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排一篇课文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
安排任何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都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方法等四个基本问题,在思考这几个方面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教学目标上,要突出自学能力的培养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标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这里所说的“自能读书”,就是阅读教学要培养的自学能力。要培养自学能力,教师的教就要着眼于学生的学,教法服从学法,教法渗透学法,用教法指导学法。对目前比较流行的学法指导,既不应一概排斥,也不宜盲目搬用。
2.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重点、难点
从内容方面来说,或叙述事件,或阐述道理,或抒发感情,或介绍知识。从形式方面来说,又无不渗透着字词句段、语修逻文之类的知识,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因此,阅读教学往往面面俱到,这是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面面俱到的思想根源在于,老师总认为学生学习任何一篇课文都是从零开始的,而且学习任何一课书里的任何内容(字词句篇)都必须一次掌握;而事实上,任何一个学生学习任何一篇课文都不是从零开始的,学生真正掌握任何一种语言形式(比如一个字,一个词或一种句式),一般都不是在学习一篇课文中完成的。
3.在教学安排上,要突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这里强调的一个是“自主”,一个是“实践”。教学,归根到底得学生自己学习,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作用。所谓自主学习,不是说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说,学生应该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主动地、积极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
4.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启发诱导
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应该做到:第一,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的重点、深度和广度。常常听到老师们讲学生“启而不发”。其实,“启而不发”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第二,教师的提问、讲解、点拨都要富有启发性,使学生愿意并能够积极思考、独立探索。启发并不排斥讲解,关键在于讲解能否起到触发学生积极思考的作用。第三,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低年级一篇课文教学的一般顺序
低年级是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这个阶段课文内容浅显,篇幅短小。根据这样的认识,低年级一篇课文的教学,大体上可分三个阶段:初读、熟读、理解地读。
1.初读
初读的要求是读正确,即用普通话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读清楚,还要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字句,不顿读,不唱读。
初读,作为一个教学环节,主要做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可用生动的导语、创设的情境等,激起学生阅读课文的愿望。第二,指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上几遍,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读出课文。第三,在学生读过几遍课文、基本上能读准生字的音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看着课后的生字表读一读,然后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第四,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让几名学生(最好选中下等学生)分段读一读。
2.读熟(www.xing528.com)
熟读的要求是读流利,即读得通顺流畅,比较熟练。熟读阶段,一般应做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借助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读课文的兴趣经久不衰。第二,可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己反复读课文,读的遍数越多越好。第三,通过多种方式,检查学生是否读熟了课文,如指名朗读、句段填空(不看课文)等。
3.理解地读
一般应做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提出问题。对这些问题,大多可让同学间相互讨论解决;少数问题可由教师加以点拨,让学生自己做出结论;个别问题可由教师做简明扼要而又富有启发性的讲解。第二,指导学生个人练读。着重要求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第三,指导学生试读。可采取分段读、分角色读等方式。对学生读得不理想之处,教师应先让学生理解它的内容,体会它所表达的感情,然后辅之以教师或读得较好的学生的范读,适当做一些朗读技巧方面的提示,如重音、停顿的处理等,切不可在学生尚未体会到课文感情的时候,硬性要求学生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哪个词要读得重一点等。
