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市委市政府最新考核通报与报告发布

市委市政府最新考核通报与报告发布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卫健、民政、社保等社会事业实现长足发展,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市委市政府最新考核通报与报告发布

关于滦州市2020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2021年2月3日在滦州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滦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姜 川

各位代表: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十三五”时期工作总结

“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事争一流、增比进位,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5%。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较2010年提前一年实现“翻番”;新型城镇化质量、科技创新、投资潜力进位全国百强;被确认为首批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国家试点;成功实现撤县设市,经济社会发展掀开了新篇章。

(二)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累计压减炼钢产能455万吨、炼铁产能425万吨,圆满完成省、市下达任务;新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规上工业企业达到84家;东海特钢500万吨精品冷轧、香港易高秸秆综合利用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工业发展效益稳步增长。规上服务业企业达到62家,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达到3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3家;滦州古城特色小镇入选“全省不得不访的十大特色小镇”,成功承办第三届唐山市旅发大会等赛事活动,第三产业贡献率不断增长。粮食生产“五连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达到20家和21家,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

(三)统筹发展取得新成效。城市基础设施大幅改善,实施109个重点城建项目,城区自来水、燃气普及率均达到100%,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9.9%;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成效显著,城市建设成果不断惠及民众。环城交通体系趋于完善,迁曹高速、赤曹国道、唐秦高速等工程滦州段建设积极推进,为逐步构架起连接京津东北、辐射路港空铁的互通网络奠定基础。美丽乡村建设加速推进,累计投资10.6亿元推进乡村振兴,创建唐山乡村振兴示范片区2个、省美丽乡村重点村210个,被评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四)改革创新全面深化。积极落实“放管服”改革,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时限进一步压缩。新增市场主体2.4万户,争取和实施国家级、省级试点21个,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达到421家。经济开发区构建起“一区四园”发展格局,引进世界500强企业2家、中国500强企业3家,耀火智能科技等30多家京津企业相继入驻。

(五)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坚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积极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开展重点行业、企业和扬尘治理、“散乱污”综合治理,优良天数比例由48.7%提高到66.3%,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改善。全面落实河长制,持续治理滦河、沙河等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大幅提升。治理矿山92处,绿化造林16.24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0.8%。

(六)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以上均用于民生,每年为群众办10件实事。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高质量脱贫,动态清零机制有效运转;城镇新增就业累计实现3.6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教育、卫健、民政、社保等社会事业实现长足发展,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平安滦州、法治滦州建设成效明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二、2020年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繁重任务,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坚持“两手抓”,奋力夺取“双胜利”,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发展。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3.58亿元,同比增长6.5%;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和8.5%。今年以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防疫情、促复产,力保经济社会发展平稳运行。一是深入开展企业帮扶活动。通过实施“三包四帮六保五到位”“万名干部下基层、万名干部联企业”等活动,深入企业一线、破解发展难题、助力企业发展。3月份,我市“四上企业”全面复工复产。二是严格落实暖企助企各项政策。全力抓好“惠企政策20条”“春雨金服”“为企业办实事”等政策落实工作,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克难清障、纾困解忧,累计提供金融支持47.41亿元,减税降费7.59亿元。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5011家。

(二)抓项目、强推进,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支撑。一是坚持项目制胜。全年共谋划实施109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8%。二是强化招商引资。深入开展“四个一百”等招商活动,天津利达建筑支护产业基地等30个亿元以上项目成功签约。三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累计到位中央预算内资金、特殊转移支付资金和抗疫特别国债4.58亿元;成功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1个,争取到位资金7.52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三)抓产业、促转型,推进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加速提升。深入实施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工程,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精品园区、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各1家,新认定国家级专业合作社3家。二是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东海特钢500万吨冷轧项目一期工程、易高秸秆综合利用、滦兴生物质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天津耀火智能数控等项目加快推进;滦州伊利乳业、东海特钢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3%。三是三产服务业发展提质提速。文化旅游业不断提档升级;东海钢铁“公转铁”项目全线贯通;东安现代城、水云乡商贸综合体、胜利路市场等平稳经营,金鼎中心建设完工。全年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0家,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15家。

(四)抓城建、促发展,助力城市品质不断提升。一是科学编制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45项规划修编基本完成,全省首家编制完成绿色专项规划。二是补齐发展短板。赤曹国道(滦州段)等重大路网建设加快推进;迁曹高速(滦州段)205国道至唐港高速段通车运营;实施滦州路北延、人民道和安康路拓宽改造等工程;棚户区改造完成年度任务;老旧小区改造及背街小巷改造全部完成;盛泰家园、温馨家园等房地产遗留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提升城市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体育场人防地下停车场主体完工;实施古城区工业余热供热改革;建成“智慧滦州”综合指挥中心一期工程;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0.18%;顺利通过省卫生城市、省文明城市复验。

(五)抓环保,促治理,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一是生态环境治理攻坚行动成效明显。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浓度降幅、优良天数比例均达到省市要求;完成“双代”改造5.36万户;关闭矿山6家,完成66处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综合治理,造林绿化3.4万亩;清水润城项目顺利推进,河流断面水质、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攻坚行动取得显著成果。美丽庭院、精品庭院创建成果丰硕,打造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1个、第六届全国文明村1个、河北省农村综合改革示范村2个。三是强力开展道路保畅攻坚行动,高标准完成205国道(滦州段)省级养护示范路大修工程,国省干线重点路段综合整治、农村公路建设成效明显,群众生产生活更加方便、快捷。

