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滦州花生传世声望

滦州花生传世声望

更新时间:2025-01-11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滦州花生的品质特别好,很快,“东路花生”就声名远播,这个名号叫响了100多年,至今,人们还习惯性地称滦州花生为“东路花生”。2019年,滦州全市花生种植面积达24.2万亩,平均亩产292.3公斤,总产花生(荚果)7.07万吨。长期食用高油酸花生及其制品,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全球最大的食品生产商之一美国玛氏公司专程订购滦州的高油酸花生用于士力架的生产。目前,滦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高油酸花生生产基地,年产量近万吨。

2020年6月30日3版(深度)

本报记者 刘珲 通讯员 刘佳利 张建华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每有大人讲起这个谜语,小娃娃们就会大声喊出谜底:“花生!花生!”

在滦州市,人们对于花生的情感更加浓郁而特别。这里是“中国花生之乡”,“滦县花生(东路花生)”早在2014年就通过了国家质监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这里出产的花生以果白、果大、粒饱、色鲜、味美的特点成为“东路花生”的代表,这里繁育并推广的高油酸花生一枝独秀蜚声海内外,这里的花生常年播种面积达23-25万亩,产业迅速发展、生机勃勃——

自然禀赋得天独厚东路花生名扬四海

外形似蚕茧,荚果表面麻眼浅而光滑白净,薄而松脆;果仁与果壳间有一定间隙,摇晃时有清脆声;果仁皮呈粉色,果肉呈象牙色;味道鲜美,不油不腻……我们常见常吃的花生,种类有很多,而以“东路花生”为佳。也许你并不知道,在清中期以前,这种花生可是筵席上的珍贵之物,寻常人很难吃到,后来大面积种植后,才成为百姓的盘中餐。

滦州花生又叫“东路花生”,这是为什么呢?

滦州花生种植历史悠久,相传始于明代,清末年间,开始流向国际市场。“当时出口都经天津的大沽口港口外运,各地的花生都集中到那里,人们就按照产地与大沽口的相对位置来给花生命名。”对花生历史颇有研究的曾凡春告诉记者,产自山东河南的称为“南路花生”,从陕西运来的成为“西路花生”,而滦州的花生就称为“东路花生”。由于滦州花生的品质特别好,很快,“东路花生”就声名远播,这个名号叫响了100多年,至今,人们还习惯性地称滦州花生为“东路花生”。

小花生,大学问。由于产地和品种的不同,花生的品质差异很大,而“东路花生”的优良品质则更多得益于滦州独特的地理环境。滦州市农业农村局主管生产技术的副局长张建华介绍,滦州地处冀东地区,燕山南麓、滦河西畔,河流和气候的塑造,让滦州中南部平原地区逐渐形成了以沙质和砂壤质土壤为主的土壤类型。和人们印象中深厚、肥沃的冲积平原不同,滦州的这片平原,在传统意义上讲,却难称肥沃。“沙质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弱、抗旱力差、养分含量少、土温变化快,不利于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张建华说。很长时间以来,为了提高这片土地的小麦、玉米产量,滦州农民进行了多种尝试和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和一些天生沃土的平原种植区相比,产量仍有差距。

但在不断尝试中,他们找到了这片土地隐藏于“瘠薄”中的“富饶”——花生种植。和大部分农作物不同,花生的有用部分主要是生长在地下的果实。因此,它对于种植土壤的需求也与众不同:土层有一定厚度,软硬适度,不能过干或过湿,透水透气性好,必须要利于地下荚果的发育。土质疏松、透水透气性好的滦州平原沙地,正具有这种优势。

除土壤类型适合外,滦州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也与花生的生长需求“不谋而合”:处在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花生生长中期养分充足、雨量充沛,生长后期至收获秋高气爽,昼夜温差较大,有效抑制黄曲霉素生长,花生品质高。

2019年,滦州全市花生种植面积达24.2万亩,平均亩产292.3公斤,总产花生(荚果)7.07万吨。

选育推广优新品种高油酸花生再树品牌

“东路花生”的品牌100多年来愈加闪亮,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外,勤劳的滦州人一直没有停止对花生品种的引进和改良。在最好的地里种最好的品种,一直是滦州花生追求的方向。如果说“东路花生”是花生领域中的王冠,那么,如今这里出产的高油酸花生,就是这座王冠上最闪亮的宝石。

高油酸花生是在普通花生基础上,改良和提升了花生脂肪酸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传统品种花生油中油酸含量在36%—67%,而高油酸花生能到73%以上。油酸含量的提高,降低了多不饱和脂肪酸中亚油酸和饱和脂肪酸中棕榈酸含量。长期食用高油酸花生及其制品,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而且,高油酸可以延长花生保质期2年以上,解决了花生不能越夏保存的历史性难题。

“目前,我们滦州市不仅承担着河北省和唐山市的各项高油酸花生试验,还承担着国家农业农村部安排的全国高油酸花生品比试验。我们脚下的这几百亩试验田里,种植着30多个来自全国不同育种单位的高油酸花生品种。”滦州市百信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秀云颇感自豪。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油消费理念转变为少吃油,吃好油,高油酸花生的市场前景非常好!”合作社把发展高油酸花生作为抓手,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不断示范推广,建成了万亩“高油酸花生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最终,筛选出了冀花11、16、18等系列品种进行扩繁,根据筛选出的品种集成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制定高油酸花生保纯和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

可以说,高油酸花生的引进和推广,实现了滦州花生的升级,也成为未来花生产业的主打方向。全球最大的食品生产商之一美国玛氏公司专程订购滦州的高油酸花生用于士力架的生产。

