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纵深防御与弹性防御的优化方案

纵深防御与弹性防御的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防御思想大体分为三种:前沿防御、纵深防御和弹性防御。可见其设置正与秦陇丘原区的河谷川地相吻合。各路相对独立且又狭长的辖区纵深,可互相牵制也可相互依靠山原及邻路互相保护侧翼、缩短正面御敌战线,从而增加防御层次,最终实现纵深防御战略。同时,两宋时由于边界变动频繁,也不得不实施弹性防御。所以,采用弹性防御是己方缺乏天然军事屏障后,步军王朝面对游牧铁骑时的一种较务实的选择。

纵深防御与弹性防御的优化方案

防御思想大体分为三种:前沿防御、纵深防御和弹性防御。其特点见下表:

表1-2 防御思想特点表

(www.xing528.com)

两宋初年都曾实行纵深防御为主的战略。北宋陕西沿边五路的设置就体现了控扼军事要道,阻挡敌军进犯的战略意图。观察北宋陕西沿边五路的情况,各路间多有山脉隔限,子午岭、六盘山、陇山山脉等分隔了交通,唯有环庆路、径原路间交通稍便。可见其设置正与秦陇丘原区的河谷川地相吻合。因秦陇丘原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道路交通只能依靠河谷川地,横向交通不便。故而只要在各交通要地设置安抚使,控扼着由西夏通往近里的通道,就能屏蔽关中、拱卫京师。各路相对独立且又狭长的辖区纵深,可互相牵制也可相互依靠山原及邻路互相保护侧翼、缩短正面御敌战线,从而增加防御层次,最终实现纵深防御战略。南宋初,由于在敌我力量的对比中处于劣势,同时没有构建出有效的防卫体系,只能选择纵深防御,实行以“空间换时间,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持久抗战[49]”方针,这与近代游击战术是很类似的。

同时,两宋时由于边界变动频繁,也不得不实施弹性防御。北方失幽云天险后,在宋—契丹边界,设立了雄州(今河北雄县)、安肃军、广信军、顺安军、保州、定州等缓冲带。而宋夏间的缓冲带为“两不耕地”的形式[50]。南宋时,随着河北、河东、关中、山东、中原的沦陷,中国北方形胜尽失,而南宋最强大的地理形势不过是荆湖与长江!正如明代王夫之《宋论》中所说“天下形势至南宋而十去八九”,加之南宋的人力物力不足,只能选择最符合国防规律的弹性防御战略,这既遵循了防御的祖宗家法,也成为南宋统治者最务实的态度。长江天险有很明显的军事特征,而淮河的军事价值就次之,因而南宋理论上则是将整个淮南—江北大部都设为弹性防御区。所以,采用弹性防御是己方缺乏天然军事屏障后,步军王朝面对游牧铁骑时的一种较务实的选择。而最理想状态则是能构建出完善的前沿阵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