(六)抓民生、促改革,保障发展成果惠及民众。2020年民生支出占比达82.8%,10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一是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顺利通过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验收。二是第二实验小学投入使用,滦河实验中学开工建设;第一实验小学建设积极推进,高标准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价。三是我市被列为全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综合试点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市,被评为省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先进市。人民医院古城院区等项目扎实推进。四是民政事业综合服务中心一期工程主体建设基本完工,对4所公办养老机构进行了改造提升。五是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扩面提标;顺利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855人;全市双拥、优抚、社会福利、民族宗教等工作扎实推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三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新旧动能转换不够快,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足够拉动力;项目建设质量不高,发展后劲支撑不足;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亟待提升,公共服务设施与中等城市要求还不匹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事业还有欠账;受疫情影响财政收入和刚性支出面临压力较大等。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还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持续攻坚发力,推动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四、“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和2021年工作安排

按照市一届四次党代会精神,确定“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市委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十四五”期间,全市上下要全面贯彻落实“1395”工作思路,即:举全市之力锚定“现代中等城市、全国百强滦州”奋斗目标,勇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三项桂冠,抓实“新旧动能转换、扩大内需战略、城乡统筹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生态环境治理、深化改革开放、创新驱动战略、保障改善民生、市域社会治理”九项工作,强化“政治建设、用人导向、作风转变、基层基础、反腐倡廉”五个保障。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建设“现代中等城市、全国百强滦州”新征程的第一年,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三六八九”和唐山市委“33458”战略部署,以“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为引领,按照“1395”工作思路,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高效落实。按照市委第一届70次常委(扩大)会议精神,确定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

根据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年内要抓好以下九方面工作:

(一)全力抓好项目建设,提振经济发展后劲支撑。全力推进110个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年度完成投资156亿元以上。一是贯彻落实2021年招商引资暨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精神和《滦州市招商引资政策办法(试行)》。积极围绕宏观政策动向,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扎实推进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和“凤还巢”工程。依托精品钢铁、装备制造等六大主导产业以及新兴产业、服务业发展,因地制宜引项目、上项目、补短板,力促重点项目成功签约。年内,新增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0个,签约3000万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5个,引进外资和进出口总额均增长5%以上。二是严格按照唐山市“八个发展”总体要求,全力以赴跑办,助力意向项目和签约项目顺利开展前期工作,跑办各项审批手续,解决项目供地、供电、供水、环评等问题。以建丰南道等7条道路建设、装备园区污水处理厂、北区污水处理厂、化工园区净水厂为重点,提速开发区“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项目落地开工提供坚实保障。三是力争更多项目列入省、市重点项目盘子,对重点项目实施动态管理,建设“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建设良性循环机制。积极协调推进领导干部包联重点项目制度的落实落地,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依托“三包四帮六保五到位”等各项包联帮扶活动开展,确保资源向项目聚集、要素向项目聚拢、力量向项目聚合,力促项目早日投产达效。

(二)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按照“传统+特色+新兴”产业布局,围绕精品钢铁、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精细化工、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六大主导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构建大中小、上下游、产供销企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做强传统产业。精品钢铁业:支持和鼓励企业建设冷轧等钢铁深加工项目,开发高强度板、合金板等中高端产品,全力打造千万吨精品钢材生产基地。年内,力促钢铁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高到40%,总投资160亿元的东海特钢500万吨冷轧项目建成投产,东海钢铁依托“两化融合”项目打造自动化、智能化工厂,进军高端市场,提高经济效益。装备制造业:围绕精品钢材深加工,加快打造千万吨管材基地。年内,力促天津利达建筑支护产业基地项目开工建设,源泰德润300万吨精品管材、连创制钢高精度管材和基善高频焊管项目建成投产,加快盘扣脚手架、高频焊管、镀锌管、方矩管等生产加工企业集聚发展。同时,年内力促耀火智能激光切割机项目建成投产,开工建设健鑫装备型材、和信预应力钢绞线产业链节点项目,不断壮大装备制造业发展规模。现代物流业:依托京山、迁曹、水曹3条铁路干线和滦州东站、坨子头、雷庄、司家营、茨榆坨等6个物流节点,着力构建“一心三轴六园”的物流空间布局,建设联系东北和华北港口腹地,以铁矿石、钢材、建材等大宗物资为特色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加快推进滦州数字公路港项目;完善东海钢铁、东海特钢“公转铁”运输体系,提升数字智能储运系统运行效能;力促唐山通凯汽车区域供应链基地项目尽早落地。二是做大特色产业。食品加工业:支持食品、奶业加工扩品种、提品质。启动实施伊利乳业三期、蓝贝酒业二期项目,扩大高端乳制品、啤酒饮料生产规模;依托“中国花生之乡”及百信合作社“高油酸花生”金字招牌,开发高油酸花生系列食品,延伸产业链条,发展花生深加工产业,推进食品加工业规模化、现代化经营,提升食品行业整体竞争力。文化旅游业,依托滦河水系周边环境资源谋划建设新兴旅游综合体项目;加强滦州古城小镇建设,推进滦州古城二期开发,提升东部滦河文化休闲旅游带发展水平;依托青龙山景区和鸡冠山生态农业产业园,加快建设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打造西北部五彩田园生态旅游带,构建滦州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格局。三是做专新兴产业。精细化工业:强化煤焦油深加工产业链条延伸,推动煤化工下游产品精细发展。加快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发展,打造省内最大的生物质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年内,引导香港易高、河北滦兴、冀滦纸业延链条、扩规模、增产品,推动企业在一期项目投产达效基础上谋划实施二期项目。装配式建筑业:对接上游产业,引进建设装配式建筑项目,逐步把新项目做成新产业。年内,力促易新装配式集成房屋项目、河北筑城智能自动化PC装配式住宅一期项目、唐山助巢装配式建材项目建成投产。

