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公关战略与中美关系的发展

国际公关战略与中美关系的发展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全球化时代,“形象和声誉已经成为(这些)国家战略性资产的重要部分”[12]。对中美大国关系而言,加强战略沟通是准确把握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沿着正确轨道运行的重要前提。

国际公关战略与中美关系的发展

公关原本是运用于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是指一个组织为达到一种特定目标,制定相应政策及运行程序,从而建立一种良好公共关系的活动。这一经济领域的概念也可以运用于其他领域,比如政治领域的公关游说,在政党的政治选举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效果。将这一概念和策略运用于国际传播中,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根据与其他国家及人民的共同利益,运用一定的公关策略来处理国际事务,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外交形式和活动,缩小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分歧、解决分歧,扩大共同点,以维护和提升国际形象。在全球化时代,“形象和声誉已经成为(这些)国家战略性资产的重要部分”[12]。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妨碍着其他国家对中国发展崛起的正确认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国际关系的发展,加强国际公关,已经成为了中国在回归世界舞台中心的过程中必须要更加重视的活动。中国发展需要被正确认知,中国责任需要被客观看待,中国价值理念应该得到更多认可,这些都需要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中为自己营造更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传播,就是需要中国在与其他国家交往中,由政府推动,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赢得国际民心、影响国际舆论、提升国际声誉。

1.加强国家之间的战略沟通,规划共同的愿景设定

在国际关系日益复杂的现实条件下,各国之间应该为减少战略互疑,增加战略互信,加强在合作交往领域的规划对接,促进国际公共事务领域的有效协调与合作。对中美大国关系而言,加强战略沟通是准确把握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沿着正确轨道运行的重要前提。双方要保持好高层和各级别的交往,规划好两国的机制性对话,在关切两国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上要彼此尊重,妥善解决分歧。比如在台湾和南海问题上,对美国的干涉主义和挑唆行径,要从高层对话中进行有效沟通,在不触及非用武力解决不可的地步之时,对话沟通是最有益的方式。在全球性事务中,安全稳定、经济发展、气候变化等问题,需要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合作,也同样需要在战略层面保持有效沟通,不管是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金砖国家的发展战略规划对接,还是与其他国家深化国际合作,都需要在共同愿景的支撑下,加强良性互动,加深对彼此政策走向、重大关切等方面的了解,夯实战略互信基础。

2.加强与民众的良性互动

赵浩生教授说,一个国家公关的成败可以从民意测试中体现出来。在美国历次的民意测验中,其民众对中国的看法多数都是不信任中国,认为中国对美国不友好。这是因为美国人对中国的不了解,而不了解则多是源于中国缺乏对美国的自我宣传。中美近年来争论的问题有人权、台湾、武器扩散、贸易顺差知识产权、劳改产品、西藏问题等,每一个问题中国人都有理直气壮的反驳,但是可惜这种反驳美国人听不见。我们的每一个白皮书都是掷地有声的“好文章”,但是美国人看不见。[13]这对于改进国际传播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那就是要重视对公众的民意说服。在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传播中,实现与民众的良性互动,要利用一切条件积极传播。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领导人的国外出访与演说。领导人出访和发表演说属于国家公关的一种重要形式,外交演讲作为礼宾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展现的不仅是领导人的个人魅力,更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和价值理念,是代表一个国家向外传达其在双边关系及国际关系问题上的态度、立场、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周恩来万隆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彪炳史册,不仅促进了万隆会议的胜利举行,而且成为了日后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邓小平联合国大厦的演讲中全面阐述了毛泽东“三个世界”的理论和中国“永不称霸”的外交政策,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受到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热烈欢迎,成为了中国外交史上的闪光一页。(www.xing528.com)

新时代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国外或者出席国际活动中,都会以演讲或者发表署名文章的方式,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阐释中国价值观念,为发展双边、多边关系,解决国际问题提出中国方案,表达中国态度。中国的驻外媒体,要加强对领导人出访演说或署名文章的解读与报道,让外国人民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的意义,增强对中国价值理念的认知与好感。另外一个重要的交流方式就是充分利用好大使馆的外交作用。大使馆是国家开展国际公关的重要窗口,不仅要发挥好促进祖国与所驻国家的外交关系的作用,处理好涉外事务,也要在增强所驻国家的民意基础方面做出努力,发挥作用。“外交官们需要走出去,加深与当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接触,培育厚实的民意和社会基础。”[14]

3.做好对外援助

自1950年中国向朝鲜和越南提供物资援助开始,中国就开启了对外援助的序幕。中国始终坚持帮助受援国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和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政策,在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对外活动中,要阐释好中国的援外政策与主张,不能让中国的援外工作陷入西方国家污蔑中国是“新殖民主义”的陷阱,而要成为塑造中国国际形象和大国担当的重要公关手段。要与受援国家及其人民共同树立起“南南合作”的坚固意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尽管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在综合国力和经济体量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中国的人口基数大,问题多,发展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中国的对外援助是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既不是施舍,也不是变相掠夺。同时,要对西方国家的关于中国“新殖民主义”的诋毁之名进行反驳和澄清,这顶“莫须有”的帽子,中国绝不接受。通过中国对外援助切实有效推动受援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事实来正中国援助的正义之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