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因而是人类各民族都不可忽视的课程。但“世界各国由于社会制度、历史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在语文课程设置和语文教育思想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下面重点介绍我国小学语文课程的历史演变情况。
我国有漫长的儿童识字写字、语句训练与习作八股文的历史,但古代没有专门的语文课程,其“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史学、伦理学常融为一体,主要是儒家经典。自20世纪起,语文开始从与其他学科融为一体的状态中分化出来,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且名称经过了一系列的变化。根据其存在状态、名称变化及理念的重大转变等,我们可以将我国小学语文课程的历史演变过程分为如下阶段:
(一)未独立设科时期
语言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语言听说需要学习才能掌握。因此,人类有了语言也就有了最初的语文课程的内容与教学。随着文字的形成,读写等语文内容与教学也就出现了。当然,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语言文字、听说读写并不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或课程来进行教学的。
(二)“国文”时期
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规定除设“读经”科外,蒙学堂设“字课”和“习字”科,寻常小学堂设“作文”和“习字”科,高等小学堂设“读古文词”“作文”和“习字”科。而这些科目在学科性质和地位上接近于后来的语文科,因此,一般认为,这是“政府独立设置语文科”的开始。当然,这时的语文还是以分科(字课、习字、作文、读古文词等)形式出现的。
清政府又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初等小学堂设“读经讲经”与“中国文字”科,高等小学堂设“读经讲经”与“中国文学”科。识字、写字、读书、作文合为一科(“中国文字”或“中国文学”),朝着近代语文课程的建立前进了一大步。
从此,“国文”科的名称见于法令。《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将清末以来的“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改称为“国文”,表明了小学语文学科的确立。这个时期,语文与经学、史学、伦理学等分离,成了一门独立的课程,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www.xing528.com)
(三)“国语”时期
在全国文化教育界的呼吁下,20世纪20年代,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国民学校令,将“国文”科改为“国语”科,将国文改为语体文,即白话文。“国语”这个名称在我国大陆地区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这个时期,“课程标准日趋完善,小学语文教材建设进入了有章可循的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也走上了以口语型书面语言为重点的语文教育道路。这一切都标志着具有我国汉语特色的小学语文课程理论体系的建立”。
(四)“语文”时期
“语文”一名,始用于20世纪40年代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但“语文”作为一门学科的名称,最早见于课程法规文件,即20世纪50年代的《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20世纪50年代的《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对“语文”的解释是:“所谓语文,应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的普通话和照普通话写出的语体文。”
“‘语文’课的命名,标志着科学意义上的小学语文学科的正式确立,它体现了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与发展的语文教学思想,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文轻语的纠正,是对国语教学的完善和发展。”
自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的后半个世纪中,我国大陆的语文课程在曲折中逐步发展和完善。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突出语言知识和思想教育;20世纪50年代末,“教育大革命”的风暴使小学语文走上了政治化的道路,继而引发了文道关系的讨论;20世纪60年代初继续进行“文道之争”的讨论,并且重提“双基”,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语文课程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改革开放也促进了语文课程的发展,小学语文课程朝着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方向前进;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争论,学界对小学语文课程性质有了科学的把握,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标志着小学语文课程的成熟与完善,也标志着我们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