(三)全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激发社会投资活力。一是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找准投资领域、优化投资方式、提高投资效率。力促目前正在申报上级资金项目获批。同时,谋划实施一批“两新一重”建设项目,用好中央预算内、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等领域,不断扩大民间投资,形成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而强劲的动力。二是推动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在医疗、教育、旅游、住宿、餐饮等领域,建设覆盖城乡和线上线下融合流通体系,依托互联网与服务业融合,促进“互联网+”的新型消费持续升温,引导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激活城乡消费市场,引导优势商贸服务企业扩容升级,发展城乡连锁经营,推进重点镇(街)商贸中心及物流站点建设,扩大电商农村覆盖面,培育建设城乡高效配送体系,提高城乡商贸服务及消费水平。年内,力促金鼎中心等商贸广场投入使用,力促吾悦广场等城市商贸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三是创新市场供给模式。针对消费理念由必需型向品质型转变的趋势,增加智能绿色商品供应,引领消费向更精细、更高层次发展。加快5G商用和智能产品推广,带动高端信息产品和服务消费,拓展远程教育、数字文化等消费空间。瞄准京津消费市场,努力扩大优质服务供给,增加健康、养老、医疗、文化、教育、旅游以及安全等领域消费的有效供给,激发全社会消费活力。

(四)全力推进中等城市建设,助力城乡协调发展。一是全面开展创城工作。坚持高标准起步,高质量建设,开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活动,按照“一年达标、两年巩固、三年成功”的创建要求,全面铺开各项工作,为摘得“三项桂冠”开好局、起好步。二是打造城市优质板块。加快推动南部片区开发建设,构建城市标志性地段、景观和建筑,打造“城市会客厅”;年内,推进市民服务中心、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支持古镇置业加快启动滦州古城二期工程,实现景区规模再扩大、配套再完善、品质再提升。建设别故河带状公园,构筑新、老城生态连接带,进一步激活区域开发潜力,提升综合效益。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高铁片区开发,集约高效利用现有成熟地块,谋划建设集“商住教医游”于一体的滦州“未来城”。三是提高城市内涵品质。深入开展“交通建设年”活动,加速闭合外环线,力促迁曹高速(滦州段)及其引线、赤曹国道(滦州段)通车,加快推进唐秦高速(滦州段)工程,开工建设东外环工程;持续完善城区内部路网结构,推动实施建华路南延等8个市政路网项目,使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以及晨光里等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程。加快完善城市给排水、供电、通信等管网体系。力促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工程、体育场综合改造工程年内完工。四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依托“互联网+政务”、智慧城管、智慧交管、智慧社区、智慧停车场等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智慧滦州”综合指挥中心及全域可视“一张网”建设,让城市变“聪明”、群众得实惠。

(五)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取得新发展。一是确保粮食安全。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巩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年内粮食播种面积达到6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6万吨以上。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责任制,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全力保障粮棉油等重要农产品和肉菜蛋奶等农副产品稳产保供。二是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依托上海东方希望集团、首农集团等建设生猪养殖、农业生态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年内打造9个省、市两级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以上,新培育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0家以上,县级以上示范农民合作社达到50家以上。三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整体提升乡村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水平,让老百姓在共建共享中得到更多实惠。榛子镇“水韵荷香生态小镇”争创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杨柳庄镇“山水诗画小镇”争创唐山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四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已脱贫人口“四个不脱”要求,完善“近贫预警、骤贫处置、脱贫保稳”的长效机制,深化产业、就业、科技帮扶,促进已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持续增收,确保不产生新的贫困人口。

(六)全力冲击退全省“后三十”目标任务,推动生态环境改善。一是决战大气污染防治。贯彻落实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退全省后三十”誓师大会精神和《滦州市2021年大气污染防治“退后三十”工作方案》部署,打好五场硬仗、实施六项工程、开展十个专项行动,通过加强重点行业、企业减排,工地扬尘、车油路、散乱污整治,推广“双代一清”等清洁取暖方式,年内确保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退出全省“后三十”。二是推进生态修复治理。严格落实河长制、警长制,加快实施清水润城项目,完成地下水压采任务,重点流域断面水质全面达标;狠抓土壤综合防治,加强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置。年内,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运营,城乡生活垃圾全部实现能源转化利用。完成24家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治理工程。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助力完成碳排放任务。三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市“碳达峰”行动方案,严格执行环境准入机制,强化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推进绿色清洁生产,年内单位GDP能耗下降3%左右。

