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紧盯群众最急最难最忧最盼的民生问题,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托住民生底线,让人民群众平等享有更多发展成果。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坚持“六个精准”和“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学习盐池经验,加强动态管理,精准识别率、退出准确率均达98%以上。巩固提升11个贫困村脱贫成果,及早谋划脱贫任务完成后的政策措施,做到退出不退责任、不退政策、不退帮扶、不退监管,确保群众精准稳定可持续脱贫。完善生态移民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大力推进产业发展“3+1”模式,加快建设闽宁协作精准扶贫有机蔬菜示范基地,发展有机蔬菜、设施蜜瓜各1000亩、露地瓜菜6600亩。加大金融扶贫力度,继续推行建档立卡户“扶贫保”。严格落实非建档立卡户贫困患者享受健康扶贫政策,开展移民地区网上诊疗服务。做好教育扶贫,不让一个学生因贫辍学。加强劳务移民帮扶及社会管理,实现劳务移民户均1—2人稳定就业,力促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年内3个生态移民村脱贫出列、96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顺利退出。(www.xing528.com)
倾力办好民生实事。实现更高质量就业。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开展失业人员、转岗职工、退役军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免费职业培训。发挥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带动作用,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为城乡外出务工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实现城乡家庭户均一人稳定就业,新增城镇就业3500人,转移就业稳定在2.6万人以上。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深化“京银教育”合作,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实施第五中学教学楼及14所农村学校供热改造工程,建成职业教育中心、九小、十小,基本消除城区“大班额”。持续开展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深化家校合作,发挥名校名师引领带动及考核激励作用,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做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巩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成果,拓宽足球人才培养输送渠道,申办全国青年篮球总决赛。推进健康灵武建设。开展县域综合医改试点,全面推行“互联网+健康医疗”,推动市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签约服务、分级诊疗等信息互联互通。实施城乡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成市医院迁扩建及中医院住院部大楼建设。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升重大疾病和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处置能力。创建健康社区、健康村镇、健康家庭,力争主要健康指标居全区中上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商品房不动产登记证办理遗留问题,新建公共租赁住房90套,实行政府回购房市场化运作,适应多元化住房需求。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临时救助和被征地农民“先保后征”机制,推进养老等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登记服务一体化和异地办理。强化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规范管理,做好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困难群体兜底保障。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数字档案馆。积极推进灵武电视台制作节目“三网”同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传承保护,加快推进明长城红山堡城址抢险加固工程。培养民间文艺团队、文化大户等基层文化骨干队伍,新(改)建村(居)文化体育综合服务中心10个。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着力打造“花开四季”“欢乐灵州”“百姓舞台”等一批特色文化品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