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政治风波”发生的时候,中国的对外传播力量还比较薄弱,一度使中国在对外宣传工作中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局面,使得国际反华势力有机可乘,对中国污蔑毁谤,给中国在国际舆论中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中国要进行改革开放,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就没有办法给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发展就会面临重重困难。1990年,中共中央恢复了1988年裁撤的对外宣传小组。同年10月,召开了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主旨报告中,明确指出了对外宣传工作是我国总体外交的组成部分,对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1994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强调指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中国更多地了解世界和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21]为应对一系列唱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国际舆论,中国采取了积极措施予以回应。
发布中国政府白皮书。白皮书是政府或议会正式发表的以白色封面做装帧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的别称。作为一种官方文件,白皮书代表政府立场,讲究事实清楚、立场明确,是国际上公认的正式官方文书。面对以美国为首等西方势力对中国人权的刻意抹黑等现象,中国于1991年发布了首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以最官方、最系统、最全面、最准确的视角向世界介绍了中国人民享有人权的事实,根据中国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国情,将生存权作为中国人权特别强调的内容,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而强烈的影响,可以说是对当时关于中国人权的不实言论的有力反击。1995年以后,几乎每隔两年中国就会发布一份关于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状况的白皮书,有效地回应和反击了西方国家对中国人权的抨击。整个20世纪90年代,中国还发布了《西藏的主权归属与人权状况》(1992)、《中国的军备控制与裁军》(1995)、《关于中美贸易平衡的问题》(1997)、《中国的国防》(1998)等白皮书,都针对特定的问题对国际社会中的负面舆论进行了积极回应,是中国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之一。
整合传播资源,打造传播合力。随着对外宣传事业建设的逐步发展,对外宣传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宣传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在中央加强外宣工作的宏观管理的背景下,强调对各种传播资源要发挥整体优势,形成传播合力。1994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印发的《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对外宣传工作的意见》,对整合外宣资源的观点进行了强化,强调了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和《北京周报》等作为外宣重要部门、渠道的地位,将电视广播视为外宣工作的投资重点。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等电子传媒的兴起,中国的外宣工作又逐渐形成了广播、电视、书刊、网络的大外宣格局。在外交领域,中国为了应对美国的挑战和敌意,力保国家发展的大局,选择了推动“伙伴关系”的对外战略。整个20世纪90年代,中国共与2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22]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国的外宣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外交氛围。同时,这一时期,中国十分重视地方的外宣工作。随着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地方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往机会也越来越多,做好地方宣传就是对整个外宣工作的贡献。1990年的全国外宣工作会议就对加强和改进地方外宣工作进行了专门强调,指出地方外宣要利用地方实际,生动有力地宣传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地方开放、发展地方经济建设服务。(www.xing528.com)
进一步扩充完善外宣机构。1991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成立,负责指导和协调对外宣传工作,标志着我国对外宣传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23]1991年,中央电视台成立了对外电视宣传中心,并于1993年组建了海外节目中心,奠定了电视节目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基础。1993年12月,五洲传播中心成立,它作为一个以对外宣传品制为主要特色的多媒体、综合性媒体,是中国对外传播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1994年7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成立了电视中心。这一阶段,中国国际广播也从单一语种节目转变为多语种节目,从面向海外华人华侨扩大为包括外国民众在内的所有海外受众。[24]新华社继续在国外扩大规模,建立分社,到1997年,新华社驻外总分社、分社和支社的数量已经达到101个,分布在世界五大洲的92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一个覆盖率宽广的传播网络。这一时期,网络传媒的对外传播也逐渐兴起。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互联网的横空出世,国际互联网成为中国开展外宣工作的新手段。1995年12月,《中国日报》创办了网络版,成为中国首个运用网络进行外宣工作的媒体。1996年,中央电视台“国际因特网站”开通;1997年,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正式开通;同年新华社网站创建;1998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开通。网络传播媒体的兴起与发展,拓宽了传播渠道,改进了传播途径,不断促进着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