(七)全力建设创新滦州,不断激发改革创新动力。一是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压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精简各项申报材料;高标准推进创业创新“百事通”改革试点建设;深化市场化改革,健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是推动重点领域技术创新。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关键技术,大力推进“京津孵化、滦州产业化”,推动建设一批产学研基地、协同创新共同体。落实“滦州英才”计划,吸引更多创新人才来滦创业发展、更多科研成果来滦落地转化。年内规上制造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到39%,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450家。

(八)全力发展民生事业,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滚动实施10项民生实事,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问题。一是实施教育振兴战略,优化教育布局,均衡配置资源,推动第一实验小学开工建设,滦河实验中学续建、古马中学扩建、于家河小学改造提升工程年内主体完工,启动实施第五实验小学新建项目,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二是加快建设“健康滦州”,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拓展“四医联动”改革成果。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中医院改造提升和设备升级以及市人民医院古城院区项目建设进度。三是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四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持续开展文化“三下乡”,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丰富群众文体生活。五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应保尽保,继续推动城乡低保、医保提标扩面,提升养老服务能力,构建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开展“主题教育进万家、为民服务解难题”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九)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一是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坚持“人”“物”同防,坚持闭环管理,严格重点人群和重要场所防控,加强应急准备,强化核酸能力建设,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二是要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持续抓好信访维稳,深化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全面做好退役军人工作,做好重点人群稳控,确保不出任何问题。三是要扎实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滦州、法治滦州建设,持续开展政法系统作风纪律专项整治,巩固拓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全面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效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为人民群众创建安全稳定家园。

各位代表,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事争一流,增比进位,为夺取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实现“现代中等城市、全国百强滦州”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关于滦州市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2021年2月3日在滦州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滦州市财政局局长 葛秋钧

各位代表: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大会提交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的各位领导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在市委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监督指导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严峻复杂的形势,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地完成了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好。

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3.58亿元,同比增收1.44亿元,增长6.5%,实现了“十三五”圆满收官。加上级转移支付收入20.19亿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43.7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3.47亿元,加债券还本支出0.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43.77亿元。当年收支平衡。

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全年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完成7亿元。加专项债券7.52亿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0.21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收入1.62亿元,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16.35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16.35亿元。当年收支平衡。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18.27亿元。全年支出19.73亿元,剔除企业养老金省统筹上解2.54亿元因素,全年实际支出17.19亿元,当年收支结余1.08亿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2020年,市属国有企业包括粮食储备公司、城投公司、恒信投资集团公司、建投公司、滦通市政投资公司、滦海劳务派遣公司等15家公司。上述企业收益较少,无法形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我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均为零。

总的看,2020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市人大批准的预算决议要求,实现了当年收支平衡。

(一)深入挖潜增收,本级可用财力再增长。千方百计克服疫情影响,寻找新的增长点,确保了收入稳步增长。一是夯实责任,全力促进财税增收。将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期指标纳入市委考核体系,层层传导压力,强化收入督导调度频次,有效提升部门“抓收入、强征管、堵漏洞、促增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了年初目标圆满完成。二是齐抓共管,努力提高收入质量。强化涉地税收、城建税等征管,堵塞漏洞,拓宽增收渠道,全年累计增收1.01亿元;强化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征管,加强罚没收入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监管,加快国有资产处置,确保了税费及时足额入库。三是协调联动,清收引资成效显著。加大“两金”清收力度,提前完成清收任务。累计争取上级资金1.59亿元;申请抗疫特别国债1.62亿元,争取特殊转移支付资金2.4亿元、财力保障奖补增量资金0.87亿元,增强了本级可用财力。

