判的视角去阅读,学会与书本对话,养成在书的边缘空白处写下评语、随感等的阅读习惯。四是学会自我调节式学习。判断自己的原来的学习情况;确定学习内容、目标、策略,做好规划;通过自我评价或者与同伴交流实行学习过程的监控、学习策略的调整;对这一阶段的学习做出总的评价,向学校提交报告,并做出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以此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2.学会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理念,同时也是一种学习方式。“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肩负着繁重教学任务的教师,只有立足于岗位开展合作学习,才是实际且有实效的。学习小组可以是教师自愿组合,也可以由学校根据需要进行配置。学习形式可以是规范的,也可以是“沙龙式”的。可以结合教学实际选择学习的内容,或者通过同事间的教学观摩研究活动,把学习地点摆到课堂,一边教学,一边研讨;也可以请某个教师上课,把一节课作为一个学习研究的个案;还可以把培训者请进课堂,亲自上课,然后结合实践讲理论,即席为师生指导,引导讨论,使课堂变成学习交流的场所,把新课程的理念通过课堂直观地表现出来,使教师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理论,形成新的理念。

3.学会做中学,学中做。教师要善于把学习与教学结合起来,做到在“学中悟、学中做、学中思”,提高学习效率。比如教育名著的学习,教育名著能提高教师文学素养、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这对教师拓宽视野,提升教育境界,有很大的帮助。不论是中国古代的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还是现代陶行知做中学的教学思想等,都是特有的生动情景、深邃思想和崇高精神的结合,如果教师把这种结合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技能,就能够增强教师的亲和力,提升自身的教学形象。

4.学会在研究中学习。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研究能力、个人风格和乐于探究的心理倾向,促进教师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并形成良性循环。教师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案例研究、课堂观察、叙事研究、反思实践、行动研究等形式,边研究边学习理论、实践理论,从中获得特定情境下的教育经验,重建知识体系,拓宽学术视野,提升整体素质。学习活动是润泽人一生的最积极、最有意义的活动。在这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学习是我们的生活,学习是我们的工作,学习是我们的责任。为人师者必须养成时时学习、事事学习、处处学习的习惯,让学习交融于工作、生活之中。

反思二:做研究型教师,是农村教师发展的需要。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是教科研者。因为时代是发展变化的,教材再怎么更新,总会或多或少地滞后于时代发展的。况且,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新问题、新情况总会不断涌现,很多问题用过去的经验、理论来应付和解释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智慧,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大胆标新立异,敢于突破教材的限制,认真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创新教法,由教书匠逐渐成长为研究者。(www.xing528.com)

1.有效开展备课研究。众所周知,备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如果备课无效,教学就必然无效。在我们所处的教学环境中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教师很辛苦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大量繁重而无效的备课占用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我们要着力研究备课的形式、内容、重点。在备课的研究上我们着眼研读、博学、细致、创新、传承、改革这六个关键词,积极研究“三级备课制”(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个人自我完善备课),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有效开展听课、评课研究。听课、评课是帮助教师研究课堂教学、认识教学规律,更新教学观念、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展示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大力倡导校本教研的今天,听评课已成为教师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因此要深化听课、评课研究,积极构建新的听评课范式,使听评课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3.有效开展教学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当前国内外课程改革背景下,广泛使用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教师进行教学案例研究,能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解除疑惑,指出问题,明确方向。教师进行教学案例研究,可以为教师特别是新教师的教学提供比较丰富的实际情境,有利于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案例研究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真实、典型记录,也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真实体现,因此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源。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倾听,注意观察,注意思考,注意收集有典型意义的教学案例,要坚持记录,要注意提炼案例的主题,学会进行案例分析,以便把握教育规律,提炼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4.有效开展教学反思研究。苏格拉底说过,未经思索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叶澜教授也曾讲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连续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学反思对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注重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反省和探究教学活动中各方面的问题,从教前反思、教中反思、教后反思三个层面入手,进行多种形式的反思,如有组织的教学实录反思、教学录像反思,每一次测验结束后的反思,每学期撰写学科总结时的反思,与身边的教师讨论交流,或通过网络等渠道与专家、同行进行交流讨论时的反思等。还要坚持在博客上写教育叙事,撰写教育日记,从反思中实现自我超越和专业成长。

5.有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我们要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创造性地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创造生动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6.有效开展教堂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研究。课堂教学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所有支持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智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的主客观条件。课堂教学资源包括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教学的物力、财力、人力等物质要素,同时也包括一些诸如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因素、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学形态模式等非物质要素。教师着力开展文本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学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教师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我们应当积极投身于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共同致力于教育教学的研究与探索中,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道路,不懈追求农村孩子自然、和谐、健康发展的教育理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