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内容是传播效果取得的核心要素。哈贝马斯的沟通理论提出,任何一项成功的沟通或说服行为,其传播内容必须满足四个必要条件:“①言辞意义是否是可理解的;②言辞的内容是真实的;③言辞的行动是正当得体的;④言辞者的意向是真诚的。”[12]任何传播都是一种信息沟通,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有效性获得,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向国际社会传播了什么样的内容。用哈贝马斯的理论来探析的话,传播内容需要具有以下特征才能发生传播效用:传播内容本身是真实客观的并且在情感上能引起传播受众的共鸣,同时,内容的表达方式是恰当的、有说服力的。
1.传播内容的真实性影响着传播效果
真实性是传播内容的核心要义,只有真实的信息报道,才能从长远上取信于传播受众,从而取得相应的传播效果。列宁说过:“我们的报纸是我们党的一面镜子。它应当经常保持干净,摆放端正,它所反映的东西,都不应失真……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非难我们的报纸不真实,我们的话应该是永远诚恳的、正确的。”[13]在20世纪,中国曾经一度犯下了“胡夸风”的错误,片面夸大社会主义建设成就,邓小平就告诫说:“切不可过分夸张自己的成就,切不可把我们的事情说得太美满了。说得太美满,看得太简单,这一点反映到了我们的宣传工作上,就是把我们的国家描绘得如何漂亮,好像现在什么困难也没有了,剩下的就是享福了。”[14]在当下的国际传播中,讲求真实客观是报道的基本原则,外国受众普遍重视事实报道,而不是结论告知,他们习惯于从事实中自我推断出结论。同时,还应该坚持整体真实,而不是以偏概全,在讲成就的同时也要正视缺点和问题,只讲成就不讲缺点,回避问题,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很难取信于人的。唯有讲求真实,才能取得理想的国际传播效果。
2.传播内容的说服力影响着传播效果
当今国际社会中的中国,由于自身的不断发展,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国际传播中,要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问题的偏颇认知。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总喜欢用它们的标准来规约我国的社会建设和制度建设,总是用它们所谓的“普世价值”来诓囿我国的社会问题。最常见的就是拿中国的民主制度和人权问题来不怀好意地大做文章。我们需要积极地回应问题。以人权问题为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总是找各种理由攻击我国的人权状况,美国发布《人权国别报告》已经数年,旨在抹黑中国。中国对这一问题的回应从来也都是有理有据有节的,每当美国以“人权卫士”对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人权状况进行指手画脚之时,中国就推出《美国人权纪录》,以对等的方式“直击美国痛处”。此外,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在大小不同的国际场合多次深刻阐释和回答了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充分保障人权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奋斗目标,每个国家因为国情不一样,需要走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现阶段民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就是最大的人权。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消除贫困就是解决保障基本的人权问题,就是对人权的最基本的尊重。
3.传播内容的情感表达影响着传播效果(www.xing528.com)
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共同体,同时也面临着更加纷繁复杂的全球挑战,如何促进世界更持久永续的和平发展,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和共同面对的紧迫问题。新的时代条件下,恐怖主义、生态破坏、能源危机、地缘冲突、网络安全、核扩散等一系列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世界面临着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治理赤字等多重问题,全世界都在探索解决这些全球问题的有效途径。当世界头号强国在实施“美国优先”战略的时候,它的种种行为已经在逐渐减少对世界的大国责任担当了。此时的中国,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展现负责任大国的一面,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中国方案,为全球发展困境开辟新的道路,围绕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传播,有利于在寻找共识的基础上达成理解。
4.传播内容的逻辑性影响着传播效果
内容的呈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传播效果。在国际传播中,传播内容的表达方式要自信。要自信地讲好中国发展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说:“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15]中国的发展进步是世界有目共睹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主动迎接全球化浪潮的过程中,经济发展保持稳健的发展动力,即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遭受经济危机重创的时候,依然能最大程度地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发展动能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化,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大力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全面”战略发展布局,为中国的深化改革和社会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的快速发展,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变成了现在“两个一百年”的伟大奋斗目标,在一步步发展进步的过程中迎接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应该在世界语境中,自信地言说自身的发展与成就,同时也不回避任何存在的问题,自信的中国才会有自信的话语,才会赢得更多的国际认可。
另一种内容呈现就是要增加内容传播的密度与持续性。群体心理学家塞奇·莫斯科维奇在其著作《群氓的时代》中提出了一个观点,那就是“重复”是宣传的一个重要条件,不可更改的语言、形象和立场引起了受众的第二条件反射,这就好比为受众竖立起了一堵抵挡任何相反信仰或观念侵袭的坚实“壁垒”。[16]当某些西方国家在不停炮制“中国威胁论”的时候,这种舆论氛围从长远来说会影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正确认知,这就是信息重复造成的“谎言说一千遍就成真理”的消极影响。受众长期接触到官方和媒体对某一种信息的宣传与强调,日积月累,他们就会在习以为常中逐步接纳被传达的观念,长久下去,有可能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认知。在国际传播中,中国一方面要对西方国家的不实言论进行反击,同时,更应该对自身所倡导的价值理念进行持久地宣介,要让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深入世界人民之心,成为世界共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