(二)促进结构调整,经济发展质量再提升。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促进产业迭代升级,提升发展质量。一是支持企业纾困发展。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释放政策红利,提振企业信心。及时公布、动态更新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收费目录,公开乱收费举报投诉渠道,落实疫情期间房屋租金减免政策,全年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7.59亿元,缓解了企业经营压力。二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拨付扶持企业发展资金1.6亿元,支持东海特钢等企业发展壮大,助力强链、延链、补链,提升核心竞争力。我市钢铁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达35%,东海特钢500万吨冷轧项目一期成功投产,滦州伊利乳业、东海特钢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三是筑好企业发展平台。拨付资金7352万元,“筑巢引凤”,支持开发区科学规划,开展区域评估、场地整理;支持冀滦路、夷齐路建设,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承载力、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三)增进群众福祉,民生保障能力再增强。落实惠民利民政策,促进了社会事业发展,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基本支出得到有效保障。全年拨付资金21.85亿元,保障了全市各类人员工资、保险等人员经费支出需求,落实了工资正常晋升政策,提高了村干部工资待遇,保障了单位正常运转和专项业务开展。二是教育事业实现稳步发展。拨付各类教育经费8561万元,落实了各学段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拨付资金7815万元,推进校园改造提升,支持了滦河实验中学一期、横渠小学等工程,购置教育教学设备,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现代化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拨付资金4271万元,推进各学段教育资助政策全覆盖,落实了民办教师教龄补贴及教师返聘志愿服务费,持续实施了农村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教育投入逐年增加,高标准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价。三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拨付资金2186万元,落实提标政策,农村低保年标准提高到5736元,城镇低保月标准提高到733元,惠及城乡困难群众4460人。拨付资金4389万元,落实了优抚对象生活补助自然增长机制,惠及6540人。拨付特困人员补助资金3695万元,农村集中供养、分散供养及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9180元/年、8040元/年、1100元/月,惠及4154人。拨付城乡居民、失地农民、事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8.08亿元,确保了各类人员老有所养。拨付资金2759万元,促进了各类人员就业创业。四是医疗卫生事业得到有力保障。第一时间出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财政资金管理办法》,开辟了“资金拨付、防疫采购、应急用车”3个“绿色通道”,累计拨付各类防疫资金8729万元,支持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防疫设备和物资购置,落实了援鄂及一线防疫人员补助,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拨付药品零差率补助和卫生院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资金1043万元,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促进了医疗卫生工作顺利开展。五是科技文化事业得到持续发展。拨付资金1067万元,助力科普宣传、科技推广、招才引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支持图书馆、文化馆、文博馆等文体设施维修维护,扶持文化产业,支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试点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建设。六是公共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拨付资金9765万元,支持“雪亮工程”“三道防线”、京秦高铁信息化和城区警务站等项目建设;支持“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实施综合治理及网格化管理,实现了全市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了食品安全、质量检测、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消费维权、打假办案等工作开展。七是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拨付“双代”资金3.03亿元、一氧化碳报警器补贴资金512万元,保障了清洁取暖工作顺利推进。拨付资金5044万元,支持垃圾清扫保洁、扬尘治理、污水处理、空气质量监测站、水污染防治等环保项目建设,我市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空气质量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八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拨付资金3.01亿元,支持体育场人防地下停车场工程、人民道雨污分流改造、安康路改造、景圣路翻修、学府道翻修、建设道新建、205国道(滦州段)省级养护示范路大修等项目,市政设施进一步完善;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城乡发展更趋协调。拨付资金3152万元,支持老旧小区改造,晨光南里、文化里、团结北里、永安里等老旧小区“旧貌变新颜”。拨付资金3.25亿元,落实赤曹国道、上下康搬迁、水曹铁路、迁曹高速等重点项目征占地补偿,确保了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四)推进乡村振兴,“三农”事业发展再提速。保障投入,多点发力,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滦州样板”。一是促进农业发展。拨付资金7037万元,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推行耕地轮作试点;实施农耕、秋收全程机械化社会化服务,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鑫盛源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争取增信基金风险补偿贷款500万元,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申报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20个,争取资金1000万元。拨付养殖业、种植业及林业保险保费补贴2402万元,支持农业生产。二是改善农村面貌。拨付资金4867万元,持续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支持道路硬化工程,实施农村卫生清扫、垃圾清运市场化运作;支持实施农村亮化、美化工程,建设美丽乡村。申报“一事一议”项目72个,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范庄村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村”,前明碑、朱官营村成功申报省“农村综合改革示范村”,获奖补资金600万元。三是决胜脱贫攻坚。拨付资金4019万元,开展对口帮扶,支持产业扶贫,设立扶贫公益岗、帮扶岗,为贫困户缴纳养老保险代缴资金、医保个人部分资金,发放医疗救助金,落实了贫困大学生救助金及贫困学生资助等政策,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高质量脱贫。四是推进造林绿化。拨付资金8598万元,落实绿化攻坚、退耕还林、铁路两侧绿化等补贴政策;巩固既有造林成果,维护林业安全,支持森林防火和灾害防治,保护绿色生态环境。五是支持水利建设。拨付资金5774万元,落实水库移民政策,实施移民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开展地下水超采治理,保障了农村饮水安全;支持防汛抗旱及山洪灾害防治,提升了防灾能力。

(五)深化财政管理,综合理财能力再提高。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切实加强资金管理,强化财政监督,防范运行风险。一是深入推进绩效预算改革。出台我市《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评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不断健全绩效预算管理机制,获省财政绩效综合评价奖励1000万元。开展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坚决压减绩效差的项目资金,力促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二是实施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在唐山市率先使用“河北财政管理系统一体化平台”开具非税电子票据,率先使用“云缴费平台”开具往来票据。电子票据功能上线“冀时办”APP,提升了便民利企服务水平。三是推进财政精细化管理。开展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全年审减资金1.47亿元。清理盘活资金1.37亿元,消化暂付款1225万元,提高了效益,降低了风险。与多家银行签订保值增值协议,年增利息收入2000万元左右;与中国银行唐山分行合作,为“雪亮工程”等信息化建设项目争取资金4500万元。统筹整合、捆绑使用涉农资金2.1亿元,最大限度发挥支农效益。我市作为唐山市唯一县区,被唐山市政府推荐参评省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示范县,全省仅5个县区入围。积极争取债券资金支持项目建设,申报专项债券项目25个、资金22.3亿元;申请新增债券项目11个、资金7.52亿元,缓解了财政压力。四是充分发挥财政监督作用。开展政府采购代理机构检查,实施产业扶贫资金、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一事一议、防疫资金等专项核查,开展乱收费治理“回头看”、扶贫项目资金绩效自评以及中央和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绩效评价,实施财务会计大检查,严肃财经纪律,捍卫资金安全。五是深入推进国企国资管理。加强国有企业监管,建立了以利润为主体的企业负责人考核指标体系。出台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处置管理办法》,开展专项行动,摸清家底,夯实举措,规范管理。全年处置资产1082宗、收入1.64亿元。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税源结构单一,后续税源不足,加之减税降费、去产能等因素影响,增收压力较大;刚性支出增长较快,可用财力增幅较小,预算平衡愈发困难;财政绩效预算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财政监督还有待进一步强化。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1年本级预算草案安排

