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背景
当今,教育被人们视为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财富的源泉和竞争的关键,并被置于社会核心地位。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也在于教师。“没有教师的协助和积极参与,任何教育的改革都不可能成功”,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所以,当前各国纷纷把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了教师队伍建设,希望依靠教师的工作来实现全民教育的目标,提高国民素质,缓解人类生存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尽管措施各异,但教师专业化明显地成为当今世界教师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共同趋势,各国都希望通过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来提高教师的素质、改善教师的地位,实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始,教师就被看作一个专门职业,最近几十年,教师专业化问题更是成为一个备受教育界关心的热点话题,但长期以来,教师被看作一个奉献者,如“蜡烛”“春蚕”“渡船”,这些歌颂反映了教师的基本生存状态,强调了教师的“育人”功能,但教师如何“育已”这一对教育质量、教师的生命质量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问题却通常被忽视。
著名教育专家,华东师大教授叶澜说,我们坚信,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给学生的创造精神。
(二)实践思考(www.xing528.com)
纵观我国目前教师教育的现状,国家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素质的提高作为教育四大改革重点之一,推出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积极探索新时期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在国家1996年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推出了“跨世纪园丁工程”,旨在培养一批国家级骨干教师。与此同时,各省、市、区也根据当地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继续教育工作,大力提高教师素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当前的教师教育从整体来讲还存在重学历培训,轻教师专业水平提高,重理论构建,轻实践探索的局面;就教师个体而言,还存在教师被动发展、单一发展、自发发展而导致的教师发展主动性不强,无系统性,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显然,仅按传统的培训方法来管理,单纯被动地让教师们去参加上级各部门组织的一系列培训,是很难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的的,而且很容易产生与现代教育不相适应的一些矛盾(如教师工作和学习之间的矛盾,培训内容的重复、滞后与现代教育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培训对象的局部性与学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的矛盾等),造成培训人员或内容上的空洞或培训重复造成培训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着培训的质量与效益。对于校外教育教师而言这样的问题更加突出,所以开展系统的,形式多样的,扎实有效的校本培训,以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这是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问题。
(三)现实意义
从我校的发展现状来看,截至2012年底,我校有专任教师95人,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15人,占教师总数的15%;大学本科学历45人,占47.3%;区级骨干教师7人,市级骨干教师12人,校级骨干教师15人。这批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发展基础,具备自主专业发展的基本能力,我们希望通过创设支持性校园环境,不仅要为广大教师拓展个性化的专业发展空间,而且要带领他们通过研究不断反思、弥补不足,走上岗位成才和健康发展的道路。同时,我们期望通过课题研究及时总结提炼教学能手、教学新秀实践成长的成功经验,帮助他们获得更大的发展,并且要在课题框架内对他们的传帮带作用进行优化,以带动更多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以此来推动全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鉴于此,我们提出“创设支持性校园环境,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践研究”这一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