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崛起对全球格局和国家利益的影响及传播效果

中国崛起对全球格局和国家利益的影响及传播效果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美国来说,它认为的中国威胁主要是从其全球战略和利益来考量的,担心挑战和冲击它世界第一的地位。一些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疑虑,主要是基于在现存体系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所产生的发展阴影,以及由中国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压力。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威胁的思想认知,用统一的言论进行解释其效果是有限的,如何针对具体国家和具体言论进行价值言说,关涉到传播效果。

中国崛起对全球格局和国家利益的影响及传播效果

1.多说与少说

国际传播实际就是国家进行形象自塑的活动,这个过程其实质就是说服别的国家和人民理解及认同自己,而认同的最核心内容应该是一个国家的价值理念。这些理念包括在一系列的思想和事实中,要让其他国家了解自己的思想,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多说,要释放足够的信息让其他国家了解自己的政策与主张。从传播规律来说,信息量的大小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传播效果,正常来说,信息量越大,越有利于传播对象对事物的认知,传播效果就会越好,反之,则不利于外界的认知,从而达不到传播的效果。一个国家要向另外一个国家传播一种新的观念,或者解释一种政治制度,没有一定量的密集的对外宣传是绝对不行的。[44]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传播,要在国际舆论的大洪流中声势浩大地发声,要通过大量的信息传播在国际上形成一定的舆论气候,掌握对外传播的主动权。只有提高信息刺激的强度,才会更有利于引起传播对象的关注,进而被他们所接触、所习惯、所强化。当前,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该倡议自提出以来,国际社会就对之充满了各样的猜测和疑虑,有的国家将其视为中国用以抗衡美国的亚洲轴心战略,有的人担心它会挑战现有的区域合作机制。无论哪种认知,都是对“一带一路”初衷的误解,要顺利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就要进行舆论造势,利用本国或外国媒体、专家、学者、权威人士以及意见领袖,多角度全方位阐释“一带一路”的意义,使其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尽量减少国际社会对其的误解误判。同样,对于中国以和为贵的价值理念,坚持和平的发展道路,平等互利的外交政策等理念,也要加强舆论造势,在国内国际重要场合进行宣介与解读,让中国的主张与政策能够更通透地被人理解。如果在国际传播中,中国对自己的主张言之甚少,那么就将解释权拱手让渡给了别人,一些西方国家抓住这样的机会就可以站在它的立场上对中国主张进行歪曲解读,从而误导国际认知走向,不利于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理解。

2.“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是著名的传播学者霍夫兰提出的一种传播技巧,主要是指在传播中,针对存在对立观点或者利弊二分的情况。传播者通常会采取两种方法对传播对象进行说服:一种是仅仅展示自己一方观点的或者对自己有利的判断信息,这就是“一面提示”;另一种是除了展示自己观点的有利信息,同时也展示对立一方的观点和不利的信息材料,这叫作“两面提示”。这一技巧运用于国际传播中,“一面提示”主要以正面宣传为主,“两面提示”则兼具了信息的平衡。长期以来,中国在宣传工作方面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原则,这对于国内传播而言,具有引导主流价值观,维护社会稳定等重要作用。在国际传播中,“正面为主”的传播原则依然是需要坚持的,但是需要有个“度”的把握,如果绝对化、极端化,那么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赵启正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正面报道还是负面报道,我们需要辨别什么是正面,什么是负面。说我们的不好就是负面新闻吗?不是。判定这个报道的正面负面问题,应该是从是否有利于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方面来考虑。”[45]由此可以看出,负面报道并不都产生负面效应。对关于中国的发展情况的相关报道,要坚持信息的平衡性原则,不能总是一味地宣传成就,只见成就不见问题,这既容易让人产生不信任之感,也容易让人产生反感。真实的中国和中国人是新鲜的、有魅力的,也是有缺点的。在国际传播中,应该坚持传播“一个并不太完美但是努力走向完美的中国形象”,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中国梦”。[46]在国际传播中,要在如何报道中国的成就与问题方面进行科学权衡。(www.xing528.com)

3.是否对症下药

在国际传播中,需要的不仅仅是向外界传达“我的思想”是什么,还需要通过对话与回应解答别人的疑惑。对于外界的误解与误读,需要具有针对性的回应,才能正本清源,拨开迷雾,更好地传播中国自己的声音。以“中国威胁论”为例,关于中国威胁的论调被拆解成了好多个不同领域的“威胁”,化解这些“威胁”论调,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对症下药,方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首先,“中国威胁论”兴起的时代背景不一样,一些国家炒作中国威胁的心态就不一样。对一国之评价与对人的评价一样,都是不同主体在相互交往中相互建构的。[47]以前,西方国家宣扬中国威胁,从“黄祸论”到“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将中国作为一个意识形态不一样的国家的防范。如今,再次宣扬的“中国威胁”,不管是“中国强硬论”“中国傲慢论”,还是“新殖民主义论”,都切切实实地展现了西方国家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而陷入的紧张与忧虑,是对其在现有的国际体系中地位可能被撼动和既得利益被改变的恐惧。根据不同心态下的“中国威胁论”论调,采用不一样的应对方式,就关系到中国回应威胁论的截然不同的效果。对于如今盛行的论调,不仅是要简单强调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更重要的是要与其他国家寻找到更多的“利益汇合点”,用“中国机遇”回应“中国威胁”。再者,不同国家关注的“中国威胁”的具体内容又不太一样,比如在“军事威胁”“能源威胁”“环境威胁”“食品威胁”和“间谍威胁”等论调中,每个国家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对“中国威胁”的论点各有侧重。对于美国来说,它认为的中国威胁主要是从其全球战略和利益来考量的,担心挑战和冲击它世界第一的地位。其他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担忧,主要是担心中国的崛起对其在能源、市场、环保等方面带来的冲击。一些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疑虑,主要是基于在现存体系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所产生的发展阴影,以及由中国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压力。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威胁的思想认知,用统一的言论进行解释其效果是有限的,如何针对具体国家和具体言论进行价值言说,关涉到传播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