根据滦州市第一届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确定2021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市委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为加快实现“现代中等城市、全国百强滦州”目标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确定2021年全市财政预算安排的主要原则是:统筹兼顾。加强“四本预算”有效衔接,打通政府预算、资产、债务管理链条,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提升财力统筹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勤俭节约。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硬化预算约束,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量力而行。有保有压、防范风险,保障“六稳”“六保”支出,确保重点支出需求。讲求绩效。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强化支出责任,将绩效贯穿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收支平衡。坚持量入为出,不列赤字,各项支出安排从零开始,不必要支出一律不予安排,确保预算收支平衡。

结合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定今年我市本级预算(草案)安排如下:

一般公共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25.35亿元,加上级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7.15亿元,加调入资金3亿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5.5亿元。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2021年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5亿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2021年预计土地出让金收入12.6亿元,加污水处理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其他基金收入0.5亿元,减调出资金3亿元,全年政府性基金总收入10.1亿元。按照以收定支原则,2021年安排政府性基金支出10.1亿元。

综上,我市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共安排45.6亿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已上解省市统筹管理。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计划9.82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计划7.43亿元。收支结余2.39亿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因粮食储备公司、城投公司、恒信投资集团公司、建投公司、滦通市政投资公司、滦海劳务派遣公司等15家国有企业预计2021年实现收益较少,暂无法形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我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均为零。

2021年财政支出预算安排重点支持和保障以下方面:

(一)保工资保运转,足额安排经费支出。安排资金205288万元,用于发放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及离退人员工资,缴纳“五险一金”及职业年金;落实村干部等人员工资、保险和补助补贴。安排正常公用经费12100万元,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各单位办公运转支出、交通费、取暖费和职工正常工会福利。安排资金19520万元,支持村级组织建设及服务群众工作,保障各单位专用设备购置及维护、土地征收、安全生产、防火防汛、科普文化宣传、食药品安全、检验检疫及其他专项业务支出。

(二)完善社保体系,保障优抚社救支出。安排资金9981万元,落实优抚对象补助及优待政策,保障特困人员供养、残疾人补贴及就业保障金发放,扶危济困、扶弱救贫。安排资金6803万元,落实退役士兵经济补助、义务兵优待金,保障军转安置人员离退休费及时发放。安排资金3868万元,落实城乡低保资金和取暖补助,保障低保人员基本生活。安排资金5645万元,发放高龄老人补贴,落实城乡居民、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保费补贴,确保老有所养。安排资金10535万元,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长期照护险、医疗救助补充保险等保费补助,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和公费医疗政策,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安排资金1269万元,落实各类计生奖扶、特扶和奖励救助政策。安排资金2581万元,落实民办教师教龄补贴,发放助学金、幼儿资助及寄宿生生活补助;保障帮扶岗、公益岗及改制安置等相关人员待遇。

(三)促进转型发展,大力支持财源建设。安排扶持企业发展资金6000万元,支持企业技术升级改造,提高企业科技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促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设立500万元文化产业引导资金,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安排资金1300万元,设立科技人才创新基金,促进科技创新;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对中小企业提供支持;设立人才发展基金,落实“滦州英才”计划,为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安排资金19148万元,支持开发区建设,实施科学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园区承载力、吸引力。安排资金1992万元,支持招商引资提质增量,促进经济发展提升。

(四)发展社会事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安排各级教育资金17967万元,重点实施滦河实验中学续建、古马中学、于家河小学、部分幼儿园改扩建及中小学厕所改造提升等工程,不断完善教育基础设施;支持录播教室、实验室、微机室建设,购置教学设备,提升教育装备水平;持续实施农村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安排资金9621万元,支持疫情防控,提升医疗诊疗及防疫能力,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卫生院收支差额、药品零差率补助资金,支持唐氏综合征及基因筛查等卫生计生项目实施,维修集体产权村卫生室,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安排资金7784万元,维护公共安全,提升政法系统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水平;支持信访维稳、涉法涉诉、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安防安保、交通安全等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五)支持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安排资金11100万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公路、村街建设水平;实施农村垃圾清运及公路养护市场化运作,保持环境整洁,建设美丽乡村;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动物检疫防疫、生猪无害化处理,维护农产品安全。安排资金2125万元,支持对口帮扶,落实产业扶贫、雨露计划、扶贫小额信贷贴息等政策,建立防贫保障基金,筑牢防贫“堤坝”。安排资金11625万元,落实造林扶持政策,加强林木管护,打造绿色家园。支持水利建设,促进饮水安全稳固提升,开展滦河大堤水闸鉴定,持续实施地下水超采治理,保护水源安全。

