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步制骑实际是北宋以来的传统军事战术。宋朝的对手辽、西夏、金、蒙古等少数民族政权,都是以骑兵作战为主。为弥补步兵不敌骑兵的现实,宋代在阵法、防御工程等方面均有所建树。
北宋时强调“阵”,比如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创制的“平戎万全阵”。中央要通过赐予“阵”来约束士卒,遥控将领,以使大部队协同行动,以实现以步制骑的战术意图[77]。仁宗时期,鉴于承平日久,武备松弛,“始幸安肃教场观飞山雄武发炮,命捧日、天武、神卫、虎翼四军为战阵法,拔其击刺骑射之精者,稍迁补之”[78]。然南宋时诸大将分散在各地统兵,不可能也不愿意接受朝廷遥控。此时多部队分散行动是南宋军事行动的常态。因此每支部队就得根据自身特点及驻防地的地形地貌,进行有针对性的以步制骑战术设计。所谓“山林川泽,出入险阻,乃用步之地,步兵之一,可御骑兵之十”[79]。但是这种战法限制了对方骑兵的冲击力的同时牺牲了本部军队的机动力,从实际作战效果看,并非良策。
在野外战场中,步兵毕竟是很难胜骑兵的。随着神臂弓、克敌弓、神劲弓等新兵器的相继问世,遂有兵器和战法的演进。建炎中,李纲曾建议用战车制骑。他说:“步不足以胜骑,骑不足以胜车。”[80]为此,他采用了靖康年间张行中的办法:两竿双轮,上载弓弩,又设皮篱,以捍矢石。下设铁帬,以卫人足。长兵御人,短兵御马。傍施铁索。行则布以为阵,止则聊以为营[81]。每车用25人,4人推竿运车,一人在车上发矢,其余人持兵器在车的两旁。后来,宋孝宗时名将魏胜在两淮战场创造出用于野外作战的“如意战车”。史载:“车上为兽面木牌,大枪数十,垂毡幕软牌,每车用二人推毂,可蔽五十人。”并设计了专门的战术,对阵时以如意战车在外,“挂搭如城垒,人马不能近”。同时配合炮车、弩车,能攻击二百步外的敌人。“两阵相近,则阵间发弓弩箭炮,近阵门则刀斧枪手突出,交阵则出骑兵,两向掩击,得捷拔阵追袭,少却则入阵间稍憩。士卒不疲,进退有利。”[82]这一创造得到宋孝宗嘉许,并在全军加以推广。(www.xing528.com)
在强调防御的战略方针下,城池防御才是战术考量的重点。以步制骑是南宋基于己方骑兵部队羸弱现实而选择的战术,那么如何在战场上做到这一点?碍于多方掣肘,最后还是需要借助大量的、有效的特殊武器和防御工事,如串楼、壕沟等。从陈规《守城录》来看,当时的筑城技术已有了明显的进展。适应冷兵器时代战法的旧式城门只有一重,城门外有瓮城和敌楼,以防止敌军攻击城门。但旧式城门有一个明显的缺点,不堪炮击。改革的方法是:城门为三重,放弃瓮城,设立内外两道护门墙来保护城门;增高旧式门楼,改一层为双层,以利于上下同时攻击敌军;城门通道下设暗板,城墙上置炮石,上下配合,阻击破门之敌;改吊桥为实桥,并多设暗门、突门,便于突然多路出击,攻敌不意。对城墙的改革是:收缩防御薄弱、易受炮石攻击的四方城角,使敌军不能夹角施炮,而守城之军便于立炮向下射击;在城墙上建筑高大的鹊台,台上建护墙;拆除旧式马面墙上不能防炮的附楼,另筑高厚墙;改造旧式羊马墙,加筑鹊台和护墙;大墙和羊马墙上都设“品”字形射孔,使大墙上和两侧羊马墙内三面拒敌;用大木和麻绳结成护墙网,使敌攻城炮石威力不能有效发挥;设置重城重壕,即于大城之内再修一道里城里壕,即使外城被突破,里城墙、壕也难以逾越。经过改造的平原城邑,提高了防御能力[83]。
在南宋军民的努力下,他们脚下的城池、关隘、渡口、堡寨、林地、沟洫等成了防御的利器。史载,淳祐十二年(1252)正月,宋理宗曾经训谕大臣以建立游骑兵和开凿沟洫的办法来对抗蒙古骑兵。其办法,一方面是在江淮沿边建立一支机动的游骑军,战时可支援或报信、示警;另一方面“令极边州郡开浚水道,去城百里之间,三里一沟,五里一洫”[84],使得敌人骑兵不能长驱直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