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6 月底,组织安排我到宁波市江北区实验小学担任校长。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我就在思考: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她最初的样子是什么样的?在追溯历史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这是一所有着一百七十余年历史的百年老校,它的前身是创办于1844 年的宁波女塾(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女子学校),1857 年立校名为“崇德女校”。当时的女塾开设了国文、算术、地理等课程,也开设了缝纫、刺绣等劳动课程。1985 年,学校改名为“宁波市江北区实验小学”,特级教师金感芳校长引领学校实施“促进小学生认知发展主动过程”整体方案,开展分层教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现代数学等课堂教学研究,不断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品质。1994 年,宁波市江北区实验小学成为宁波市第一所双语教学的学校。
接过办学治校接力棒的那一刻,我即立下了传承、发展和创新学校“崇德”核心文化的决心:沿着前辈走过的路,秉承开拓创新的精神,大力实施课程建设,用心开展教育教学科研,不断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八年来,我和老师们一起聚焦常态课堂,坚持“为深度学习而教”的教学行动变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012 年12 月,我校主动请缨,承办了宁波市江北区校本研修现场会。现场会上,不同学科教师组成了两个辩论团队,分别梳理了中、西教学的优点,提出了我校教学文化的新追求——尊重学生、关注发展、促进学习、促成成长,这为我校今后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为了让教学文化有效落地,外显为一堂堂实实在在的教学课堂,2014 年4 月,学校启动了基于“学教评一致性”理念的核心课题研究——“促进学习的教学文化研究”。在课题实施推进中,我们提炼和聚焦学教评中的关键六要素,进一步调整了课题研究方向,改课题名称为“‘三环六要素’促进‘学教评一致性’的行动研究”。此课题荣获2016 年度宁波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怀着继承、发展与深入教育科研的决心,2018 年1 月,我们再次启动了聚焦课堂教学的课题“基于评价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直指学生深度学习和课堂评价等方面。2018 年9 月,我们又积极参加了由郑东辉博士主持的国家级课题研究“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评价机制与策略研究”,持续开展课堂教学研究。2018 年11 月,我代表学校课题组参加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主办的第八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做了《“三环六要素”促进“学教评一致性”的行动研究》主题演讲。2019 年5 月24 日,学校举办了为深度学习而教——“学教评一致性”教学成果推广暨市重点课题“基于评价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中期研讨活动,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报告和专家沙龙,向来自宁波市各兄弟学校的教科研同人分享了七年来我们在基于“学教评一致性”教学理念的课堂教学、深度学习、课堂评价等方面的见解和做法。
回顾八年课堂教学改革之路,我们重点实施了以下四大行动:构建 “三环六要素”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学教评一致性教学案、制定《崇德课堂规范》、实施学科《分模块测评方案》。我认为,设计学教评一致性教学案是最为基础和关键的。一堂能够真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专注学习、持久探究的好课,必然以一份设计完善、合理的教学案为前提。而教学案的设计与实施将直接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和提升教师的教学行为。
要改变教师长期以来的备课习惯实属不易。在实施学教评一致性教学案的起初,作为校长,我率先进行了一次教学案的下水。那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课文《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我依照自己的教学案进行了一次全校公开教学,并据此写了一篇800 字左右的心得《学教评一致性教学案到底有啥不一样》,刊登在校刊《崇德》第九期(2015年8 月)上。此后,教学案为了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而不断调整背景分析内核、细化评价任务标准、凸显以学为主的学习过程等,但从当时的这篇小短文所传递的思想来看,几年来我们的初心未变,教学案自始至终体现着“学教评一致性”的教学理念,始终如一地传达了为促进小学生深度学习而教的核心思想。
经历改进和完善后的教学案主要由“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评价任务”“学教评过程”“附件”这五部分组成。“背景分析”中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分别要求呈现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更多地源于课程标准和教材特色,教学难点的定位则基于学生的知识起点和已有能力。我们非常重视“教学目标”的撰写,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进行阐述;表示学习的动词要小而精准,表达学习目标达成的词语要清晰、可检测。“评价任务”是教学案的亮点和特色,主要分为课前预习、课堂任务和课后练习三大类。其中,课堂任务是需要在课堂上实施的系列学习活动,要求基于一个或几个目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设计学习活动,搭建起学习的“脚手架”,辅助学生一步步达成学习目标。同时,我们还制定了与课堂任务匹配的评价标准,共同促进并达成学习的有效、深度开展。教学案中篇幅最大的是“学教评过程”,采用表格的形式,将学、教、评横向并列,引导教师针对目标,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设计。首先,教师需要思考“学生怎么学”。在设计学习过程时,我们特别要求突出学生在课堂上运用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其次,思考“教师怎么教”。我们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行为的时候,更多地采用组织、启发、点拨、巡视等方式,突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帮扶作用。第三,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思考“怎么评”。我们要求教师根据学习的需要,明确评价的主体——是同伴互评、学生自评,还是教师反馈、师生共评。同时,教师还需要制定与课堂任务相匹配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可以是以描述性为主的形成性评价,也可以是以判断性为主的总结性评价。总而言之,教学案要求充分体现以学定教、以学定评,为学而教、为学而评,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教学理念和追求。