(六)建设美丽滦州,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安排资金10103万元,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卫生城、森林城“三城创建”工作。建设公共停车场,实施胜利道改造提升工程,改造城区公厕,提升公共设施建设水平;让荒山披绿,植树造林,提升森林覆盖率。安排资金8333万元,支持城市修缮、老旧小区改造、绿化亮化,装扮靓丽城市。安排资金31400万元,启动实施东外环线建设工程,解决205国道、平青大线穿城问题。筹集社会资本,实施滦古路拓宽及何茨线大修、杨柏线大修、钢联路改建工程。安排资金21938万元,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实施喷雾降尘、垃圾焚烧、污水处理和水质提升工程,支持“气代煤”“电代煤”和洁净煤清洁取暖工作,捍卫蓝天碧水。

三、完成2021年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财政经济工作非常重要。我们将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确保完成全年预算任务。

(一)抓好财政增收,努力增加可用财力。不断探索新途径,采取新举措,努力增加本级财政综合实力。一方面,治税管费,强化征管。健全激励机制,深入推进综合治税,开展税收整治行动,查找症结,提高税收公财收入占比。坚持招商引企增税,做好商贸、物流行业零散税收征管。强化非税征缴,加强票据“源头”管控,加大罚没执法力度,抓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收入,加快推进国有资产处置。另一方面,清收引资,缓解压力。积极开展“两金”清收,确保清收任务如期完成。对接政策,及时跑办,储备项目,以项目争资金,让项目等资金,切实提高争取上级资金成功率。积极申报争取债券资金,支持我市项目建设。

(二)发挥导向作用,促进更高质量发展。发挥财政资金引领作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优化升级。一是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按照中央“六稳”“六保”支出导向,推动与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等政策的配套组合、协同发力,放大政策效应。同时,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二是支持后续财源建设。提升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引进实效,促进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鼓励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助力高加工度、高附加值产业发展,促进既有企业迭代升级、裂变发展。三是发挥财政投入乘数效应。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加快新增政府债券使用进度,规范有序推进PPP模式应用,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共同发挥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作用。

(三)强化财政管理,提升科学理财能力。坚持科学管理,精细管理,努力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理念和方法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强化结果运用,切实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二是坚持把“紧日子”过好。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控一般性支出和楼堂馆所基本建设支出;推进新能源汽车定点租赁管理,倡导绿色出行,不断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全年非刚性、非急需支出压减10%以上。三是加强财力统筹整合。持续盘活存量资金,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健全完善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资金分配机制。把握好财力衔接、资源统筹,提升应对严峻复杂形势的能力。四是深化国企国资管理。督导国有企业强化管理、提高效益;加大闲置资产盘活处置力度,提高国有资产处置收益。

(四)维护资金安全,推进依法规范理财。强化法治思维,提高依法理财能力,维护财经纪律严肃性。一是提升依法理财水平。开展《预算法实施条例》宣传,提高预算单位法治意识;做好预决算公开工作,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二是增强风险防控能力。积极化解存量债务,确保债务率处于安全可控合理区间;对违规、变相举债实施终身问责,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兜牢民生底线,防范运行风险,确保财政平稳运行。三是加大财政监督力度。将单项服务类20万元以上项目纳入财政评审范围;对重点领域资金实施全流程监督,强化结果运用;扎实开展重点项目绩效评价,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维护财政资金安全。

各位代表,做好2021年财政经济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开拓创新,担当实干,全面建设高质量财政,为加快建设“现代中等城市、全国百强滦州”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滦州市委关于2020年度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结果的通报

滦字〔2021〕8号

各镇(街道)党(工)委,市委各部委室,市直各单位党委(党组)、总支、支部,各人民团体党组:

按照《党政领导干部考核条例》有关要求,根据《关于做好2020年度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工作的通知》(滦办〔2020〕8号)和《关于完善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指标体系的通知》(滦干考发〔2020〕2号)相关规定,市委组织部、市纪委监委、市委主体办对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展了2020年度综合考核。综合市领导评价、考核组评价、考核责任单位评价、民主测评、受表彰奖励等情况,经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形成了综合考核评价结果。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面对“三个圆满收官”的繁重任务,全市上下聚焦中央和省、唐山市重大决策部署,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为目标,众志成城、拼搏竞进,推动全市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为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市委对综合考核为优秀等次的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予以表扬。希望受表扬的单位和个人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再创佳绩,排名靠后的要正视问题、深刻反思、奋起直追。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更是滦州迈开大步、走在前列,奋力开启建设“现代中等城市、全国百强滦州”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推动滦州“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在建设“现代中等城市、全国百强滦州”新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1.2020年度科级领导班子综合考核结果

   2.2020年度科级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结果

附件1 2020年度科级领导班子综合考核结果

一、镇(街道)(共14个)

优秀等次:响嘡街道、滦城街道、榛子镇、茨榆坨镇

良好等次:东安各庄镇、古马镇、杨柳庄镇、油榨镇、九百户镇、古城街道、小马庄镇、雷庄镇、王店子镇、滦河街道

二、党群综合部门(共22个)

