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宏观背景:国际秩序的巨大变化和调整

宏观背景:国际秩序的巨大变化和调整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大大增强,美国再也无法忽视来自中国的声音。如今,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美国作为守成大国的心态日渐凸显,针对中国的崛起是否会挑战到美国既有利益的担忧,使得美国在全球战略的布控中对中国始终存在戒备。作为新兴经济体中的一员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世界经济增长中变得日益重要。国际安全问题更加复杂。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交织状态下,国际局势的不稳定因素增加。

宏观背景:国际秩序的巨大变化和调整

自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各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直接对抗已不再那么明显,和平与合作是各个国家之间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既定方针。从积极方面来看,中国与俄罗斯建立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欧关系进一步深化,中国与巴基斯坦形成了全天候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的大外交格局进一步铺展。但同时,挑战也同样是巨大的。中美关系就是当前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中面临的重大问题,美国由于近年来深陷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和金融危机的泥潭,其掌控国际事务的能力有所削弱,而与此同时,中国致力于国内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成为了美国眼中的战略对手。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大大增强,美国再也无法忽视来自中国的声音。而中美关系本身,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异,存在较大的利益分歧,加之在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以及经贸问题上,美国的霸权主义思想和干涉主义致使两国关系总是在修复中面临着不确定的分化。如今,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美国作为守成大国的心态日渐凸显,针对中国的崛起是否会挑战到美国既有利益的担忧,使得美国在全球战略的布控中对中国始终存在戒备。除此之外,中国对面临的周边地缘环境依然不可以掉以轻心,中国是世界上陆上邻国最多的国家,而且因为历史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复杂关系,地缘政治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关于中国的领土主权和边界争端,近几年来又呈现出新的热点。如何处理好复杂的国际关系问题,关系到中国的现实利益,展现了中国的国家战略,也体现着中国的国家智慧。

世界经济环境在复苏中存在不确定性。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主要发达国家受经济危机的重创,在很长时间内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从长远来看,由于这些国家也普遍存在人口老龄化债务激增的双重压力,经济增长前景并不乐观。[9]与此同时,世界新兴经济体在逐步崛起,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等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强劲复苏的主要力量。“金砖国家”和二十国集团,在全球经济发展和治理中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新兴经济体中的一员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世界经济增长中变得日益重要。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在国内强健有力的措施之下实现了平稳过渡,成为了世界抗击金融危机的稳定器。在危机以后,中国在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中依然保持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起着“稳定器”和“新引擎”的作用,成为了世界经济增长、贸易增长、投资增长的重要动力,并且在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探索新的举措,促进世界经济在更加公平、和平、合作、共赢的环境下发展。但同时,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充满着一些不确定因素,逆全球化思潮始终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走向。美国从实施到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带来了世界经济波动与风险,同时它还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有意挑起并不断升级中美之间的贸易大战。面对如此的世界经济环境,中国不仅应该在现有国际经济秩序内争取更多的话语权,还应该为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新秩序而有所作为,尤其是要利用好二十国集团这个重要的国际平台,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与完善,积极发挥我国在其中的影响力和建设性作用。[10]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与冲突并存。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一个由多种文明组成的共同体,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说明,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文明的一个基本特征,各种文明在交流与碰撞中共存与发展,造就了繁荣多样的世界文化。今天,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交流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展开,交流与对话的日益频繁,由此也必然产生不同文化碰撞与冲突的出现。文化冲突既是一个现象,也是一个过程,包含着多层次、多方面的内容。[11]同一文化不同派别之间有横向冲突,宗教派别之间产生的冲突和对抗尤甚。而东西文化、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冲突,可以说是全球范围内最普遍的文化现象。亨廷顿在20世纪便提出了“文明冲突论”,认为在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导致国际冲突的主要原因将不再是意识形态或者经济因素,转而将会是文化方面的差异,并且将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列为西方文明最大的两个威胁。文明之间有冲突是客观事实,这是由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差异性所自然生发的摩擦。但是“文明冲突论”其实质则反映了“优越”的欧美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征服”,[12]是文化霸权主义的体现,也是冷战思维的延续。一方面,以物质文化水平的高低作为标尺来判定文化的先进与落后,酿制“颜色革命”,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制度宣称为人类的“普世文明”。[13]另一方面,借文化差异来作实际利益冲突的幌子。所谓的文明冲突,根源就是利益的冲突,表面上是儒家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的文化差异,实质就是对代表中华文明的中国对其西方国家制度和发展模式带来的冲击的担忧和不自信。世界关于“中国威胁”的论点已经从经济、军事等领域蔓延至思想文化领域,将中国的对外交流活动污蔑为文化渗透,就是最好的注解。面对这样复杂激荡的文化局势,如何保持自身文化自信,是多元文化环境中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考量。(www.xing528.com)

国际安全问题更加复杂。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交织状态下,国际局势的不稳定因素增加。恐怖主义肆意猖獗,它不仅是20世纪的“政治瘟疫”,也依然是21世纪的“毒瘤”,铲除恐怖主义的任务依然漫长而遥远;核武器扩展趋势难以遏制,一些国家在控核问题上可能引发安全稳定的问题;全球气候问题越发突出,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分配总是引发利益冲突;能源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问题;移民难民人数伴随着局部战争和冲突的频发等原因急剧增加,引发了一系列人道主义问题;网络信息安全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新的安全挑战等问题,都是挑战现有国际秩序的重大安全议题,是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利益攸关的问题,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