“理解地读”这个环节集中体现了“以读为主,寓讲于读”的精神。它不要求教师专门安排讲解内容、分析内容的步骤,只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而指导有感情朗读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指导学生理解语句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比如“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这一句,学生开始试读时,一般都读不出作者表达的感情,当老师指点学生“为什么不说‘小壁虎爬到小河边’,而要说‘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之后,学生领悟到“爬呀爬”说的是爬的路程远,时间长,自然就会读出相应的语气。可见,立足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当学生读不出相应的感情时,教师加以指点,既可以把指导理解和指导朗读统一在一起,又避免了无的放矢地烦琐分析和讲解。需要说明的是,目前不少教师在安排教学顺序时,是先指导学生理解地读,然后再让学生熟读,我们这里的安排为什么正好相反呢?这主要是从阅读过程的特点,特别是低年级学生阅读特点考虑的。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开始读一篇课文时,着眼点主要放在把字读正确上,还很少去思考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和感情。当他们能正确地读出课文以后,再读的时候,才会慢慢地把语言文字和表达的内容、感情联系起来,读的遍数越多,理解得也就越深入。因此,当学生能把课文流利地读出来的时候,应当说,课文里的词句和内容大部分就在自主阅读中理解了,在这个基础上进入“理解地读”,对学生来说,需要解决的就只是个别难点了,这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在学生刚刚能读正确的时候,就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可能不少问题都需要教师指点、讲解,岂不是事倍功半。当然,教学顺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安排,比如一些距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远的课文,即使读过多遍,有些内容学生还是不懂,类似这种情况,就不如先引导学生大体理解课文内容和文字之后,再让学生熟读。
(三)中、高年级一篇课文教学的一般顺序
1.自读自悟
这个环节的基本要求是: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基本上读懂课文,并能提出通过自己阅读思考尚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个环节在全部课时中大约应占一半的时间。教师在这个环节应做的主要工作是:第一,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第二,提出自读的基本要求,提示阅读的步骤和方法。第三,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在读得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法。
这个环节可从课文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分为若干个步骤。一般来说,首先应有能激起学生阅读本课兴趣的导语,并提示阅读要求;然后让学生朗读,朗读的次数可从实际出发,但必须做到正确流利,并能达到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的程度;再让学生分段精读,着重理解课文的词句、内容和思路;最后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习惯了上课就是听老师讲课的学生,可能有些不习惯。他们习惯了跟着老师亦步亦趋,老师讲,他们听;老师问,他们答;老师让读某一段,他们就读某一段,读完了,就坐在那儿等待老师的下一个环节。有鉴于此,开始指导学生自读自悟时,一要讲清这样做的意义,二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习惯与兴趣,三要提示自读自悟的方法、步骤。在开始指导学生自读自悟时,可以“小步前进”,即把自读自悟的环节分作几步,每一步都先提出明确的要求,然后让学生读读悟悟,以便使学生逐步掌握自读自悟的步骤、方法。
学生自读自悟也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当学生自读时,老师干什么?有的老师不甘寂寞,总想把自己理解课文的结论讲给学生听,这当然不符合自读自悟的要求;也有的老师无所事事,就站在那儿,等着学生把课文读完,这是在浪费宝贵的时间。其实,这个环节,正是教师因材施教、帮助个别学生的良好机会,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
2.交流讨论
这个环节的基本要求是:交流读书心得,突破重点、难点,进行语感训练。第一,有助于深化学生阅读的感受,提高阅读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往往是朦胧的,而交流,就得把自己那些朦胧的感受组织成清晰的语言。这个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深化阅读感受的过程。第二,变师生的双向交流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可以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使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互帮互学。第三,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认真读书的兴趣。
学生的讨论和交流,要兼顾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可以在学生自读前就提出一些基本要求,如本课主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文章是怎样叙述这件事的,找出一处你觉得写得最好的地方(可以是语段,也可以是词句),想想好在哪里,提出一个你反复读反复思考还解决不了的问题等。教师在引导时,要特别注意那些可以强化学生语感的地方,指导学生去品味、欣赏。对学生在交流中提出的有关语感方面的感受,要给予充分肯定,以便把学生的读书引导到既注重内容又注重语感上。对学生在交流中提出的独立见解,特别是那些同教师、教材和其他同学不同的见解,除明显错误外,都应予以鼓励。学生的交流、讨论可先在小组进行。教师可在了解小组讨论情况的基础上,选择那些抓住文章精妙之处并确有自己见解的同学,在全班讨论时重点发言。教师要善于在讨论基本达到预期目的的情况下,巧妙地把教学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3.读背说写
这个环节的基本要求是:积累、运用。这个环节可做的工作,主要有:第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朗读全文,也可朗读片段,还可让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语段。第二,指导学生背诵。可背诵全文,可背诵片段,也可背诵语句。第三,让学生抄写、听写、默写段落或词语、句子。第四,指导学生复述。第五,结合课文,指导学生练笔。第六,字形分析和书写指导。第七,指导学生做一些有助于积累、运用的其他练习。上述工作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生字的字形,其他各项从课文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一两项即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