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沟通的基础,是对话的桥梁,语言的畅通是相互理解的前提。国际传播是跨越国家、跨越语言的传播,对于广大国际受众而言,翻译是跨越语言障碍的唯一途径。传播者力图用语言来实现与传播受众之间的理解与共鸣,就需要在语言翻译方面进行创造性的加工。近代伟大的翻译家严复先生曾经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理论,至今在我国翻译界仍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提升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有效性,需要在语言翻译方面提升水平,增进话语理解的深度。
1.要注重共通性表达,要实现共情与共鸣
中外文化在文明特质上有明确的差异,这将给国际传播带来诸多跨文化方面的理解障碍,加之中国的快速发展,国际社会在认知中国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走向上会有不准确认知,导致出现一定的猜疑、误判、偏见。这些认知偏差和障碍就需要中国通过自身的话语去表达和阐释,让世界人民听得懂,听得进。不管不同文化之间有着怎样的差距,人类的情感都是有着共通性的,对美好生活向往与对美好事物的期待都是一样的,因此在国际传播中,要寻找到能引起共情的契合点,引发国际受众的情感共鸣。比如,1954年,周恩来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其间要放映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给与会代表,时任新闻联络官的熊向晖向总理请示如何将这部典型的中国越剧介绍给外国人,总理将其翻译成了一个巧妙的名字——“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特别有吸引力又恰如其分的名字完美地弥合了巨大的文化差异,找到了情感共鸣,起到了理想的传播效果。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的重要演讲中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55]这句话虽然是中国谚语,但是表达的意思通俗易懂,全世界人民都能理解。习近平主席用这个比喻来阐释一个国家应该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简洁明了又具有强大说服力。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他引用歌德的名著《浮士德》,指出中国不是可怕的“墨菲斯托”,巧妙地回应了西方国家关于中国是“睡狮”的担忧。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发表的主旨演讲中,引用各国的民谚俗语来阐释中国倡导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他说:“东南亚朋友讲‘水涨荷花高’,非洲朋友讲‘独行快,众行远’,欧洲朋友讲‘一棵树挡不住寒风’,中国人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56]这样通俗的表达,阐释了中国与其他国家有着共同的价值理念和发展追求,巧喻妙说,直抵人心,极易产生共鸣。
2.解释性翻译(www.xing528.com)
解释性翻译是翻译领域的一个专业术语,是一种有效的翻译方法,“是把要解释(即要翻译)的内容融合到译文中去,与译文一气呵成,巧妙地传达出原文的含义和风格”[57]。在国际传播中,基于文化的差异,有很多具有文化特色的表达在其他的文化语境中用直译是没有办法准确表达其含义的。况且中国与西方走的是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国情以及中国发展理念、发展特色十分缺乏了解,甚至由于立场不同,还有抵触和偏见的情绪,如果在价值传播中不能明晰概念,就会很容易造成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曾指出:“民族彼此之间的理解也像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一样是很少的。每一方面都只能按自己所创造的关于对方的图景去理解对方,具有深入观察的眼力的个人是很少的、少见的。”[58]翻译本身就是一个解疑释惑的过程,要避免引起误会的表述是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添加必要的背景说明进行解释性翻译是增进国际理解的重要方式。段连城先生也说过:“不管写得多好的中文,如果机械地逐字逐句译成外文,而不在翻译阶段进行必要的加工,就不可能成为流畅的外文。”[59]比如,20世纪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的方针,在国际社会的翻译中就引起了诸多对中国的误解。“韬光养晦”是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局势发展提出的发展方针,是“专注于自身发展建设,决不当头”的意思,并不是国外所认为的“掩盖自己的能力,等待时机”。比如中国的“龙”,在中华文化里是一种吉祥的图腾,象征着勇敢和力量,然而其对应的英文翻译就是dragon,表示一种狮头羊身蛇尾的怪物,形容凶狠的人。如果在对外翻译表述中不阐释清楚“龙”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所表征的含义,那么就会造成西方世界的误解,这也是西方国家常常用dragon来形容“中国威胁论”的一个重要原因。
3.准确性翻译
翻译的准确性是指译文内容要保持原本内容和意义的完整性。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做好国际传播工作,要引导国际社会正确的认知当代中国,了解中国特色。因此,在对外翻译中,要将中国的价值理念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就需要有准确性的翻译。随着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外交工作的日趋活跃,也会不断地涌现出很多新的概念和术语,做好对这些概念和术语的标准化翻译是提升对外传播有效性的重要基础,要专词专译。尤其是中央文献中关于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专有词汇,一定要有准确、全面、权威的解释,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回应国际社会关切,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误解误读。[60]如果在特定概念和术语的表述上存在一词多译,就很容易引起外国媒体及人民的误判和猜疑,不同的翻译表述呈现的核心概念还是有所区别的,不利于外国人民理解。比如,“中国梦”被翻译成“China's Dream”或者“Chinese Dream”,前者被理解为“中国的梦”,很容易让西方世界误会成“中国的野心”;而后者意为“中国人的梦”,更能体现每个中国人民的梦想,则更能体现中国梦的实质,也才能表达出它的亲和性。再如,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翻译曾经出现多种版本,“一带一路”被翻译成“One Belt & One Road”,“倡议”被翻译成“initiative”“strategy”“project”“program”“agenda”等,这些翻译,一方面不利于国际社会理解“一带一路”的准确内涵;另一方面又会将“倡议”理解为“战略”“计划”等含义,容易误解该倡议是“中国野心”的一部分。为了消除这样的理解障碍,国家发改委会同外交部、商务部等部门,共同发布了“一带一路”英文译法的官方规范,“一,在对外公文中,统一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英文全称译为‘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一带一路’简称译为‘the Belt and Road’,英文缩写用“B&R”。二,‘倡议’一词译为‘initiative’,且使用单数”[61]。此外,在对外翻译方面,中央编译局作为中央文献对外翻译的重要职能部门,也正在付诸巨大努力,从2015年开始,每年都对中央文献的重要术语进行统一的翻译,比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这些统一规定的翻译,有助于在对外传播中国价值观念时准确用词,也有助于其他国家及人民的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