优秀等次:市委办、组织部、宣传部、纪委监委、政府办、团市委、信访局

良好等次:统战部、政法委、巡察办、网信办、机关事务中心、编办、老干部局、市直机关工委、科协、党校、残联、妇联、总工会、文联、工商联

人大机关、政协机关不参与科级领导班子排名,均达到优秀等次。

三、经济管理部门(共9个)

优秀等次: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www.xing528.com)

良好等次: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和投资促进局、水利局、市场建设服务中心、供销社、建材大市场服务中心

四、执法监督部门(共10个)

优秀等次: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良好等次:检察院、应急管理局、法院、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公安局、司法局、审计局

五、社会事业发展部门(共15个)

优秀等次:教育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卫生健康局、行政审批局

良好等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计局、退役军人事务局、融媒体中心、滦河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档案馆、医疗保障局、红十字会、政府招待所

六、事业单位(共10个)

优秀等次:人民医院、一中、中医院

良好等次:三中、二中、四中、职教中心、卫校、电大、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

七、园区管委会(共1个)

优秀等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八、党组织关系在地方的垂直管理部门

党组织关系在地方的垂直管理部门不参与领导班子排名,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年度考核等次建议。

优秀等次:唐山市生态环境局滦州市分局、国网滦州市供电公司、气象局

良好等次:税务局、邮政集团滦州市分公司、烟草局、中国联通滦州市分公司。

附件2 2020年度科级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结果

一、优秀等次(211人)

响嘡街道:高 银、袁 源、卫立刚、顾 振、王 淼

滦城街道:李金明、王汝春、陈国安、刘丽芝、王艳君、高献策

榛子镇:吴振兴、刘秀波、蒋志娟、高金香、金丽丽

茨榆坨镇:李菁生、商秀军、夏顺发、曾庆利、夏卫华、宋银秀

东安各庄镇:李志岐、杨长江、侯 刚、崔 一

古马镇:陆金波、鲁贤慧、赵小翠

杨柳庄镇:张秋月、刘树影、李立国

油榨镇:杜历军、汪 欣、甄建波、李会兴

九百户镇:邱春海、张金栓、秦志武

古城街道:李俊钢、陈海斌、李健斌

小马庄镇:侯 成、崔建波、李 健

雷庄镇:张秀海、马艳红、赵淑霞

王店子镇:王建利、秦永权、刘冀东、高 磊

滦河街道:刘清喜、付海燕、李晓英

市委办:张 松、高志勇、杨志勇、刘新兵

组织部:赵顺明、于宝喜、姜凤平

宣传部:卢金玺、杨 璐、刘雅利

纪委监委:范锦杉、王 磊、张晓伟、刘冬梅、王新伟、董广臣、屈俊生、孙晓明、李 奇、王永宽、邵敬东、张雁岭

镇(街道)纪(工)委书记:昌雨波、张文娟、李若冰

政府办:尹海生、于忠君、葛晓兴、王继臣、李江涛

团市委:刘志强

信访局:薛会东、何凤华

人大机关:张冬斌、郭树林、高永栋

政协机关:罗晓艳、张晓亮、陈双印

统战部:朱建东

政法委:刘占林、刘 浴

巡察办:刘 杰、刘激光、马志新、薛景荣

机关事务中心:高海龙、张 涛

编办:孟晓宁

老干部局:耿矩力、郭跃荣

市直机关工委:马丽娟

科协:韩福君

党校:张 欢

残联:陈素娟

总工会:郑东桥

文联:苗爱芹

工商联:苗天民

发展和改革局:梁立欣、田晓惠、李 健

财政局:葛秋钧、孟卫东、高 鹏、卢 静

农业农村局:孟祥宝、田 军、王海波、尚小玉、岳美玲

工业和信息化局:陈贵军、贾艳蕊

商务和投资促进局:窦春霞

水利局:张志强、赵春永

市场建设服务中心:李文锋

供销社:刘德建

建材大市场服务中心:高永波、刘志坚(占工信局指标)

交通运输局:张双和、王守禹、杨延明、樊立军

市场监督管理局:屈俊英、齐向前、赵晓明、宋 耀、田 江、李武山、王宏杰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罗文辉、刘艳菊、崔 杰、孙耀南

检察院:厉志勇、郑晨侠

应急管理局:刘恩江、张学英

法院:常利民、岂延江、阚景胜、刘福生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裴立忠

公安局:高翠英、蔡 兴、贾边江、王晓国、侯占勇、常立新、周立美、宋树山、王振华、张 军、孙月鹏、刘国山、尹小彬、尹振宇、黄永亮、刘建江、王小军、霍东兴、路永刚、郝俊杰、刘国林、苏 佳

司法局:陈卫东

审计局:陈春刚

教育局:谢金华、葛卫东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王建东、曹志刚

卫生健康局:解福满、傅健民、陈月茹

行政审批局:张卫忠、曾劲松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张海青、张广军

民政局:姬翠红

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张 钊

统计局:马权华

退役军人事务局:田力生

融媒体中心:肖永红

档案馆:刘瑞忠

医疗保障局:李艳秋

人民医院:张 力、秦顺利

一中:苗益民

中医院:孟德儒、李治国

二中:马长江

职校:昌贵平

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徐 新、杨海卿、刘志刚、吴谊友

二、称职(合格)等次(639人,名单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