滦州在发展花生产业之路上不断前行,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与中国农科院、河北省农科院、中国农大、河北农大、山东花生研究所、唐山市农科院等多家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合作,在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无公害生产、科学施肥等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展开合作,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突破,百信合作社还专门拿出800亩土地作为“科技试验田”。

目前,滦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高油酸花生生产基地,年产量近万吨。

大胆创新发展模式短链条做成大产业(www.xing528.com)

“种地简单,种好地很难。”郭秀云说。以土地流转和托管合作等方式,百信合作社经营着6万多亩土地的花生种植。有了规模,就真正实现了集约化、机械化,在品质和产量上都有了保证,有效促进了滦州花生产业的发展,而这,都源于他们在滦州大地上大胆探索的农业规模化发展新模式。

自2010年起,合作社积极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土地种植服务模式,采取土地托管的办法,实现了零散地块的适度规模经营,为我省乃至全国农业经营体制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与范本。“百信模式”被一些“三农”专家誉为农业经营机制的“小岗式创新”。

按照“按茬托管、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百信合作社不断与农户合作。“托管相当于给土地雇了个保姆,农民成了甩手掌柜”,不用下地、坐等收粮,实实在在的效果打消了农民的疑虑,“地是自己的,收获也是自己的”。这一模式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需求,赢得了农民的信任,广大农户纷纷要求入社。

2014年,合作社又探索实施了“土地入股”模式,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将土地交给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合作社给农户按每亩地以入股方式到年底发放保底收益,在除去农用物资成本、劳动力成本、机耕费等所有生产成本后获得的收益按照比例分红,农民分得纯利润的60%收益,合作社获得纯利润的40%收益。

土地集中了,有了规模,领先的种植模式和技术就有了用武之地。每年花生播种和收获的季节,滦州的土地成了大型农机设备的秀场,先进的机械化智能化耕作模式颠覆了人们对于传统农业的印象。

大型拖拉机上都安装有中央空调和自动驾驶装置,机手吹着空调、听着音乐就能完成耕作;GPS定位的精度能达到多少?答案是“2.5厘米。”当机器超过设定好的耕作范围2.5厘米的距离,系统就会提示报警;播种的精度更是可以达到以粒计算。

“现在我们1个人可以打理1000亩土地,全靠智慧生产才能实现。”走进百信合作社,各式各样的成排的农机映入眼帘,郭秀云告诉记者,他们购进的都是国际上最先进的机器设备:“这个整地的犁产自德国,一天可平整500亩土地;

这台花生初加工机器,去石去土去杂、按照粒型大小和饱满程度进行双比重分选,一天能分选25-30吨花生。”

展开达24米宽,一天可为150亩土地实现“人工降雨”的卷盘式喷灌机;个子小本领大,1小时脱壳500公斤的花生种子脱壳机;站在田间就能自动将土壤温湿度、风力、降雨等气象信息传到手机上的田间气象站……数十种农机各司其职,在花生种植中大显神威。

花生浑身都是宝,仅仅关注“种植”还远远不够。滦州向科学种田要效益,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其附加值,探索出一条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从前被扔掉的花生秧、花生壳如今都成了“宝贝”,花生秧加工成饲料销往全国各地;花生壳做成生物质燃料,燃烧后的草木灰再回收作为磷钾肥撒到田间滋养土壤。记者算了一笔账:7亩地花生秧可做成1吨成品饲料售价1500元,整个滦州每年23-25万亩花生秧可制成饲料3万多吨,增收5000多万元。

目前,滦州共有大小20多家花生加工企业,主要从事花生脱壳、分级、色选等初步加工、销售,花生秸秆饲料化、花生壳压块燃料化已初具规模,实现了花生全株综合利用。滦州以花生为主打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可循环、可复制的生态农业道路,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滦州花生驰名已久不懈努力未来可期

“东路花生”驰名已久。

1997年滦县花生被农业部命名为名优特产品,1999年被认定为“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0年“东路花生”在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名优农产品,2001年获得中国农学会、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科技创新大擂台节目优秀创新奖;2002年被命名第六届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名优产品。2014年,滦县花生(东路花生)通过国家质监总局地理标志产品认证。2016年核准滦县百信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使用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识。2017年,“滦县花生”品牌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授予2017年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8年,“滦州花生”被评为河北省首批55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之一。

目前,滦州花生不仅占领国内的京津蒙及东北市场,还扩展到江浙、西南、东南的省市,并远销东南亚、东欧、北欧、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实现滦州花生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滦州市计划按照市场需求,以效益为中心,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强化政府引导和扶植,真正把滦州花生产业建成公司加农户,农户连基地,技术先进,品牌一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现代农业运作模式。

充分发挥“东路花生”在国内外市场知名度高的优势,全方位打造花生品牌,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全方位进行科技攻关,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围绕市场需求,在高产优质专用型新品种的引进推广上重点突破,促进品种更新换代,以满足国内外市场不断求新的需求;围绕新品种推广,做好与之相配套的良种良法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工作;注重技术引进,积极引进国外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并通过技术嫁接,推动知名品牌的创建。

花生无论是作为榨油,还是食用品,都需要进行相当程度的深加工。滦州在积极整合个体花生加工和流通企业的同时,计划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积极引进花生深加工企业,扩大花生精加工的深度和规模。根据花生米品质好的优势,瞄准、锁定花生油加工以外的花生深加工企业,实现花生的增值,做大做强花生产业。

小花生链接大产业,滦州花生,未来可期!

(本版图片由百信合作社提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