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硬传播与软传播
硬传播与软传播这一组概念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明安香教授提出来的,他指出:“硬传播主要是指大众新闻媒介每日每时进行的新闻报道、时事评论、政治宣传等传播。软传播是指很少甚至不带明显意识形态色彩、政治色彩和宗教色彩的媒介传播。”[52]在国际传播中,硬传播与软传播两种传播方式并存,它们各自不一样的特点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传播效果。硬传播一般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政治演讲等形式进行新闻报道和评论,发表具有明确政治立场的观点。这种形式就是站在传播者的角度,直接传播自己的态度、立场和观点,具有观点明确、目标清晰、指向性强等特点,但是这种方式或多或少都能显现出其政治色彩和意识形态色彩,容易受到国外受众的反感或者抵制,从而削弱传播效果。软传播一般通过娱乐、休闲、文艺、影视作品等形式进行传播,主要将某些生硬的传播内容软化,重视情感的共鸣,一般不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容易拉近与外国人民的距离。
在国际传播中,为了增强传播效果,中国越来越重视软传播形式,实现硬题材的软传播是提升传播效果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关于传播中国的硬题材内容,也在逐渐探索用新颖的方式进行解读传播,比如,《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等系列短片,“十三五”神曲、《中国一分钟》等集视听于一体的文娱化的宣传方式,有助于外国人民在轻松娱乐的氛围中对中国制度、政策、领导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有直观生动的了解,加深其认知深度,在简单的事实陈述中呈现中国形象。
2.直接传播与间接传播
按传播主体作用于传播受众的方式,可以分为直接传播形式和间接传播形式。直接传播即传播主体直接对传播受众进行信息传播,比如设立境外媒体、对外出版书籍、输出影视作品等。间接传播是传播受众通过其他途径接收到了传播主体所传播的信息,比如,加强与境外媒体的合作。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人民日报社从2014年起便发起并举办了每年一届的“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该媒体论坛汇集众多国家主流媒体,为国家之间的政治往来、经贸合作以及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各国媒体通过这个高端平台加强沟通、加强合作,在推进各国相互理解与政策互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丝路精神的‘扩音器’,丝路友谊的‘播种机’,丝路合作的‘推进器’”[53]。(www.xing528.com)
此外,境外舆论对中国的客观报道对外国民众来说,更有说服力。在揭露日本侵华的历史罪行中,中国通过很多形式来揭露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大罪,但是包括日本在内的其他国家,可以说都没有客观公正地看待日本侵华的事实,日本的右翼势力直到现在还否认和歪曲历史,而一些西方国家,因为不曾感同身受过,所以也日渐遗忘了中国曾经遭遇的暴行。很多时候,中国都只能从政治原则的高度来谴责日本及其他国家不尊重历史的言行,而实际效果却并不十分理想。然而通过其他方式直指日本侵华的事例却收到明显效果。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历史巨著《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向世界揭示了二战期间发生在南京的骇人听闻的惨剧,该著作自1997年出版以来,在西方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使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更加清晰地还原在世人面前,更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该书以大量的文史资料为支撑,并且采访了历经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详实的、无可辩驳的历史资料,让日本曾经犯下的罪行无以逃遁,将日本的二战罪行永远钉在了耻辱柱上。
日本广播协会(NHK)电视台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播出了两部关于日本“731部队”的纪录片,纪录片揭露了日本人在中国东北用人体进行细菌试验研究这一令人发指的罪行。这两部纪录片自日本播出以后,在日本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日本NHK电视台能有勇气播出揭露自己国家罪行的节目,它的传播效果比中国电视台播放此类节目的海外影响要大得多,尤其是对日本人民的思想冲击会更加深刻,资料内容还原历史的真实性、揭露日本暴行的残酷性,都会使他们更能站在公正的立场反思自己国家曾经犯下的罪行。由于日本右翼势力长期以来不能正视历史,歪曲历史否认罪行,日本人民对日本在战争期间犯下的历史重罪知之甚少,如今,通过他们自己的声音来揭露罪行,其说服效果将更加明显。
上述两个事例对当前中国国际传播的启示就是,要学会利用间接的传播资源,比如利用境外主流媒体和权威人士等发声的方式,提升对外传播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