自2017 年起,我们要求所有学科的任课教师进行学教评一致性教学案的撰写,通过教案的变革改变各学科教师的教学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教师真切地体会到教学案的价值和意义,也乐意用心构想和实施教学案。
2019 年5 月,我校有幸得到了承办宁波市课题研究现场会的机会,推广“‘三环六要素’促进‘学教评一致性’的行动研究”课题成果,进行“基于评价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汇报。我负责征集教师的教学案,与40 位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对教师原创的教学案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和提升,整理并编辑了图文并茂的《学教评一致性教学案》,得到了与会专家、同行的肯定和指导。本书正是《学教评一致性教学案》的提升版本,收集了义务段小学所有学科(包括心理健康)的教学案范例,并根据统编语文教材的改版情况调整了语文板块中四至六年级的教学案。其目的有二:1.通过全学科教学案的梳理,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对学教评一致性教学案的理解,为下一步的教学改革助力。这是我们共同的行动,也是我们为学生的深度学习而做的有益探索。2.通过本书,希望能让不同学科的教师产生共振,激发头脑风暴,形成跨学科学习的开放风气,同时让教师能够取长补短,互相借鉴。
我始终认为,一份好的教学案,对于教学活动来说,如同一个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操作性强的活动方案。我们建议教师在“三环六要素”课堂教学模式下将教学案变为真正的学习活动、教学行为。所谓“三环六要素”,是指教学过程中的学、教、评三环要紧紧围绕同一个学习目标,通过六个关键要素的相互作用,达到学与教的一致、教与评的一致、学与评的一致,最终获得学教评的高度一致。六个关键要素分别指的是服务于“教”的学习目标、评价任务,指向于“学”的目标导学、习惯导行,促进“评”的课堂观察、增量分析。在实施教学案的过程中,教师要高度聚焦这六个要素,充分厘清六要素之间循环递进、上下照应、前后推动的逻辑关系,形成基于目标、服务目标、达致目标的教学目标管理意识和从目标入手开展学教评的习惯。
“三环六要素”课堂教学模式图
“三环六要素”操作系统图
为落实“习惯导行”这一要素,我们先后制定了教师版《崇德课堂规范》十五条、学生版《崇德课堂规范》十二条。在衡量教师的规范中,有六条指向课堂评价,占总规范的40%。课堂评价不仅要求采用合适的方法,还要求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留给学生充分且有意义的课堂练习时间等。每一条规范背后还有一系列的评价标准,评价教师教学行为的达成度。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时,我们不仅提出了对学生基本学习行为的要求,如理学具、静等候、专心听、声音响等,更提出了促进深度学习的行为目标,如会思辨、善总结、集错题、找关联、建导图等。其中,语、数、英学科根据学校的十二条规范,按低段、中段、高段三个学段进一步细化,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本学段的学习习惯标准和要求。
(教师版)(学生版)
高段语、数、英学习规范(www.xing528.com)
基于《崇德课堂规范》,我们设计了一批指向深度学习的课堂观察量表,如教师课堂提问观察量表、课堂练习目标匹配性观察量表、教师指导小组合作课堂观察量表、学生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课堂观察量表等。通过不同角度、不同焦点的课堂观察和记录,开展基于证据的课堂学习、教学分析和诊断。同时,我们还设计了个别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量表,对学生课堂学习的专注度、参与度,学习中教师的关注度、指导度等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判断个别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以便任课教师采取针对性的学习帮扶策略,促进个别学生课堂学习的深入和有效发展,不落下一个孩子,实现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关照和尊重。
根据这些观察量表,我们要求教师撰写基于观察量表的课例研究报告,以课例研究的方式进一步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入思考并积极改进。
2017 学年的第二学期,我们着手改革了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单,这是继2015 年来第二次较大范围的调整。新版综合素质报告单有三个特点:1.增设了对《崇德课堂规范》的综合评价;2.学科评价项目更细,评价项目共计49 项;3.评价项目包括专门指向学生高阶思维、深度学习、拓展迁移等能力的项目,如语文、数学的阅读想象、思维阅读,科学、信息技术的综合制作、编制创新;音乐、美术的创作欣赏、演奏创编等等。
2015年之前的版本
2015年版本
2018年之后的版本
同时,综合素质报告单的改版,倒逼我们组织力量,开展《分模块测评方案》的研讨与制订。于是,我再次领衔,组织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着手研制《分模块测评方案》(以下简称《测评方案》)。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测评方案》制订完毕并印制成白皮书供校内师生使用。《测评方案》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分板块、内容、目标、方式、测评细则和评价标准六个方面。《测评方案》进一步引导学生、教师明确:这个学期中的这门学科,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提升哪些能力;这些知识、能力达成什么样的目标,才能获得相应的等级;教师应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进行检测;根据测评情况,学生和教师今后可以向什么方向努力。
每个学期初,教师和学生依据《测评方案》明确了一个学期教学、学习的目标、任务之后,作为教师,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围绕测评目标开展学教评一致性教学案的设计与实施,根据规定的时间进行分模块测评。由目标引发学教评,再由学教评生发形成新的目标,循环往复,最终达成学生有效、深度学习。
以“三环六要素”课堂教学模式为基本范式,以学教评一致性教学案为基础保障,以《崇德课堂规范》为衡量准则,以观察量表、课例研究为动力推手,以分模块测评为再次出发的起点,这所有的一切都有力地支持着学生向着深度学习前行!
我们的课题研究,虽看似前卫,却并不讨巧,任重而艰辛。俗话说,婚姻有“七年之痒”,而我们的课堂教学探索已经八年了,却未见丝毫的“痒”。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好的学习生态,未来能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我们愿抱着 “教学不止,科研不休”的信念,继续前行,一直坚守!
宁波市江北区实验小学校长
2020 年7 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