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一项富有悟性和灵性的心灵工程。悟性和灵性从哪里来?从实践中来,从读书中来,从思考中来……卢梭曾说过:“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实践、思想是必然的路径。”在教育上,没有什么比活生生的实践、领悟的力量更大,更令人信服的了。要努力实践有灵性的教育,必须倾心竭力实践、思悟,由此,你才会真正找到一个教师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
备课,是教师最基本的工作,教师上课前的备课,犹如工程开工前的地形勘查、图纸设计和买材进料,其必要性不言而喻。
自从进入信息时代,Internet、QQ、Email、微信来到我们身边,“电子备课”成了时尚,简单的复制、粘贴,可以让教师在几分钟内拥有几个学期的教案。教师的电脑里储存了各册的、各种格式的教案,随时都可以打印成册。教师唯一要做的,或许只是修改一下电子稿上的日期、姓名而已。在这种便捷方式的诱惑下,自己认认真真地去钻研教材,自己真正地去设计好每一堂课,这些备课的基本要求实在很难让人坚持去遵守,利用他人的材料作为自己的备课,已是绝大部分教师习以为常的方式。(www.xing528.com)
所以,在今日,对大多数教师而言,备课,只是成为应付检查的一本材料而已。很多教师每日上课的备课本,根本不是自己思想的体现,能够在课前看一看备课本,或略做一些修改或调整,已经成为难能可贵的行为,不备课而上课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很多的青年教师,因为习惯于用别人的教案,甚至数年都不曾有过备课的体验,长期缺乏对教学设计的思考和实践,因此不会独立设计一堂课已成为摆在眼前的事实。即使设计出一堂课来,写不出教学目标、定不出教学重难点屡见不鲜,流程杂乱没有章法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轮到上公开课,第一反应是上网找教案或向人请教,最后拼凑着备出来的课,往往都是大杂烩,毫无自己的主见和思想。我们不敢想象,长此以往,青年教师如何成长,他们又如何能独当一面、挑起教学的重担?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重提备课确实具有极大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